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佛系青年不是日本草食者

近來「佛系青年」一詞盛行,有人說中國正在走日本的老路,開始進入「低慾望社會」。

「低慾望社會」這個說法來自於日本的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他在《低慾望社會》一書中指出,國民不願意背負風險和債務,喪失物慾,遠離時尚名牌,甚至不願結婚生子,使得日本進入了低慾望社會,國家經濟隨之停滯。

即使政府長期實施低利率政策,降低物價,調低銀行信貸,還是無法調動國民買車買房的熱情,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反而是「宅」文化盛行。

當整個社會全面進入這一狀態,各種矛盾和問題也隨之一一浮現。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和日本還是存在本質差別的,日本是發達國家,即使債台高築,他們在國民養老和療方面做得還是要比中國好得多。

《低慾望社會》中提到,日本國民的養老年金數額不低,看病補貼巨大,救護車出動都是免費,種種利民措施更加大了國家的經濟負擔,需要做進一步改進。

而在中國,存在看病難、利率高、物價高,政府不支持買房、養老金虧空、退休年齡無限延長等問題,中國人的低慾望源於手頭無糧,不是不想,是求而不得。

日本國民的低慾望,來源於93年經濟的崩盤,老一輩為了買房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也給年輕人帶來了恐慌。日本經濟低迷的源頭在於老年人對未來的不安,他們是手握大把資金而不自知的「富人」,缺的只是政府的引導。

所以解決辦法也簡單,大前研一指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從公眾發聲、專家解惑等方面更改老年人的認知,並發動他們一起幫忙承擔國家的債務。

第二,改進年金政策、醫療制度,並鼓勵老年人退休後到企業當志願者,分擔國家負擔,並給予一定免稅額度等。

第三,幫助老年人實現其他收入,如房屋出租、購買信託等金融產品等,利用閑置資產盈利。

第四,政府機關也要精簡人手,並引進移民,增加勞動力,提高國內建築容積率,並在地價和人工費更便宜的國外建立養老設施,免除老年人的後顧之憂。

以上良策在中國都不適用,中國的問題不在老年人身上,他們辛辛苦苦多年的存款還不足以支付子女買房的首付,一套房子往往要壓上幾輩人的身家,心有餘而力不足。以前認為沒有房子就沒有家的年輕人,也開始學會了放棄。

然而,沒有房子就無法成家也是社會的現狀,不安存在社會的每個角落。於是單身族也越來越多。

對於這種情況,政府卻只是提倡租房,並將買房的壓力移到到租房上,提倡二胎,卻不考慮二胎媽媽的職場生涯。無怪乎每每政策出台,民眾都嘩然。

正如「口紅經濟」,在經濟蕭條、收入減少的時候,口紅的消費反而變多,因為人們手上已經沒有大錢買昂貴的商品,只好花小錢買買便宜貨過癮。

中國經濟在互聯網浪潮的帶領下,一直呈現增長趨勢,但大部分人的收入並沒有實現增長,這也導致社會兩級分化更加嚴重,當人的高慾望無法得到滿足,就只能轉向低消費。

或許我們可以借鑒一下《低慾望社會》一書中的一些法子,從個人層面做一些提升,盡量減少國家的影響:

一方面,至少從四十開始,就應該要學習投資理財,製作個人資產負債表和發展工作以外的收入,利用閑置資源賺錢,開源節流雙管齊下才有足夠的金錢消費。

另一方面,為了將來養老生活過得比較充實,發展個人興趣也是比較重要的。

中國佛系青年不是日本草食者,更多的要依靠自己而不是政府做出改變,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


推薦閱讀:

TAG:佛系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