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先健腦,器材請歸位
最近因為剛剛畢業,也沒有很嚴格的CSGO訓練時間,所以自己就嘗試了很多其他的遊戲,
另外夏日是個減脂修身的好時光,坐在電腦面前好久,難免就害怕長肉,
感覺自己相比大一大二那個時候,真的自己沒有原來運動的那種風格啦。
不過我還是我,我希望找回原來那個我,於是我就從最基本的運動和鍛煉開始,
辦了一張家附近健身房的卡,準備開始夏天的鍛煉。
一開始來到這家健身房,覺得器械也都還充足,
我要練的器材不多,大部分時間是做一些有氧,那裡划船,橢圓機,跑步也都有,
基本的一些器械也都還全面,還有一個不錯的游泳池,
加上離家近,所以果斷就準備在這裡開始鍛煉了。
今天是我鍛煉的第二周了,但是發生了一件讓我感覺十分震驚的事情,
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了。
跑完一組橢圓機,準備下來到自由力量區拉一拉胳膊,也算是拉伸一下,這是我的習慣,
然而這個時候看到一位十分健壯的大哥,
似乎是練完了自己的部分,很多啞鈴擺在身邊,正在脫手套往別的器材走。
當時我就十分奇怪,莫非是這個哥們也像我一樣,喜歡把其他項目和啞鈴穿插在一起做?
看著他身邊散落一地的啞鈴,我覺得他應該是還需要用這些啞鈴,於是也就沒有在意,休息過後自己去做自己的內容和項目了。
後來再到放鬆完,又去游泳,洗完澡出來,準備離開健身房,
這次我有點好奇,這個大哥還要練多久,
這個時候才發現,那個大哥早就已經不見了,而沒有變化的卻是地上的啞鈴,
依然是散落一地,而架子上的啞鈴已經所剩無幾,大部分都被人拿到了地上,散落一地。
我知道,健身房的第一個原則就是管好自己,不要管別人,
但是我還是覺得,在健身之前,第一個需要健的就是自己的「腦子」,
雖然我們不應該去管別人健身的行為,但是我們也應該與人方便,與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之時,有人問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較重要的東西?」
這位科學家平靜地說:
「在幼兒園。」
「在幼兒園學到什麼?」
「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
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
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這位科學家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講明了兒時養成良好習慣對自己和他人有著很重大的意義。
其實健身房裡就像一個小社會,這個小社會雖然有著約定俗成的規定,就是互相不干涉,
但是我覺得要有一些起碼的禮儀,這些禮儀滲透在各個訓練的器械上,
就如果對方比你瘦小,訓練的重量比你輕,比如他要做20磅的推舉,而你要做40磅,
人家排在你後面,那麼做完自己那組訓練之後,也盡量請要把設備恢復到對方原來的重量,
雖然不是你分內的事情,但是這是情分,也是健身房裡的一種本分。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訓練的極限,每個人也有自己訓練的計劃,如果自己覺得實在是太累了,我覺得一次兩次喊私教去幫忙歸位也不是可恥的事情,
有的人會覺得,既然有私教可以幫你,為什麼我不可以在場地里亂丟?
我們要知道,啞鈴區是一個公共的環境,在你後面訓練的人要尋找他自己訓練的重量,而如果前一個人亂丟,後一個人找不到自己的重量,從本質上就已經給別人添麻煩了,
更不用說會有破窗理論,如果一個人亂丟器材,後面的人也會覺得,原來亂丟器材是理所應當的,大家都亂丟,這樣給別人添的麻煩,要多的多。
不給他人添麻煩,不自私,無論是健身房裡的,還是社會上,都是要遵守的潛規則和規矩,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健身房裡那些健身的人,大家笑稱那些人是「大哥」,「大肌霸」。
但是殊不知,那些不歸位器材的人,才是失去了健身本心的人,
他們雖然拿得起面前的重量,但是卻承受不起放回去的重量。
最後用一句健身房裡經常流傳的話作為結尾吧,
如果每個重量你可以做10次,
那麼,你也能多做一次把它們歸位。
最後上一張自己曾經打大學橄欖球時候的照片吧,人丑大家也別嫌棄,
後來回頭想想,那個時候自己能運動運動,雖然沒有現在做的事情要大,要讓人知道,
卻是自己最舒服的時候。
也希望大家也可以身體健康,在鍛煉的時候,也鍛煉自己的心智。
推薦閱讀:
TAG:健身 | 力量訓練 |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