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米茄族元素的發現及其影響:從第一次殖民潮到再殖民時代的歷史
1.何為歐米茄族元素?
歐米茄族元素是對核電荷數大於561,半衰期長於5天的所有超重元素的統稱,而主要被用作超鏈聚變反應的核燃料元素則是其中的Omp(Omega-pentseptbium),半衰期為5752年。此類元素的命名規則仍舊遵循傳統的元素命名法則,但在開頭依其序數加上希臘字母前綴。Alp(Alpha-penthexnilium)是第一個被發現/合成的歐米茄族元素。
乍看起來,此類元素的形成有悖形成於20世紀的核物理學法則:超重元素會因其中的單個質子所受到的庫倫力超過了核力的約束作用而迅速衰變,但出現於21世紀中葉的一種核物理學理論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指出,原子核內除了已被觀測到的強力、弱力和庫倫力之外,還存在一種新的力,它的強度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急劇上升,當核電荷數「較」小(如:107)時,這種力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不可能用儀器或方法檢測到,因此它逃過了前代科學家們的審慎眼光(*注釋1*)。學者們將其取名為超核力。該理論進一步認為當原子的核電荷數達到一個閾值時,此力的強度將急劇增大,使元素的穩定性急劇升高。他們推算出了這個數值,並且推斷出了這種超重元素的核反應方式:首先是極大規模的鏈式反應,而生成的較重元素(如Mn)在此種特殊條件下會進一步發生聚變反應,同時,一些的核外電子會在核反應中與質子耦合,生成一定量的反氫原子。他們的學說在2157年的一次高能物理學跨國合作試驗中首次得到確認(當次發現的是第314號元素Trunquadium,簡稱Tr,半衰期為0.001421秒)此後不斷有新的重元素被發現。當Omp在2162年,於位於濛池星上空軌道的清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高能物理學協作實驗室中被發現後僅3個月時時,首次試圖批量生產它的試驗開始了。
注釋1:吳儀博士注意到了重元素的半衰期在162號元素後出現反常上升的現象,並在數千次的試驗後和一些國內外同行們一起合作完善了整個理論,並且利用這些數據推導出了超核力的躍變方程式。
2.歐米茄族元素的生產與利用
當此類元素的量產成為可能時,它迅速吸引了地球諸強國的注意。數個實驗場地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建立起來,但一開始的生產異常艱辛:合成Omp的場地位於行星同步軌道上的環形粒子加速器,而它所需要的能量是異乎尋常的巨大,即便讓整個無人工業行星上的一切生產活動都停止,讓地面上所有的氦-3聚變反應堆都加足馬力運作,也只是剛夠為它供能。漫長而枯燥的日子持續了數個月,但當第一批質量足以進行反應的元素被填入特製的反應堆核心,並由一枚小型核彈在慣性能量場的約束下完成點火工作後,歐米茄素反應堆產生了異乎尋常的效果:它所輸出的能量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在以一己之力為粒子加速器供能還有一定量的盈餘,以至於實驗者不得不額外裝配一個能量發送裝置,將多餘的能量導入行星表面的接收器中,使工業行星的部分生產活動得以繼續。
此種裝置的意義非同小可,以至於它在短短的兩三年中就在整個比鄰-天狼星區的所有地方得到應用:工業、軍事等等諸如此類的眾多領域。事實上,軍方的反應自不必說,而即使是原先擁有大量氦-3聚變反應堆的製造業公司也以堪稱狂熱的態度採用了此種裝置,因為目前的生產工具已經極其先進了,但是缺乏足夠的能源以使它滿負荷運轉起來,因此在這種反應堆出現之前,一個工業星球上大部分的工業設施實際上都是空置的(幸虧改造行星表面的馮諾伊曼機在建造這些設施時不需要什麼成本),而當歐米茄素反應堆得到採用時,整個行星都能以著驚人的速度運轉起來,「布滿一整塊大陸,日夜不息地運轉的工業區」此時已不再是一句夢囈。實際上,在這種反應堆被廣泛採用後,地球諸大國的工業產值都上漲了近千倍。
