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VS小米五年賭約即將到期,雷軍真的能拿下這十億?
各位瓜友,你們可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上小米創始人雷軍與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的,十億元的驚天豪賭,如今2018年已接近尾聲,最終誰會成為最終贏家呢?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之前的劇情發展吧!
早在2013年12月12這天,在CCTV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典禮上,作為製造業代表的格力掌門人董明珠,與互聯網模式代表的小米掌門人在當天約定了一個「十億賭約」。
當時,雷軍提出,五年之內,小米如果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輸給自己一塊錢,而被稱為「鐵血娘子」的董明珠絲毫不示弱,當場反擊到,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就不賭一塊錢,我跟你賭10個億,讓全國人民作證。
就這樣一家實業老炮「杠上」互聯網黑馬,頗有些「關公戰秦瓊」的意味,也總被人津津樂道,並時常被人拿翻出來,「監督」兩人履行賭約。
在這五年間,雙方都沒閑著,小米成功上市,格力銷售額突破2000億,雙方都在奮力一搏,謀求一個最好的結果。
五年前就有不少小米的狂熱粉,為其捏了一把汗,當時的格力早已做為上市公司,全年營收額高達1200.43億,小米卻還在百億元徘徊,索性經過五年時間的沉澱與醞釀,小米也突破了千億大關,但是老大哥格力還是遙遙領先在前,不斷刷新著自己的最高紀錄。
這幾年最有趣的事情不斷發生,在戲劇化的影響這兩位在業界的狀態,先是董明珠推出的格力手機,屢受爭議,因其「低配高價」引來不少人的詬病,與此同時,小米也與美的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出一款名為「i青春」的空調,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生態體系。
網路上都在唱衰小米必輸?
據專業人士介紹稱:目前,小米和格力都屬於了上市公司,只從雙方上半年的營收數據來看,格力略領先於小米,但是這個差距可能沒有董明珠想像中如同鴻溝一般的差距,通過第四季度的尾聲階段的爆發性增長,預計年底營收這塊追上格力還是有相當大可能的,誰輸誰贏,尚不能蓋棺定論。
格力真的如此勝券在握?
前日,2018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
在採訪中董明珠稱,與雷軍的賭局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做的是互聯網,屬於輕資產。
當然,如此充滿自信的不只有格力,還有小米的雷軍,早在2014年的採訪當中,雷軍就主動「挑事兒」,自信滿滿地說,「去年我和董明珠打賭,格力1200億,小米300億,差四倍;今年小米800億,他們1400億,差距小了,再有一兩年格力就輸了。」
據公開數據顯示,格力電器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86.98億元,同比增長34.1%。同期,小米累計營收為1304.46億元,兩者僅相差182.52億元,也就是說決勝盤將在12月結束後,所產生的第四季度報表中提現,這裡才是決定兩人勝敗的關鍵。
吃瓜網友各站一隊,看法各異
這個「天價」賭約,誰輸誰贏,民間看法各異,自成一隊,有人力挺雷軍,稱小米才是未來,也有人點贊董明珠,稱經濟發展離不開實體製造,各持己論,互不相讓。
甚至有些狂熱的迷「米粉」認為小米從初創企業用五年的時間迎頭追趕實體老大哥格力,讓營業額如此相近,實屬不易,並斷言在給小米一年時間必定超過格力,就算這次輸了,也是雖敗猶榮。
也有一些理智的人,表達了看法,讓位這場賭約本身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這五年來,在各方的「監督」之下,格力和小米各有高潮低谷,但最終都在「五年之期」的最後一個年份站在同一起跑線,又同時回到高速增長之路。
兩家企業都在不斷求新,求變,力圖更好的發展,並在不同的商業模式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和貢獻,所以賭約之分,沒有對錯,結果也沒有坊間說的那樣可怕和重要,從雙方目前獲得的業績增速和營銷效果來看,雙方都是最大的贏家。
格力和小米,一家是傳統製造的民族領軍品牌,一家是互聯網領域的經濟寵兒,兩家明星企業的彼此你追我趕,隔空較勁兒,其實算得上是一種良性發展,給企業、給行業帶來更多創新發展的動力。
這樣的競爭,不管結局如何,對中國而言,都是一件事好事,正如部分網友所言:誰贏都可以,都是我們中國的。
十億賭約,你覺得誰會贏
記得留言告訴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