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報復社會」:我們對艾滋最大的恐懼,源於無知。

昨天看到一條,有關艾滋病患者報復社會微博熱搜,感到觸目驚心。

「艾滋病患者在和女生發生性關係的過程中,偷偷弄破或者直接摘掉避孕套,並將其下體弄破。」

「一個女生和約炮認識的男生談戀愛,過生日收到了男生的禮物——壽衣,並附贈紙條:歡迎加入艾滋俱樂部。」

「一個被人傳染艾滋病的男生,感覺自己人生無望,於是瘋狂約炮,一年約40個女生,想讓艾滋病『一傳十十傳百』,拉更多人下水。」

此類觸目驚心的傳聞早已屢見不鮮——

就在不久前,有一段驚悚的視頻也在網上流傳甚廣。

視頻拍攝者和女生發生關係之後,告訴女生自己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女生凄慘絕望地尖叫,男生雲淡風輕地回答「騙你幹嘛?我真的有艾滋。」

甚至還有道德淪喪的PUA組織,專職教人搭訕把妹約炮,甚至還教唆艾滋病人報復社會、讓女孩為自己自殘甚至自殺。

與此相關的「新聞報道」,也層出不窮。

「中國高校已成艾滋傳染重災區」

「艾滋患者帶著流血的傷口泡溫泉,報復社會」

「出門坐車被針管扎到,感染了艾滋」

「19歲少女感染艾滋後報復社會,3月感染300多男性」...

看著互聯網上鋪天蓋地的信息,你或許會有那麼一瞬間,覺得這個世界無比骯髒,甚至對陌生人失去了信任。

微博上人心惶惶,有人開始去知乎上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學校園是不是已成為艾滋病的重災區?

闖哥心裡也有有一絲緊張,一些生活的碎片記憶不斷在大腦里閃現:

早晨擠地鐵的時候有沒有被什麼人扎到過?

我身上有沒有不知道哪裡來的傷口?

我上次打針的時候,針頭上會不會又HIV病毒?

...

上網稍微一搜索,我驚奇的發現,很多人曾在網上發出過類似這樣的求助:

(來自恐艾患者的網上求助)

我才意識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對勁。

我突然想起大學時期上過的一門性教育課,教授曾經在課堂上提到過「恐艾症」,即艾滋病恐懼症。

恐艾症屬於一種心理疾病,患者會由於極度害怕自己感染艾滋病,懼怕抽血、針扎、戀愛或性生活,嚴重的甚至連日常進食、外出行走、上廁所都會產生恐懼。

「牙齦出血」「手上划了小傷口」...只要身體稍有不適,就會和艾滋病感染聯繫起來。

這些在外人看來哭笑不得的「小事」,對患者而言,卻是一種長期的心理魔咒,嚴重者甚至無法進行正常生活。

可闖哥並非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卻也因為看了幾則艾滋的消息,產生了短暫的焦慮和恐慌,不禁讓人細思極恐。

記得教授曾言,或許這種普通人對艾滋的恐懼,的確源於對艾滋病的無知,但這和自媒體的誇張報道,以及影視劇對艾滋病的妖魔化,也絕對脫不開干係。

在互聯網時代,遇到問題時,我們總是本能地去媒體那裡尋找答案,但是在「艾滋病人報復社會」事件里,我們找到更多的是恐慌。

央視曾做過一檔科普節目,回顧了我們曾看過的影視作品。

在電影《夏洛特煩惱》中,主角夏洛特被查出體內攜帶HIV病毒,當即就開始流鼻血不止、需要輸氧、生命跡象微弱,當晚暴斃。

但現實是:艾滋病不是絕症,即使是被感染了艾滋,也不會立刻死亡,如果按照要求服藥,是可以控制病情的。

當今醫學對艾滋病的治療水平,能讓感染者的平均生存時間延長45-50年。

在電影《最愛》里,女主角商琴琴將自己的身體浸在冷水裡,給發病的丈夫降溫,本來就沒好的發燒卻變得更加厲害,到了第二天早上,丈夫醒來卻發現女主已經離開人世。

但現實是:HIV本身並不會引發任何疾病,而是當免疫系統被HIV破壞後,人體由於抵抗能力過低,感染其它的疾病導致各種複合感染而死亡。

美劇《同志亦凡人》、《平常心》等電影里,大部分的艾滋病患者均以同性戀的角色出現,感染也多通過濫交、援交等性接觸傳播,讓人以為得艾滋病的都是男同性戀。

但現實是:艾滋病主要通過血液、性、母嬰三種方式傳播,和性別無關。未經保護的性行為,才是真正導致艾滋病傳播的罪魁禍首。

再讓我們回頭看開頭那些絲毫經不住推敲「新聞」:

「19歲少女感染艾滋後報復社會,3月感染300多男性」

科學松鼠會成員@蕭汲 闢謠說:

和女性發生性行為的男性,單次被感染的幾率小於1%,3個月內感染300個男性,就意味著平均要每天發生300多次性行為。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艾滋患者帶著流血的傷口泡溫泉,報復社會」 「出門坐車被針管扎到,感染了艾滋」

他闢謠說:HIV在體外非常的脆弱,幾分鐘內就會失活,除非抽出感染者的血液立刻注入另一個人的體內。

即使是個別極端的艾滋病患者,想要報復社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傳染很多人。

再來看看昨天熱搜上的案例,冷靜下來就會發現,這個聳人聽聞的案例,竟然是「我朋友去試婚紗聽到的」

事情本身是真是假,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一個消息如果經過三手、四手才傳到自己的耳朵里,中間要經過多少人為的誇大、省略和捏造加工。

那些聳人聽聞的信息,極有可能只是捕風捉影、三人成虎的流言罷了。

實際上,普通民眾對艾滋病最大的恐懼,來自無知和歧視。

我們對艾滋病的真相了解的太少,以至於看見艾滋就聞風喪膽,容易陷入謠言的漩渦。

最近在微博上聲稱,有人在坐地鐵時被人用針扎,懷疑感染了艾滋病,引起了很大討論。

事後才發現,那不過是當事人在坐地鐵時劃傷手,根據最近的新聞猜測,懷疑自己被人扎針,其朋友又將此事以訛傳訛發到網上,產生的一場鬧劇而已。

但實際上,面對艾滋病我們根本沒必要那麼慌張,即使和艾滋病人有日常接觸,也根本不會感染艾滋。

@中國科普博覽 在專欄里寫道:

「HIV病毒在空氣中根本無法存活,因此,和HIV感染者一起工作、學習、生活什麼都不必介意。

即便你們發生性關係,只要你正確使用了安全套,你就大可不必擔心。

艾滋病的核心問題是:及時檢查並加以治療。」

我們對HIV的恐懼來自無知,但這絕不是某一個人的失誤,而是一代人對性教育的沉默、對艾滋病的偏見造成的。

對於我們每個普通人而言,不要心存抵觸和歧視,主動了解艾滋知識,做好科學防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們對它的恐懼。

而面對部分無良媒體所帶來的「艾滋焦慮」,我們有權利選擇拒絕。

推薦閱讀:

TAG:艾滋病 | 闢謠 | 男生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