此種技術在軍事上起到的作用更為顯著。在歐米茄素反應堆得到應用前,各國海軍的艦船,雖然已使用強固的納米共格相合金做為裝甲的材料(這種合金極其堅固,就算它所構成的裝甲板只有一米厚,也需要數千噸的烈性炸藥才能敲開它),但實質上仍處於使用電磁動能彈的階段,而當歐米茄素反應堆出現時,這一僵局被徹底打破:大量的艦船被重新設計,上面裝備的不再是笨拙的動能武器,而是靈巧而且威力巨大的定向能武器——有些再設計幾乎不需要花什麼力氣,因為大部分的定向能武器,例如荷電粒子束和中性粒子束,它們的雛形的出現都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下半葉,那是粒子物理學的初生時代(我設定的可是個半架空世界,故而一些歷史與現實世界不同)。從此,艦船交戰的距離從先前的近千公里擴大到了數光秒級,而因為上述原因,先前即便耗盡整個星球的GNP也只能造出寥寥可數的數艘戰艦的時代一去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超大批量的生產。當然,這也埋下了一個憂患:當殺人利器已經變得前所未有的廉價時,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會高懸。隨時準備突然落下,取數億人之性命,只待足夠重大的危機將懸掛它的細線燒斷,但這一點暫且不談。
事實上,當歐米茄素反應堆出現後,就連飛船的航行都出現了劃時代式的變化——舊有的超光旅行方式如下:在超光引擎點火時,將一顆千萬噸級的核彈送入單獨划出的反應堆核心引爆,利用那一瞬間的高能量將飛船送入躍遷空間,之後再用自己的反應堆為在躍遷空間中進行的航行供能。不用說,這種辦法非常笨拙,而且因為反應堆出力不足之故,飛船的航行也很緩慢——從地球到波江70A(近地殖民地諸國所能控制的最遙遠的星系,也是最外側的近地殖民地之一,因為它和地球各大國核心地域之間的遙遠距離,實際上已經處於半獨立狀態)的航行需要跨越近五百光年的空間,耗費一個多月的航行時間,而當歐米茄素反應堆得到應用後,這一時間被縮短到6個標準日。實際上,以前那些飛船航行時的躍遷激波非常微弱,在掃描儀上顯示的波形就像微風吹起的漣漪,而新型的飛船的激波則簡直是巨石激起的大浪——這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戰略和戰術。
但是,在歐米茄素反應堆出現後,傳統的核聚變反應堆並沒有就此式微。事實上,反應堆的小型化技術早在歐米茄族元素的被發現前就已經出現了,但因為生產成本的過於高昂而導致它無法普及開來,但當歐米茄素反應堆所提供的巨量能量使得這些微型反應堆的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後,那些生產傳統核聚變反應堆的公司找到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他們發現私人宇宙飛船是個很不錯而且很有前景的新市場。因此,這些公司和有意於佔領這片市場的公司,如三菱、波音、空客、中飛、寶馬等(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寶馬等少數經營高檔地面車的公司)開展合作,共同生產供私人使用的太空飛船。一開始,僅有少數富豪有意向於購買此類飛船,因為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私人飛船太過昂貴,而且定期航行的行星際客輪便已能滿足大多數的星際間出行要求,而假如有人想進行恆星際旅行的話,他也可以乘坐大型的太空船(一般而言,私人飛船只有數十米長,而且反應堆出力較低,難以安裝敷用的躍遷引擎,不過後來的躍遷魚雷用一種成本雖較低但危險係數較高的一次性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但當由歐米茄素反應堆供能的大型躍遷投射陣列所組成的跨星際交通網(俗稱星門)開始建設時,對私人飛船的需求量開始增長,而因此產生的生產規模的擴大壓低了成本。在十年後,每千人中就有16人擁有私人太空船。另外,中程殖民地也並非是毫無進步的蠻荒之處,如由孤狼愛德華率領的,由舊諾斯海軍殘部為主體的孤狼海盜團也開發了一種精巧高效的箍式氧聚變反應堆,在再殖民運動結束後,這種技術進一步為私人星際飛船市場和其他許多領域注入了新的血液。
