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冷兵器的實戰長柄武器,它的杆子有全金屬的嗎?
實戰長柄武器,什麼禮儀的,儀仗的,練武的不能算啊
謝邀
有啊,五代十國時期流行過一段時間鐵槍,比如王彥章,《新五代史》記載:「彥章為人驍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佗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只是沒有說他的鐵槍有多重,《資治通鑒》倒是說了,但是那重量已經不符合物理學定律了,我個人認為是不可信的。
再比如《新五代史·王敬蕘傳》中記載:「敬蕘為人狀貌魁傑,而沈勇有力,善用鐵槍,重三十斤。」按照五代時一市斤660克計算,是19.8kg,也就大概相當於健身房的一根杠鈴杆子的重量。這我覺得還是有可信度的。雖然不知道用這種傻大粗重的玩意他們怎麼打仗的,畢竟騎馬上對沖,我拿跟更長更輕的長槍可以先捅到對方,甚至還能做假動作晃對方先做出躲閃動作再捅。扛個杠鈴杆子就是做躲閃動作都困難,不小心會閃了腰。但是人家就這麼用了,也許下面小兵看主將用更大更重的武器就覺得很牛逼,願意跟著衝鋒,對面一看自家武將武器這麼輕,感覺好像不靠譜,衝鋒的時候就轉身跑了也不一定。
畢竟明末的《青磷屑》一書中記載:「(高傑)所用鐵棍重十八斤,詭稱四十斤,每以自隨。」明代十八斤換算成現在重量約是十千克零六百克,鐵棍這重量很正常。但是還要吹自己用四十斤的鎢合金棍,這說明古代確實普遍覺得武器越重好像就越牛逼。所以可能甭管好用不好用,我拿這麼大坨鐵,就問你怕不怕,對面怕了,我們就贏了
古代打仗不是演義小說之流。
搞軍隊裝備鐵狼筅出來的戚繼光原話——「若精兵風雨之勢,則此器為重贅之物矣。」
一般而言實戰兵器都不會去追求重量的。
「然筅御而不能殺,非有諸色利器相資,鮮克有濟。」
有全金屬的,但不多,主要用在棍棒上而且不會太長。有些槍矛大刀也號稱混鐵,往往是鐵杆芯在外面用膠漆積竹木纏繩,比全金屬的輕一些也好握住。這種做法一般重量比較大,常人用不起來,主要就是靠慣性破重甲用的,做鐵杆是為了不容易折斷。馬戰的時候藉助衝力打人,用木杆不是說必然會折,工藝好的複合桿打幾個回合不斷是可以的。但是畢竟還是不耐用,尤其是有時候迎鋒敲過去是有斷的機會的,鐵芯往往能防止這個問題。
沒有。至少制式兵器不存在,而且...某人的專屬兵器這事其實也存疑。
個人觀點,所謂某某猛將的「特殊兵器」,就算存在恐怕也不是見血的實戰器,更類似於指揮刀,主要起象徵作用。
畢竟,主將一馬當先親自衝鋒陷陣這事,性價比也忒低了些。。。
順便,馬的負重也是有限的,幾十斤的分量人能用的了,馬也扛不住啊。。
有金屬芯外面積竹批麻裹大漆的。
印象中全金屬的槍柄似乎在印度、伊朗一帶出過一些,空心,古老黑工藝製作水平高超,但如果是用金屬做實心槍柄,雖然看著又硬又粗,但用起來完全不如中等硬度以上的木柄靠譜,一個是質量比較重,使用者和馬匹都很消耗體力,不划算,而最大的問題是金屬一旦做成槍柄的粗細、長度,它在受劇烈衝擊時整體的回彈效果、結構完整度就會很容易因為它的自重和直徑而出問題,我怎麼知道的?
