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資本佔優勢的地方,普通勤勞;收入佔優勢的地方,普通懶惰」?
——勤勞和懶惰帶有傾向性。
在辭彙上會讓人覺得,勤勞就是好的,懶惰就是不好的。
而事實上,人類發展的動力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假如科技、經濟越發展,每個人每天需要工作的時間越長,越疲倦,給自己的時間越少,這樣的社會是一個好的社會嗎?
非常值得懷疑。
我建議將勤奮和懶惰,改為「每日勞動時間」更為恰當一些。
資本佔優勢的地方,每日勞動時間更長;收入佔優勢的地方,每日勞動時間更短。
——請注意,資本越佔據優勢,應該理解為老闆對員工有更大的人身控制權力,而收入佔據優勢的地方,應該理解為老闆對於員工有更少的人身控制權力。
所以,在一個專制的奴隸社會,奴隸往往是從早上干到晚上,因為奴隸並沒有對人身的主宰權力。
而封建社會,皇糧也會給農民帶來很大的壓力,因為農民並沒有對於土地的主宰權力。
同理,在一個資本越佔據優勢的地方,其專製程度往往也就越高,某些私人可以對其他私人的勞動果實實行名正言順的剝削,為了獲得報酬,你需要投入更多的勞動才能溫飽,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勤勞」也就變得可以理解了。
而如果我們檢查社會的進程,我們就會發現,隨著社會的進步,每日的勞動時間往往在進行縮短。
從古代的起早摸黑,到現代的8小時工作制,可以看出呈現出很大的進步。
所以,我不認為勤奮是值得追求的,懶惰是值得唾棄的,還必須深刻考察其社會環境,才能得出一個合理的結論。
比如說,你的收入=固定薪資+項目提成(項目提成這種方式可以理解為你投入時間精力獲得回報的分紅,類似資本收益)
那麼
當 提成的比例大於固定薪資的時候,為了更多提成,你會勤奮。
當 固定薪資占絕大多數的時候,做的再好也就這點錢,你未必就會那麼勤奮了。
核心是,資本獲益(分紅)是跟著項目整體收益走的,
而「收入」一般都是固定的,變化幅度有限。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勞代替戰略上的懶惰。
不要用體力上的勤勞代替腦力上的懶惰。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句話的出處
「資本和收入之間的比例無論在什麽地方都決定著勤勞和懶惰的比例:資本佔優勢的地方,普通人勤勞;收入佔優勢的地方,普通人懶惰。」—《馬克思1844經濟哲學手稿》
當時馬克思是引用了亞當·斯密一本著作《富國論》上的一句話
也就是《富國論》第二篇 第三章 上卷 中有提到
(1)資本佔優勢的地方,多勤勞。收入佔優勢的地方,多懶惰。
(2)資本增加,由於節儉。
(3)資本減少,由於奢侈與妄為。
一個人節省了多少收入,就增加了多少資本。
這個增多的資本,他可以親自投下來僱用更多的生產性勞動者,亦可以有利息地借給別人,使其能僱用更多的生產性勞動者。
個人的資本,既然只能由節省每年收入或每年利得而增加,由個人構成的社會的資本,亦只能由這個方法增加。
資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節儉,不是勤勞。
誠然,未有節儉以前,須先有勤勞,節儉所積蓄的物,都是由勤勞得來。
但是若只有勤勞,無節儉,有所得而無所,資本決不能加大。
節儉可增加維持生產性勞動者的基金,從而增加生產性勞動者的人數。
節儉可推動更大的勞動量,更大的勞動量可增加年產物的價值。
此處我們可以理解為:
1、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這裡解釋一下亞當·斯密和馬克思把生產分為生產性勞動與非生產性勞動,與資本相交換的勞動是生產性勞動,與收入相交換的勞動是非生產性勞動。)
也就是說有一種勞動,加在某一物上,能增加此物的價值,另一種勞動,卻不能增加某一物的價值。前者因可生產價值可稱為生產性勞動,後者則可稱為非生產性勞動。
2、由土地和上面提到過的生產性勞動者們生產出來的年產物,生產出來,就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被指定作為補償的「資本」,還有一部分作為地租或利潤的「收入」。這兩個部分的比例決定了此國人民的性格究竟是勤勞還是懶惰。
即資本佔優勢多的地方,多勤勞,收入佔優勢多的地方,多懶惰。那麼我們如果將資本用於目前消費中,我們就成了浪費者並奪取了維持勤勞階級的資產。
所以亞當·斯密的思想在於資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節儉而不是勤勞。
其實說白了就是資本家和勞動者之間不得不說的小秘密罷了
(此篇回答有引用百度百科中的原文及解釋等)
資本佔優勢的地方人們普遍需要每天工作更長時間才能養活自己,看起來就很勤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