另外,這一技術在地面上也找到了新的應用,如坦克等陸戰兵器的供能——它們使用一種緊湊的等離子反應堆(這種反應堆出力非常高,但因為不穩定之故,當它被造大時,此物的效能非常差,以至於海盜中出現了一句俗語:「買等離子反應堆的海盜」,意指初出茅廬的菜鳥。)但當反應堆的尺寸較小時,它的效率相當不錯,但受限於成本之故而無法大規模量產。當歐米茄素反應堆的大規模應用解決了成本問題後,陸戰武器的威力也邁入了一個新階段。
以上只是很小一部分的例子。總體而言,歐米茄族元素的發現所帶來的影響極其深遠,難怪有人將其稱之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引爆點——先前的理論積澱在這種新技術出現後,一下子真正爆發出來,發揮出了自己真正的力量。自此,地球各大國在面對那些技術落後的中程殖民地和遠地殖民地時擁有了壓倒性的優勢,除去同樣已經具有這些技術的以太城邦和少數幾個遠地殖民地國家之外,沒有任何人能阻礙他們,實際上,由於體量上的差距,即使是後者,也無法真正地阻擋再殖民時代的步伐。
3.對近地殖民區及其外緣地帶的影響
「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以用于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于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制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恩格斯
在敘述這一技術突破對外圍世界的影響時,必須要先將當時的世界情況,以及其前的歷史簡要敘述一番。
截止至2162年底,人類的星域大致上可分為四個環層:從內向外依次是以地球為中心的核心區、近地殖民區、中程殖民區和遠地殖民區,這些環層在大致上以從地球到該處某個殖民地所需的航程進行劃分,譬如說若一條船從地球出發,需要二十三個月才能抵達某個殖民地,則那個殖民地就被劃分為遠地殖民區中的一個世界。在習慣上,人們又將中程殖民區以內的星域稱為內環,而外圍則被稱之為外環。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這樣的劃分僅僅是粗略的和大致上的,它們之間也沒有任何人為劃定的分界線,因此在兩個殖民區間百光年寬的邊界地帶中,一個殖民地既可以被劃分為這一區,也可以被劃分為那一區,這就是所謂的「中間地帶」。
另外,當時的殖民地發展情況有一個反常的現象:那些靠近地球的殖民地,尤其是核心區的許多行星,它們被開發的時間幾乎普遍晚於中程殖民區中的世界,甚至晚與一些遠地殖民地。造成這一現象的是第一波殖民潮時的落後技術:以當時的技術條件,人們無法在躍遷時進行精確的導航、定位和觀測手段,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那些遙遠的世界作為目的地,這樣才有足夠的觀測時間進行航向修正。這解釋了為什麼當時的殖民船最多只能探測兩到三個世界,否則就有耗盡燃料之虞。事實上,精確的導航技術在第一波殖民潮過去近十三年後才出現,而彼時,外圍的一些殖民地已經嶄露頭角,成為了正在興起的眾多新星。這些殖民地大多分布在近地殖民區與中程殖民區間的中間地帶,當時已經有了相當的工業實力,這些世界在政治上從屬於它們的母國。
但是,就像當年一般,空間的浩瀚和國家力量的有限也稀釋了母國對近地殖民區外圍及更遠處的殖民地的支配力度。即使是當時最快的星船,也需要兩個月半的時間才能抵達這一區域,儘管跨星際的通訊技術可以讓他們在一天內完成信息的交流。因此,地球諸國對此區域的支配實際上屬於若即若離的狀態,至於更遠處的中程殖民區,他們更是鞭長莫及。同時,以當時大多數近地殖民地的開發情況,它們只能和差不多位於同一區域或附近的殖民地展開貿易,這意味著遠地殖民區外緣地帶在經濟上的獨立。這一情況為那裡的局勢埋下了隱患。當然,在一段時間內,這個隱患還不會顯露。
