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含食品添加劑種類最多的食品是什麼?


這問題有意思。

我見過的最多的,目前是衛龍辣條。

防止大家看不清楚,我把配料表寫在這裡:

小麥粉、生活飲用水、植物油、食用鹽、白砂糖、香辛料、食品添加劑(谷氨酸鈉、單硬脂酸甘油酯、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蜜素、5′-呈味核苷酸二鈉、復配糕點防腐劑(水溶(脫氫乙酸鈉、檸檬酸鈉、葡萄糖酸-δ-內酯))、復配糕點防腐劑(脂溶(山梨酸、單硬酯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三氯蔗糖、安賽蜜、紐甜、特丁基對苯二酚、食用香精)

不過大家看到這個配料表也不要太感到驚嚇,因為,食品添加劑只要合法合規使用,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不用擔心「添加了那麼多添加劑,這東西到底還能不能吃」的問題。

我下面簡單分析一下,配料表裡用到的那些添加劑,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1. 增味劑:賦予食品鮮味

包括「谷氨酸鈉」和「5』-呈味核苷酸二鈉」。谷氨酸鈉就是我們常說的味精,而5』-呈味核苷酸二鈉俗稱 I+G,在雞精之類的複合調味料中應用很多,跟味精有協同增效作用。可以讓鮮味變得更加豐富和有層次感。

錢程:「建國以後不許成精!」——第一期:味精和它的小夥伴們?

zhuanlan.zhihu.com圖標

2. 甜味劑:給食品增加甜味。

這個產品用了5種甜味劑:「阿斯巴甜」、「甜蜜素」、「三氯蔗糖」、「安賽蜜」、「紐甜」。這 5 種都是人工甜味劑,分別比蔗糖甜上百倍到萬倍不等。

你可能會想,為什麼不多加點蔗糖來實現甜度,而是這麼「矯情」地用那麼多種甜味劑來複配呢?

我覺得,這可能是由於辣條本身的油含量多,水含量少。由於蔗糖不溶於油脂,如果全用蔗糖就會產生一個問題:那麼多糖,根本無法溶解在麵糰里的那一點點水裡。這樣會導致糖析出來,或是影響麵糰質構,影響口感。

而人工甜味劑只要加一點點,就能達到預定的甜度。就不用考慮溶解度的問題了。

人工甜味劑與蔗糖相比,甜感是有差異的。每種甜味劑都有一個特別的「甜度-時間曲線」。只有當不同甜味劑復配使用時,才能讓總體的口感儘可能與蔗糖接近。

歷史上有哪些作死的科學家?各有哪些作死行為?怎樣評價其行為??

www.zhihu.com圖標食物的甜咸可以量化表示嗎??

www.zhihu.com圖標

3. 乳化劑穩定劑:使產品更加穩定。

包括「單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這兩者都是最常見的乳化劑,它們復配使用,也有協同增效的作用,使產品更加穩定。

錢程:奶白色的湯是怎麼做出來的?真的會「營養翻倍」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

4. 防腐劑:抑制微生物繁殖。

包括「脫氫乙酸鈉」「檸檬酸鈉」「葡萄糖酸-δ-內酯」「山梨酸」4 種。在這個產品中,防腐劑被分成了水溶性和油溶性兩個部分。水溶性的防腐劑在和面的步驟中,就直接揉進麵糰里了。而油溶性防腐劑,則是放在辣椒油裡面,與辣條面胚拌在一起。這樣,無論是辣條表面的油,還是裡面的面胚,都被防腐劑照顧到了。整個產品就更不容易腐壞變質。

錢程:關於食物防腐劑,你的誤解有多深??

zhuanlan.zhihu.com圖標

5. 抗氧化劑:防止油脂氧化酸敗。

因為辣條含油量比較高,必須添加抗氧化劑來防止酸敗。本產品中的抗氧化劑為「特丁基對苯二酚」,這也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抗氧化劑。

6. 食用香精:給食品增加特定氣味。

這個大家都能理解,香精能給食品增加某種特殊的氣味。辣條可能用了不止一種香精,來產生比較複合、有層次感的氣味。


辣條確實不能多吃。

做出這個論斷,不是因為辣條富含各種添加劑,而是因為它極高的鹽含量和油脂含量

從辣條的外包裝得知,每袋辣條的凈含量為 106g。

最右邊的 NRV 值代表的是每種營養素,占正常人一天攝入總量的百分比。發現問題沒有?辣條的含鹽量是驚人的。如果你完整的吃了一包辣條,那麼你攝入的鈉已經達到了每天需要量的 1.4 倍。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天食用鈉的量最好不要超過2克(2000mg),否則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會相應增高。只要吃一包辣條,就算別的啥都不吃,鈉攝入量就已經爆表了。

除了鈉含量的問題,脂肪含量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點:辣條屬於不折不扣的高脂肪食物。如果吃一包辣條,就攝入了占每天約四分之一的脂肪。

如果只是偶爾吃一吃,也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如果真的把它當成日常零食,閑來無事就「來一根」,主食的量又不相應減少的話,那肯定會越吃越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的風險也會增高。


雙十一掃貨截止目前,餅乾君勝出。

除了添加劑種類繁多,營養成分也不盡如人意。

看來只能偶爾充饑,多食無益

還有一大堆快遞未到,等發現新銳再添加~


種類多沒問題的,只要不超量,多少的都沒問題,為啥要放這麼多種,因為每種都有最高量限制啊,不能多放,但是量這麼少風味還不夠哦,於是就繼續添加另一種添加劑來補充,最終就變成了愛上頭條裡面的那款零食,輔助添加劑差點超50種了。


合味道 (真是非常非常耿直的一個牌子啊)


防腐劑——常用的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二氧化硫、乳酸等。用於果醬、蜜餞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劑——與防腐劑類似,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常用的有維C、異維C等。

著色劑——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紅、莧菜紅、檸檬黃、靛藍等。它可改變食品的外觀,使其增強食慾。

營養強化劑——可增強和補充食品的某些營養成分如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維生素、氨基酸、無機鹽等)。各種嬰幼兒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種營養強化劑。

膨鬆劑——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鬆劑,可促使糖體產生二氧化碳,從而起到膨鬆的作用。常用的膨鬆劑有碳酸氫鈉、碳酸氫銨、複合膨鬆劑等。

甜味劑——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劑有糖精鈉、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劑——部分飲料、糖果等常採用酸味劑來調節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的有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乳酸等。


推薦閱讀:

TAG:食品 | 食品安全 | 食品添加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