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彩禮」這種封建社會的產物還廣受歡迎?
舊社會女人結婚了就是婆家的人,是不可以隨便回娘家的。要伺候公婆,為公婆盡孝,還要伺候丈夫。是地地道道的婆家的人了。所以說女兒養大了,也留不住,不能給家裡發揮作用,早晚拱手送人,結婚自然要納彩禮,這是男方家對女方家的一種經濟補償,娘家損失人口,婆家增加人口,顯然不能是無償贈與。
現代社會早就沒有嫁女兒不能回家這些說法了,為什麼還要保留彩禮這種落後的習俗,從男女平等角度來看,也不應該交彩禮啊,這是對女性的不公平,對女性無情的嘲諷。
我用百度搜了一下,整個2005年里關於啃老的新聞。
啃老_百度搜索?www.baidu.com在2005年的時候,啃老還是一個極其不好聽的詞。
事實上,「啃老」的行為,不僅給父母造成極大的經濟壓力,同時,也是在沒有支付社會保險的情況下佔用著社會的公共福利,降低了老人的收入標準。有必要指出的是,就「新失業群體」自身而言,忽視自身就業本領的培訓,本領不大而又好高騖遠是就業障礙的根本原因,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長期的失業,不僅不可能「從天下掉下來個大餡餅」,而且對社會就業群體的長期遊離,也會使自己邊緣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僅不會因而成熟,而且會鈍化自身的生存嗅覺,最終成為無根的浮萍,愧對自己的青春。按老話說,此謂不孝不仁者也。
而現在,起碼在知乎,主流輿論已經變成。
子女需要把父母的錢趕緊掏出來買房,升值保值,以避免通貨膨脹。
在整個中國,已經默認,父母需要主動出錢給子女買房。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飯缸,公開叫囂買房需要湊齊6個錢包。
十年前,啃老可是標準的貶義詞啊。
十年時間,不啃老,沒老可啃,已經在事實上,成為男人婚戀市場上最重大缺陷之一。
我同樣用百度搜索了一下彩禮。
彩禮_百度搜索?www.baidu.com整個2005年到2007年,網路上關於彩禮的內容少之又少。總共只有幾十條。
十年前,彩禮在網路的關注度,還遠遠低於啃老。
大部分網友都表示,彩禮是封建俗禮,並不普遍。
即使有,舉出的彩禮例子普遍也在幾千到一兩萬。
部分上海的網友明確表示,上海不僅沒有彩禮,如果男方有房子,女方還要主動陪嫁妝。
十年後,再次使用百度,彩禮在網路的關注度,已經遠遠高於啃老。
百度關於彩禮的信息35,600,000個,其中99%,至少3500萬條是2012年後出現的。
只要你想通了,啃老是怎麼從貶義詞,在十年里,演變成沒老可啃是重大缺陷。
你也就想明白了,彩禮是怎麼從封建陋習,演變成大眾規則。
題主其實也基本說出來了,現在的「彩禮」和封建社會的彩禮本質上完全不是一碼事。
封建社會女性是沒有地位的,交易的是雙方的男人,甚至你也可以理解為岳父收了財物把女兒賣給女婿/親家,現在這種婚姻內涵已經完全被廢止了,女方是自由的,彩禮已經沒有了原來的購買物。
如果是照顧傳統和風俗,完全可以僅走個形式,象徵性走個流程,雙方皆大歡喜,而實際上,現在很多地方,彩禮的交易的意味更重了,而且價碼更高了。
現在的彩禮,本質上是女方擇偶優勢的變現,交易的另一方大部分情況下不是岳父了,而是女方本人,另外一方是男方父母。
她把原來屬於婚姻內的正常事物都可以重新交易給男方,比如,倆人生個孩子,很正常吧?換個說法,「為你生個孩子」,這麼一說,你是不是得付錢?
基本上近年來都是吃生育這一塊的價值,沒辦法,生育是被女性壟斷的,不斷拆解生育的詳細過程,詳細作價,還可以吃一些年。
或者說,變現的理由其實也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擇偶優勢,擇偶優勢在,下面就是選什麼理由而已。
男方父母想傳宗接代,傳宗接代的權利現在完全掌握在兒媳手裡,你不出錢,誰出錢呢?