在中程殖民區正穩步走上發展的正軌的同時,近地殖民區也在發展起來,儘管它們起步較晚,但由於來自核心區的大力援助,這些世界的發展速度反而更快,另外,近地區的殖民地密度較高,這導致了繁榮發達的商業網路的誕生。在2100年,近地殖民區中已經有二十幾個在經濟上可與外緣殖民世界比肩的星球,其中的一些世界,因為其地理位置,成了商業貿易網路中的一些重要節點,在這些世界上,物流業和金融業與製造業平分秋色,鼎足三分地支撐起這些星球的經濟。
而且,這些地區的工業化不僅僅表現在已建成的行星的工業化上,還表現在對未建成的行星進行的開發上。有一些世界的自然條件極度不適合人類居住,若要進行地球化改造,將是一件勞而無功的苦差事,但它們蘊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人們用納米級馮諾伊曼機對這些世界進行行星級的改造,使之成為純粹的工業化星球。因此,儘管能源方面的技術一直沒有顯著的進步,但正如所有曾處於工業化中期的地區一樣,先前已經得到較好開發的主要殖民區的工業產值開始突飛猛進,如阿爾法區的工業產值在五年內足足翻了六番。同時,在這段時間內,還出現了一些小小的技術進步,使工業化的步子邁得更快更穩當。
在這一段時間裡,近地殖民區外緣地帶的經濟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其中位於極光疏散星團的二十七個世界是其附近地區的經濟中心,它們也開始向外輸出殖民者和經濟,並進一步讓母世界發展壯大。在2127年,新一代的殖民者已經成長起來,並在那裡代替老一輩掌握了權位,他們意識到了自己在經濟上的獨立性,而地球上的諸國,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個遙遠的地方,他們對這些陌生的母國沒有多少認同感。因此,他們開始為自己的半自治領地位感到不滿,並尋求取得更大程度上的自治權。但是,在一開始,他們的訴求也僅止於此,因為當時地球諸國雖僅有近千條戰艦,需要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從地球航至這一地帶,但它們被部署在眾多的地區中,即使是極光星團,也常有一條戰艦在此駐紮。這意味著若極光星團的諸殖民地尋求進行某種其宗主國不能容忍的行動,則一支小艦隊將可以隨時而至,快過了任何一種成型的行星防禦系統所能得到建立的時間,而在當時,太空戰艦所使用的材料和再殖民時代及其後的大戰爭時一樣,均是強固的納米共格相材料,對於當時的武器科學來說,除了從巨型磁力加速炮中射出的龐大彈丸、核定向能武器和在近距離被引爆的核武器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手段能破壞它的防禦,更何況當時這一地帶的軍事工業幾乎是一層薄紙,他們所擁有的太空防禦系統僅夠防禦小行星威脅。
但是在同一年,地球上的各大國陷入了與奇塔族的戰爭中,這是自人類飛入太空以來,第一次有能進行太空旅行的外星文明進入自己的眼中,當然,這話也不是全部正確,因為人類早已在地球上發現了猶如神話一般的,名為星辰之子的古代文明所留下的遺迹,遠在胡夫王尚未出生時,古埃及的祭司就曾跋涉進幽深的地下空洞,對遠在陽光之下的不可思議的壯麗奇蹟惶恐膜拜,有人認為這就是奧西里斯的崇拜的源頭,(插話:此為一個半架空的世界,所以出現這東西是不奇怪的,就像在本世界觀中,拉美諸國也乘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並成為了南半球的經濟中心之一),而在初次殖民時代到來後,更有越來越多的星辰之子遺迹被發現,但無論如何,奇塔族都是第一個被發現的「不只是遺迹」的外星文明。
奇塔族是一種類似社會性昆蟲的生命體,它們曾經被稱為蟲族,但自人們在中程殖民區發現一些更適合被稱之為蟲族的生命體後,奇塔族就有了現在的名字。和地球上的社會性昆蟲一樣,一定數量的它們服從於一個個體,這個個體被稱為腦蟲(Hivemind),而眾腦蟲則服從於一個名為主腦(Overmind)的個體,它們被統稱為高階蜂巢個體。除了這兩種高階蜂巢個體之外,它們大致上可分為如下兩個平行的階層:孵育者和執行者,根據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在奇塔族隔離區進行的研究,在數千年以前,執行者又曾被分為工蟲和兵蟲,而孵育者則直接生產並照看下一代,高階蜂巢個體就從孵育者中產生,至現在依然如此,但由於它們對生化納米機器人注入技術和記憶寫入技術的應用,工蟲和兵蟲之間的界限消失了,任何一群執行者都可以既是士兵又是技術人員——之所以說「群」,是因為它們比較像螞蟻,單獨的一隻個體是不可能活下去的(高階蜂巢個體除外),而孵育者則負責照看胚胎孵育溫房/工廠,並充當輔助高階蜂巢個體的次級中樞。