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南傳上座部,是先修四聖諦然後再行,37道品證的阿羅漢果嗎?
四聖諦是綱領。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後人把經藏中佛陀說過的修行方法,以及修行者自我評估的一些指標綜合打包在一起,而概括出的一個完整概念。
四聖諦和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一些落在字面的提綱,一般不說先修四聖諦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合適的說法是,修行者修行四念處,最後遍知四聖諦而究竟解脫。這是因為無論你怎麼折騰,你會發現你永遠在操作四念處;在修行四念處的過程中,你的方法和變化都與三十七菩提分法描述的一致。
修行的順序也並沒有一個非常絕對的標準。
對於最終解脫的阿羅漢而言,必然會具備兩種特質:首先阿羅漢必然已經親證五取蘊無常、苦、無我,理論上具備滅盡的能力;其次阿羅漢必然沒有欲貪、色貪和無色貪,即在任何情況(欲界、色界和無色界)都不可能作意出包含貪愛雜染的念而形成執取。
修行的順序,其實也是按照這兩種特質來的劃分的。
在經藏中,有些修行者在遇到佛陀前是瑜伽士,有禪定的基礎(禪定意味著貪愛的滅除),因此聽聞佛陀簡短的開示後直接成就阿羅漢或者三果。對於這些修行者而言,差的只是佛陀的臨門一腳。雖然這些修行者可以通過修行禪定來滅掉欲貪、色貪,但畢竟四聖諦是佛、辟支佛、阿羅漢的專利,一般人是不可能自己搞定的。
然而大部分修行者並沒有禪定的基礎,所以對於這部分修行者而言,在通過四念處止觀證得無常、苦、無我以後,還要繼續通過觀察五取蘊的過患,來逐步滅掉貪愛。對於這種修行者,有了入流果、二果的概念;有了「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說法;也有了先如理作意產生正見,然後修行八正道的修行次第。其實這就是一個從不知四聖諦,到知四聖諦,到遍知四聖諦的過程。
四聖諦是總綱也是修行的導向
正如 @孫嘉鴻 所說修行就是從不知四聖諦,到知四聖諦,再遍知四聖諦
@齊天大聖 雖然有部分對,但出現邏輯錯誤。正見就是知四聖諦,但是剛剛開始修行的知和最後的遍知不同。而整個三十七道品包含在八正道中,而八正道也就是道諦。
一個比喻,在馬拉鬆起點的時候知道的是我要跑完馬拉松,在馬拉松過程中知道的是我正在跑馬拉松,在終點知道的是我已經跑完了馬拉松
所以四聖諦包含八正道包含三十七道品,只不過正見正好包括對四聖諦的認識
不過我不同意孫嘉鴻的四聖諦是後人總結的看法,之前不重視四聖諦,修行越修越苦
在佛教的止觀中,有幾個要素是貫穿始終的。貫穿始終的意思是開始就必須具備這個幾個要素,直到結束。
這幾個要素分別是
1、四念住。(當然,有的地方可能隨情況的不同也可以表示為五蘊觀、十八界觀、六入觀、四界觀、色心觀等。)這裡的說四念住還有其他更深的意蘊:
①四念住的所緣是即一切法
②根據身受心法四念住的所緣,可以把一切法分為色受想行識五蘊。
③四念住和蘊處界觀本質上是一回事。因為身念住對準的是色法。受念住對準的是受蘊、心念住對準的是識蘊,法念住對準的是行蘊和想蘊。
2、四諦。
3、緣起
以上四念住、四諦、緣起道理包含、貫穿一切毗婆舍那,此外還需要兩個原則來落地:①盡所有性、②如所有性。
