明清瓷器特點及市場
講到瓷器,只要涉有收藏,多少對於明清瓷器都有所了解,明清時期的瓷器無論從器型、紋飾還是釉料,比起明之前都有很大區別。
青花瓷器為明、清兩代瓷器生產的主流,明永樂、宣德青花瓷器在造型、紋飾上受到了西亞銀器、銅器的影響,執壺、花澆、折沿盆、燭台、缽等都具有西亞作風。梅瓶、扁瓶、天球瓶以及各式罐、盤、碗、洗等是這一時期常見的器型。而紋飾中以龍鳳紋佔主要比重,並貫穿整個明、清時代。
青花松竹梅紋香爐 明宣德
明嘉靖時期瓷器造型的特點是葫蘆瓶較多,方、圓、上圓下方、高的、矮的、大的、小的應有盡有。此外,方形器物也較多,如方罐、方瓶、方碗、方盤,形成了這個時期瓷器造型特點。由於嘉靖帝信奉道教,故此時期瓷器上的紋飾道教色彩濃厚,典型的紋飾有八仙人、雲鶴八卦。
到康熙時期人物紋、山水紋鳳尾尊、棒棰瓶比較多見。此時期青花由於使用雲南珠明料,藍色明亮,層次較多,具有水墨畫的效果。
鬥彩海水異獸紋罐 明成化
明代宣德年間,創造了五彩與鬥彩瓷器,這是一種釉下青花,釉上彩繪工藝,這種改變取代了古代單色釉的單調,不但增添了瓷器的色彩豐富,還增加了繪畫的層次,這一創始到了康熙時期,隨著琺琅彩的創造成功與雍正琺琅彩料的研製成形,此一時期的瓷器色彩更加豐富,色澤多樣,,紋飾上多以團花、團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壽)、過枝花卉、水仙靈芝、仕女、麻姑獻壽、嬰戲、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等等,器型更是多樣,無不體現了瓷器工藝的鼎峰。
青花山水紋瓶 清康熙
談到明清瓷器市場,縱觀海內外各大拍賣,我國明清瓷器始終佔據重要位置,特別是明嘉靖、宣德、成化與清康、雍、乾官窯器的成交價格,位居各朝瓷器前例。明清瓷器在紋飾、色彩、器型上都突破了以往瓷器的局限性,這讓此一時期瓷器的工藝更加複雜,且觀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這也可能是明清瓷器更被市場所接受的原因之一。
粉彩花蝶紋盤 清康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