因為我小時候家裡很多撬棍,不是物理學聖劍或者撬車輪子的那種,而是拆房子撬牆的那種長1.5M~1.8M左右、直徑2.5CM~3CM左右的鋼棒,實心,一頭鍛打成扁的再磨出斧刃來,它本身是有彈性的,尤其撬牆時你能直觀地看到它發生了很大的形變,但之後都能回彈復原,我小時候當成兵器玩,用它刺和砸一人粗的大槐樹,結果過幾次之後它居然彎了一點點,然後家裡人就發現能被我玩壞的東西又多了一個撬棍。
所以說,金屬這材料,看著硬,做長了就不行了。
鞭這個東西就很沉了,歷史上就沒幾個人用的了,你再拿一個兩米長的鞭,也就約書亞們能掄兩下,馬未都拿的這可是真貨,也是博物館裡最大最重的,我覺得普通人使這支鞭都使不了,一不小心就得虎口崩裂。
有個別人用鐵杆,比如著名的鐵槍王彥章,絕大多數用的是木杆的。
古代制式武器,是沒有鐵杆長柄的...........個例會有一些.....不過大多也是武將拿來裝個樣子,以及武將們拿來健身用的。沒人上陣拿這玩意兒。
肯定是有的,但只限於個別人,列裝的武器大多是黃楊木,白蠟木,竹製的長桿。
買了一柄原比例的"霜之哀傷",柄上還帶刺,握都握不住,心裡想,這怎麼玩....
看了一下原圖,原來玩子是帶手套的.
淘寶上,找不到中間還帶鋼環的,只好搞了個防切割的手套帶上.就可以舞動了....
然後才明白,中間的刺特么是用來防滑的,沒有這個柄刺,揮起來就會往前溜.
所以,網上很多東西,看看就好了,別幫人背書擔寶,容易變"寶".
空手握???試試戴手套看看??? 空手當然會反震,但如果套上手套,是不是該別人發麻了?
扯蛋得有點想像力和智商,別搞得把古人都當傻帽.這樣不好.
另外對回答中某圖那個老頭,很不喜歡,在他嘴裡全是懷疑,譏諷,感覺有逆向民族主義特徵吶.
如果指的是丈八蛇矛,青龍偃月刀,方天畫戟這種長兵刃,用來和敵將兵器對砍的話,據我所知並不實用。
首先浪費鐵,鐵在古代算一個重要資源了。
第二,全鐵的分量重,除非都像小說里寫的那樣,兩膀膂力上千斤。即使人扛得住,人騎著馬,長時間了馬也未必受得了。
第三,也是很關鍵一點,看過春晚黃宏砸牆的小品不?我在工地上混的時候,除了搬磚外為賺點外快也幫忙敲牆。大鎚子敲牆,反作用力很大,這個需要桿的顫抖卸力,如果杆子和鎚頭都是鐵的話,一鎚子下去振的虎口發麻拿不住,砸下去多大力,回過來就是多大力,鐵杆子卸不了多少力。所以工地上大鎚大多是木杆子的,再不濟也配一個PPR塑料水管。這個找一把短鎚子,整體鐵的和木柄的,各自敲一下牆就有明顯感覺。而且由於木棍的柔韌性,掄起來的話,同樣的力要比鐵杆子力大。
非常多。龍珠我不方便放別人的商品,你進冷兵收藏圈子潛水個半年,看到好玩的藏品就去跟賣家私聊,半年以後你再看你自己的帖子就明白了
不排除有個例,雖然也沒法考證。但以我卧推170kg的水平,我是肯定用不了20斤的武器的。哥耍過2米左右的純金屬撈魚網,目測不到20斤,根本耍不動。3米長槍純鐵估計50斤都擋不住,一根卧推桿都40。估計,魔山那種人有可能。
正常的長武器杆子都不是金屬的,一般都是硬木或者某些比較好的木材。全金屬有幾個缺點,首先,古代治煉金屬的產量不高,沒那麼多金屬去做長武器杆子。其次單單武器的具有殺傷力部分本事重量不低,長時間揮動的情況下需要大量體力。對於普通人來講,長武器只要具有相同的殺傷力,自然越輕越好。武力值高的也很少要求長武器全金屬的,性價比不高。
極少,因為太重了
小說或者演義里那種動不動就幾十斤的武器,不是說完全沒有,但是一來只會配給武將,二來都是馬戰,幾回合打完,沒法久戰
有,但是極個別的人(將軍之類的)
因為在古代,鐵是戰略性物資,造刀(劍、矛、戟)刃都不夠,刀(劍、戟、矛)柄就更不夠了,木頭的居多。
個人想法,勿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