所謂的盡所有性,就是第個要素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就是觀察的對象雖然因為觀法的不同在對一切法的開合上有所區別,但是無論用什麼方法開合一切法,其所觀的對象一定要包含一切法,不能有遺漏。譬如所謂的暖位,已經能夠分證無我,可是並沒有於無我遍一切處,在很多地方還有遺漏和疑惑。當到達世第一將要見道前一剎那,於一切處的疑惑徹底斷盡,於一切處一切法得無我而心得決定。從此一剎那後見道,斷除疑見。
所謂的如所有性,就是第二條的貫穿。即無論用什麼方法去作止觀,抉擇諸法的時候必須以四聖諦作為一切實操的最上綱領。如無常苦空無我那樣去抉擇諸法,如因集起緣那樣去照見諸法的集起……
另外,在實際的毗婆舍那的操作過程中,每個人所經歷的過程不盡相同。所以次第這種事情是有的,但是不是生硬的絕對的。只有把握那些共性才能普遍地去討論,譬如說對準蘊處界以四聖諦為指導去做念住的時候,緣起這個道理必然會顯現,這也是為啥說緣起貫穿始終——就算你不做緣起觀只是觀五蘊,緣起道理也是必然顯現的。
而以上這些共性,我不見所謂的南傳和北傳有啥不同。所以南傳、北傳(特指說一切有部、大眾部、漢傳、禪宗等非巴利語系佛教區域)皆能成就阿羅漢,唯獨現在在台灣、米國和知乎上流傳的以最大公約數這種方法湊出來的「原始佛法」,不見有阿羅漢成就者。
齊天大聖又在胡說了。四聖諦中的道諦是八正道。而不是八正道包含四聖諦。而正見指的中道。捨棄縱慾和苦行兩個極端,而行中道。也是指人們常見與斷見的兩個極端。
因四聖諦導出一切法,而一切法就是三十七道品。而三十七道品就是讓眾生能夠般涅槃。
從初果一直到四果阿羅漢的所有的修行的方法,全部離不開三十七道品。
應邀
不論是南傳佛教,北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尋找依止一位出世明師修學佛法,才是關鍵。
只有出世明師才知道恰如其分適合你的修行方法與次第。
覺音的清凈道論為了標新立異,有意識的淡化四聖諦,而改用經文里一筆帶過的七清凈來概述修行次第。這種改動使後世的部分南傳教理很難與原始佛教的三轉四諦法相對應。
其實,真正的修行方法應該是以四諦為綱。所謂三十七道品只是四諦的道諦,即修行的手段與方法。
比如北傳說一切有部的修行,就是先由二甘露門入止禪,培養定力。接著修行佛教最重要的四念住,四念住的核心就是毗婆舍那,手段是利用「慧心所」去現觀蘊界入,緣起,四諦。來具足聞思所成慧。當修行者具足聞思所成慧後,他就可以生起解脫的善根。具備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就,進入加行位。加行位的修行方法就是去思維四諦法十六行相。說白了就是在利用四念住現觀十二因緣,明白了一切法都是無常,因緣生滅的基礎上。再講佛陀講的四諦法融入到其中,比如苦諦就是無常,苦,空,無我。集諦就是因,集,緣,生等等。建立起與佛陀相同的價值觀與思維模式。最終完全認同佛陀的四諦法,消除錯誤的觀念(見取,戒禁取見,邊見,身見,邪見)與對諦,業,寶的疑惑(疑),證得初果羅漢。
1. 南傳上座部(目前流行的),並非原始佛教,學得越深入越明白其兩者本質上的不同,時間越長,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這是前提,如果現在還只在接觸南傳上座部的信息,也沒有關係,要時刻保持好奇心,有疑問隨時提,也有正確導向上可能性,不要擔心。
2. 四聖諦是大綱,苦集滅道,即知道什麼是苦,能夠看清楚苦的形成和集起的,因為很徹底知道苦是如何集起的,所以明白如何瓦解苦,這些個瓦解苦的方法就是道,大綱的意思就是先告訴你整體框架是怎樣的,如同告訴你高中一年級學習經典力學,高二學習電學一樣,目的是讓你知道學習的大致內容。
但是,大綱並沒有告訴你具體如何學習,也就是說四聖諦本身並不是修的具體方法,那應該怎樣修呢?