有得錢的機會,而且「合情合理」,自然義不容辭,能不受歡迎么~
以前是農業社會,也是封建社會,但是你以為,現在我們就都步入工業化了嗎?要知道,中國不只是有北上廣,還有廣闊的農村地區,還有,和農村地區思想一致的,很多小城鎮。在那些小城鎮里,重男生女的思想仍然很嚴重,女性的第一價值仍然是生育,而不是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家裡掌握話語權的,仍然是那些,出生在建國時期的老人,他們並不會有什麼新思想,也不會接受新思想。而中國又是這樣一個重視孝道的國家。所以那些高額的彩禮,也就不奇怪了。伴隨高額彩禮的是,大量的家暴現象得不到處理。
所以啊,女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
不久前和某君喝茶,聊到女朋友時就開始大吐苦水。都到了結婚的年紀,也長跑了四五年,但女生要求太多了。
都是普通家庭,剛畢業沒幾年的上班族,女孩子要鑽戒、日本蜜月、唯美婚宴啥的都能理解。
但一定要二十幾萬的彩禮,他有點接受不了。
更匪夷所思的是,彩禮這事不是女生父母提的,而是女生自己要求的。
男生是普通家庭,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錢,就吐槽著要不要分了。不過也有點兒於心不忍,畢竟這樣又會多出一個剩女。
我建議他就為何女生提的溝通一下,他之後告訴我,理由是「不拿出這些誠意就是不愛我,不值得嫁」。
很明顯,這又是一個被咪蒙女權文毒害的例子,再次證明女生要過得幸福,讀書很重要。
在當代社會,彩禮已經不單是封建的產物了,更披著許多資本、田園女權的外衣。
就我親身所見,越是偏遠的農村,父母索要彩禮的態度就越明顯,很少從全盤考量女兒的幸福,大多有點兒賣女兒的意思。
當然,這些處境中的女兒大多也都對父母言聽計從,很少反抗。
在城市及部分鄉鎮,不少父母倒是挺開明的,覺得嫁對人、女兒幸福就好。
倒是有不少女孩子,因為不常讀書、思考,缺乏判斷力,被田園女權教唆著要以「給的錢」這種價碼的形式,證明「真的愛我」。
「彩禮」在當下於部分群里中還廣受歡迎,是因為契合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才鼓吹、站隊且爭奪。
它反映著利益者自身的層次與欲求,與封不封建、真不真愛無關。
其實吧,還有不少女孩子,父母開明只盼女兒幸福,女生自己也努力、識大體。
不僅願意對方一起奮鬥,或許車房都準備好了,就等一個值得的先生嫁了。就算要彩禮,也是嫁妝還回去。
咳咳,這樣的小姐姐我真遇見過一些,不過早就嫁給別人了......同志還需努力吶。
彩禮確實封建,但並不是它本身封建,而是它作為封建婚姻的附屬品而封建。
古代封建的婚姻對女方確實不公平,但現在也沒有好到哪裡。
幾乎所有人理所當然的認為結婚之後女方就要到男方家生活,孩子隨男方姓。如果不這樣,就是上門女婿,而且對這樣的男方都略帶歧視。
如果這些都不存在了,那麼彩禮也就消失了。
婚姻的本質應該是兩個人重建一個新的家庭,在哪裡生活完全由兩個人自由決定,兩個人的父母有同樣重要的地位,不用過任何一方家庭的生活方式,而是兩個人重建新的家庭生活方式。
如果婚姻對女方和女方家庭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彩禮就得存在。
很多人說要男女平等,那為什麼團圓夜要在男方家過,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還存在。對只有女孩的家庭實在是太殘忍。
建立在雙方都很喜歡對方的基礎上,
一種是結婚後依然過和現在差不多的生活,不用融入另一個家庭,而代價是付出錢;另一種是融入另一個陌生的家庭,拋棄原有的生活方式,但是會讓父母得到一筆錢。
如果你很有孝心,你怎麼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