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如何讀人名?
吳語存在文白異讀,那它怎麼讀人名呢?
以上海話為例
(人名隨機選擇存在異讀字的)
漢語人名:
張學良 - ?? ?i?? li? 還是 ?? ?o? li?
吳廣 - ?? kuɑ? 還是 ?u kuɑ?
日語人名:
博麗 靈夢 - po? li li? mo? 還是 po? li li? mɑ?
大久保 利通 - d? ?i? p? li t?o? 還是 du ?i? p? li t?o?
前面已經有回答了:姓一般白讀,名一般文讀。
但是,還是要以大多數方言使用者的習慣為準,比如滬劇名家「解洪元」,姓氏「解」用文讀/?ia/,而不是白讀/ka/。(有位評彈演員叫「解燕」,我請教過評彈演員,他們也是這樣讀她的姓)
上海話里人名的文白異讀現在挺隨意的,只要對方能聽懂即可。姓有白讀不用,卻用文讀的:「任、盛」年輕人可能就用文讀/z?n/,年齡稍大的會知道本應分別用白讀/?in/、/z?/。名有文讀不用,卻用白讀的:比如「學、仁、家、嘉、望、夢、猛、人、仍」等等,可能家裡人用文讀,但是在外面別人用白讀念你名字,你也只能接受,反之亦然。
題主問的幾個:
張學良:目前用「學」的文讀念人名的真心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學」有文讀音
吳廣:《上海市區方言志》記錄的中派音系「吳」已沒有文白異讀,只有/?u/的讀法
靈夢:《紅樓夢》的「夢」文讀白讀都有的,人名感覺文讀好一點,但白讀應該也不影響交流
大久保利通:「大」這裡應該只能文讀da,白讀du只能用於「大鵬小鵬,阿大阿二」這種小名
現在年紀輕一點的,身邊的熟人、長輩經常談論的歷史名人、領導人的名字可能還能用上海話讀,大部分人名(尤其是古人、娛樂明星、外國譯名)一般直接用普通話讀了,哪怕是在用上海話交談,碰到人名也轉換成普通話讀人名。隨便舉幾個:「郭沫若、李煜、任賢齊、羅伯茨、蔡鍔」,年紀輕的很多都不會讀(沒人教過,也沒自學的動力)
漢語方言一般都是:
姓用白讀,因為姓是古代傳下來的;
名用文讀,因為文讀顯得高雅。
用漢語讀日語名本質是「讀文」,應用文讀。
謝邀。
首先我的做法是能用白讀的用白讀,若不是常用字則用文讀。
本人使用澄東話(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江陰話-澄東話),我用我的拼寫方式表達一下。
張學良 cian yah lian.
吳廣,由於我們那裡已經不會用ng或者ghou作姓氏讀音,故採用文讀ghu(wu) kuaon.
博麗靈夢poh li lin maon.
大久保利通 da ciou pau li thon.
前面有答主姓白名文好像在我地並不顯著。比如有個地方朱(tsy)曹塢村,該村沒有一戶姓tsy,都姓ciu。連某姓也是讀cian,(當然你說kaon大家也能反應過來
按我的經驗,一律用通用層次+偏文讀就好。
其中,中老年人名中有些舊文讀,已不再通用於新一代人,一般不會再用到了。如佳cio,雅io。在年輕一代的一律是偏普通話的音。以及雖然不願承認和使用,很多新一代的人名存在大量只能算「音譯」普通話的垃圾音,如「瑞芮」le(dze)、「俊駿」cion(cin)。
再者,有很多口語常用的白讀音,由於常用,書面詞彙裏也可以替用的,混用也無妨。甚至有些字理論上的文讀音並不存在,如「杏」不會有個*yin的音,一律用ghan,如「陳杏ghan元和番」。
總的來說,吳語人名的讀法還是比較寬鬆的,但爲了照顧新新,用普一點的音就好。
張學良 tsan ghoh lian
吳廣 ng kuaon
博麗靈夢 poh li lin mon
大久保利通 dou cieu pau li thon
謝邀,台州人,台州本來文白讀現象較北部吳語區少,姓的讀音沒啥好討論的,常用的就那幾個,讀音都定下來了,名字中文白讀都是有可能的(以前應該是比較嚴格的,現在比較淡化了),比如名字中的江這個字,文白讀都有可能。
最重要的是,名從主人,不確定的話最好問他。比如同樣是名字中的花這個字,有些人用古音ho(現在真的很少人用了),有些人用今音hua,原因無非是就是順口不順口,或者乾脆就是喜歡這樣而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