來,我們再看看大綱:
苦:並不只是感到災難的苦楚,還有更加細微的逼迫、牽制等力的作用,這些作用力,需要在培養良好的禪修習慣後可以看到,為什麼呢?因為使用正確的禪修方法讓你能夠先可以跟情緒的波動分離開,讓平時的行為慣性不再作用於自己,然後就能逐漸看的清楚那些原來擺布你、牽制你的力量都是什麼。
集:就是苦具體的形成過程,當你看清楚了苦,逐漸能看到苦的形成過程,它是由於怎樣添油加醋的參與而強化逐漸顯現出來的,了解到它形成、被架構起來的內在邏輯,這也是需要在良好的禪修體驗中才能知曉。
滅道:因為看到了苦是如何被強化顯現而成的,就有辦法瓦解、解構它,就好像你是拆遷隊長,要拆掉一棟樓,知道了一個樓房的具體施工圖,知道哪些柱子是最主要的,承載力是多少,用適量的炸藥放置在最合適的地方就能把這棟樓給炸毀一樣。
佛陀講的滅道方法很多,因為針對不同的人的特點、同一人不同時期的不同狀態,採用了適合他本身狀態下的方法,但這並沒有後期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那麼誇張,差距也沒有那麼大,僅僅只是角度的不同而已。
比如:這段時間如果你信心不夠,能量比較弱,容易昏沉,容易被負面情緒左右。那就不適合做不凈觀、或者集中對治苦的練習,而是需要做一些如慈心觀、七覺支這種屬於正勤類的培養良好禪那的方法,維持和強化較久的正面能量,驅散掉昏沉蓋,再在這個基礎上修習其他對治方法。
綜合來說,需要正確的禪修,理解理論是一個方面,但它並不是根本解決問題,有了一些理論基礎(甚至不需要太多),掌握正確的禪修方法是最關鍵的,因為好的方法非常實用有效,且自己要不斷靈活嘗試做實驗,對待苦,要有滅它的決心,方法上要靈活。
最開始,先從四念住的身念住入手容易上手一些,具體的禪修次第和方法,可以自己搜索嘗試一下,找到適合自己的一門深入。
37道品包括四諦,因為四諦屬於八正道里的正見,所以它被37道品所含攝。37道品是證果所必須,不論幾果都必然涉及37道品,也必然涉及四諦,因為四諦屬於正見,屬於佛教止觀中的觀禪部分,而37道品的核心內容實際上還是圍繞著止觀兩種禪法而展開的通達四聖諦、修37道品,不一定要證阿羅漢。這都是修行佛法的基礎,大乘、密乘都要修的,不僅是小乘獨有。
《維摩詰經》多次提到37道品等,這修大乘菩薩道的基礎。
《阿彌陀經》也講七菩提分、八聖道等37道品內容,這是眾生髮菩提心,求生凈土,必須通達的。而不是為了證得阿羅漢果。
37道品,百度。包括:四念住(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加起來剛好37個。
這樣比較亂,不是嗎?
四念住,是如實觀的方法。而五根是什麼,五力是什麼?
又是下功夫的方法,又是需要注意的過程,又是工作學習日常作息的指示,所以37助道,就是輔助的37個方面,37個附帶會出現的內容。
37個是主修嗎?不是。四念住,是止觀禪中的觀修的一個分支而已。
觀的方法也分很多種類。
四聖締,苦集滅道。是修行的過程。如同驛站。看到了問題,問題出現,解決問題,獲得融會貫通。這個是修不了的。只有通過止觀禪修的過程中,體會這些問題出現又消失的過程,領悟原來是這樣出現,這樣就可以消除問題隱患。這樣才是最正確的。
修行根據圓覺經,方法統攝為止觀禪。其他都是這三個的註解和細分。
所以,先修什麼?不是從四聖帝和37道品開始的。
四聖帝是一本書的目錄,你能修目錄?厲害了。
37道品是目錄中的章節名稱,你能修這個?也厲害了。
要具體修,就要具體到方法。
修行的方法只有三個:止觀禪。
可以止觀,純觀,純止,止禪等組合的修。
四念處就是純觀。所以,37助道品這個章節名不是具體的方法。
一個正確做到止修的人,牽扯減少,身心寂靜下來。那麼,無論是不是在修其他,都會出現相應的身心反應。
再看到四聖諦,37品的說明,就會意識到,原來這個就是我做到的啊。
再修觀,就會發現很多根啊,力啊,覺支啊,會在自己身上出現。
所以,修什麼才是根本?
還是基礎:止觀禪。
四帝重要嗎?
沒有止觀的練習,什麼都出不來。所以這樣的介紹叫大綱。也就是指路牌而已。
37品呢?同樣
因此,能止修,身心通暢的人,任何經典看一眼就如說自己身上事。沒有止修的練習的人,看什麼都不像真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