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車」的傳統是怎樣產生的?為什麼要叫「痛」車?
關於痛車這個詞的來源,有幾種說法:
1.日語中有一個詞語叫「視線が痛い」,多用在某人做出非主流的事情時候周圍人圍觀導致氣氛尷尬的時候。痛車對於普通一般人來說,視線痛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先有傳統的日語這個詞語開始演變成了痛車這個概念。
2. 給人紋身會很痛,於是車主人就把「紋身」過的車稱為痛車。
3. 在日本,如果要在車上畫圖案之類的東西要交稅,由於開痛車的很多是年輕人,額外的稅收使他們很心痛,所以叫痛車。
4. 因為讀音問題:paint car(塗上顏色的車) =&> pain car(疼痛的車) =&> 痛車。
5. 入了圍城的人基本上是不會繼續動漫愛好了,能夠把車變成痛車的人自然是單身了,唉,可是這樣一來,有哪個MM會來搭一輛滿身全是花花少女圖案的便車呢?單身的動漫迷們一旦選擇印上自己熱愛的角色上去,客觀上就失去了MM搭車的機會,心「痛」啊……
6. 因為畫上各種圖案會對車子本身的形狀等造成視覺上的偏差(和迷彩同理),這樣會影響車子原本工業設計的美感,所以到底是保留原汁原味的設計還是貼上喜歡的動漫讓人很頭痛。
7.亦有說法是日本在經濟起飛之後開始出現大批進口車,從「義大利車」(イタリア車,Itaria sha)轉成「Itasha」。
痛文化起源於日本的ACG(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即動畫、漫畫、遊戲的總稱,是華人社會中常用的辭彙,日本並不使用)文化。眾所周知,日本的這一產業非常發達,誕生了眾多瘋狂喜愛ACG文化的宅男宅女。出於對某部動漫、遊戲,或其中的某一角色的喜愛,他們會希望將與這些作品相關的圖案和角色形象繪製在自己平時使用的物品上,藉此來表達自己的愛。生活中常使用的物品多種多樣,所以就出現了各種「痛」,比如痛車、痛單車、痛機殼、痛吉他等等,基本上沒有不能痛的東西。
第八回「 痛G festa」在東京台場舉行
「痛G festa」是由以出版汽車相關雜誌、書籍聞名的藝文社主辦,「festa」為義大利語中「祭典」的意思。人們通常稱之為「痛G節」,因為這是痛車宅們的節日,活動第一屆舉辦時間為2008年11月09日。
2015年4月19日,富士山麓的富士吉田車站「痛車」車展
在日本,隨著痛車的隊伍越來越壯大,誕生出許多大型的痛車集會,愛好者們開著自己的痛車來到這裡可以互相展示並交流心得,讓前來參觀的人也大開眼界。
喜歡的話,歡迎大家加微信GOOMAY—WAFU(谷美和風)和我進行日本文化交流,這裡有更多精彩內容哦~
少女如我,
真的對Hello Kitty!毫無抵抗力!
聽說最近西日本鐵路公司(JR西日本)
與三麗鷗合作推出的
Hello Kitty500系新幹線列車正式開始運行了!
於是今天特別想給大家安利一下
這輛滿滿都是少女心的列車~
這次新推出的Hello Kitty山陽新幹線列車,每天1個班次往返新大阪至博多,已於6月30日開始投入運行,現在去就能坐上了。
列車的外觀車身繪滿了粉色的蝴蝶結和飄動的彩帶,寓意著「作為連接地方紐帶的新幹線」。8節車廂內每個角落也都繪上了各式各樣的融入了代表著沿線各站地域特色的HelloKitty形象。整個空間都是粉嫩粉嫩的~
為了契合主題,除了隨處可見的Kitty,整車的廣播鈴聲也都換成了Hello Kitty的限定旋律。並且最與眾不同的是前面兩節車廂,簡直顛覆了對傳統列車的想像。
1號車廂作為西日本各地觀光推廣展示區域,不設座位,而是改造成了購物場所及放映室。車廂內有限定的特產出售,也有西日本各地域的宣傳展覽。
2號車廂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是設置了和Hello Kitty合影的區域,能夠讓乘客感受到和Hello Kitty一起旅行的樂趣。
對於Hello Kitty 控來說,這一輛列車充滿了無限的誘惑力。想要坐Hello Kitty新幹線購買新幹線特急券及乘車券即可,但是它只運行到今年九月份,只有3個月的時間。所以也一定請在限定時間內乘坐!
在此之前,新世紀福音戰士500系新幹線列車已於5月13日結束運行。這一輛限定列車也是憑著充滿動畫主角形象而備受動畫迷及鐵路愛好者的歡迎。
在日本,這種將喜愛的動漫角色名字之類的字畫貼(噴)在車上以作裝飾的文化,有一個專有的名詞叫「痛車」。就像給車子也紋上身一樣,痛車走到哪裡都會吸引眼球。
痛車的範圍很廣,列車、汽車、機車、電動車、自行車、車模等都可以拿來痛。有很多日本人會在自己的車上加上自己喜歡的形象,一方面可以彰顯個性,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一方面也更好地辨認自己的車,特別是對於海鮮貨車,又能夠起到一定的防止車輛被鹽分過快腐蝕的保護作用。
日本的動漫文化和動漫產業發達,這種痛車文化也就見怪不怪了。時間一長,由痛車文化衍生出各種形式的附加產業,豐田還率先推出了動漫人物的改裝痛車。
現如今,痛車在日本已經變成一種潮流,甚至還發展出了痛車聚會,痛車宅們在這一專屬的活動上交流設計能力,裝飾心得,表達情感等等。痛一輛車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痛得起的,從內到外像這樣裝飾一輛車,花上幾百萬日元的也不在少數。
不過,只要合法並且不影響到別人,痛車究其根本還是個人的愛好。霓虹金的性格中容易有兩面性, 在拘謹內斂的性格另一面,痛車便是他們追求個性的一種表現。
更多日本旅遊資訊,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吃喝玩樂日本游」。
版權嚴格的原因,像國內車上貼的那些標語啥的其實就付了製造成本,日本如果用到圖案車貼還需要付作者的版權費,而且價格很高有些甚至有時間限制的所以痛。另外一種就是認為車輛圖案就和紋身一樣,這麼大片的紋身肯定很痛的。另外英語這類車叫paint car ,paint car(塗上顏色的車) =&> pain car(疼痛的車) =&> 痛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