在它們擁有技術後,高階蜂巢個體用一種信息源放大-發送裝置來控制它所統御的奇塔族群。一顆行星上可能有數以百億計的奇塔族。另外,它們天生即具有同化其他生物優勢基因及編輯自己的基因及表現性狀的能力,有人認為就是這種能力最終使它們產生了智慧生物的特徵,從而擺脫了在行星表面生生死死的死循環。
奇塔族如人類一般,會給參戰的執行者配發各種設備,這意味著人類和奇塔族之間的戰爭並不是一些人所想的,生物對抗機械的戰爭,而是更像兩個強大的現代國家之間的全面戰爭,若將參戰雙方的生物特徵抹去,這實際上就是兩個同樣擁有人工智慧、複合作戰系統和先進戰術意識的軍隊,都使用極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支援前線。奇塔族的飛船在功能上與人類別無二致,均使用核武器與動能武器對敵方進行殺傷,並使用近似的光電對抗和信息對抗手段,只不過一艘人類戰艦一般有數百成員,而一艘奇塔族飛船卻只有一個經特別的生化技術培養出的個體——飛船實際上可以看作這個個體處身的外骨骼(這種表述會讓人們誤以為該個體的體積很大,但實際上,由於不需要太大的生命維持系統,奇塔族的飛船幾乎是實心的,由外部武器陣列、幾十米厚的層層金屬裝甲板、主炮線圈與加速軌、彈艙、反應堆陣列、內部計算裝置陣列和一個小小的內部生態球所構成,該個體就在這個小球中操控整座飛船)。
因為生物學和社會形態上的巨大差異,人類和奇塔族之間幾乎無法交流,他們彼此都完全無法在知性層面上理解對方的想法——對於雙方而言,當他們交流時,他們各自的感受就像一個正常人試圖和一個成長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的重度精神病患者達成連貫完整的溝通一樣,實際上,光是破譯奇塔族所使用的「語言」和「文字」(這是在人類文化語境中最近似的表述),就花去了全世界最精英的語言學家團隊的十年光陰。雙方發現自己完全無法與對方交流,而他們在人類殖民地帶和奇塔族裔的接壤處又多有交戰,因此,出於對完全的異類的恐懼和利益的訴求,地球諸強國和奇塔族間爆發了戰爭。
但是,奇塔族並不使用納米共格相材料來製造飛船,因為人類使用這種材料建造的飛船的目的是「震懾」,而奇塔族的目的卻是「進攻」。因此,奇塔族可以製造出遠比人類眾多的戰艦,雖然人類戰艦能以一敵眾,他們仍舊因為數量上的劣勢而處於下風,所幸奇塔族所控制的疆域遠較地球各大國所控制的疆域為小,不然人類早已被敵人淹沒。
當戰爭開始時,地球諸國從遠方撤回了所有的戰艦,並將工業經濟轉入戰時體制,加緊太空武器的生產。極光星團的諸殖民地得了機會,於是他們宣布脫離母國,成立了名為極光邦聯的政治實體,但仍將為與奇塔族的戰爭進行工業生產,此時諸大國分身乏術,只能同意並達成協作,由此,極光邦聯也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工業。他們觀察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艦隊與奇塔族的戰爭,並效仿奇塔族,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以使用核速射炮的無人機及其母艦為主體的軍事體系,當奇塔族的威脅告一段落時,這套體系嚴重困擾了地球各大國的海軍。
不過在當時,人類雖在太空戰上佔有略微的優勢,但對於陸上作戰,人類卻處於全方位的劣勢中,因為奇塔族具有完全的數量優勢,而且它們的工業生產可以位於很深的地下,以當時人類的軌道轟炸火力,完全無力掃清行星的地表,更逞論對地下進行大範圍的深入打擊。因此,在一開始,人類只能對喪失制空權的奇塔族行星進行壓制和封鎖,而不能進行完全的毀滅性的打擊,即便人類能定位並摧毀高階蜂巢個體所使用的信息源放大-發送裝置,甚至殺死這些個體也無濟於事,因為它們完全可以在整個行星大量建造這種裝置並模擬出相當多的假信號。不過後來,人類海軍改變了戰術,開始更注重於癱瘓工業區而不是摧毀之,這時前線的戰艦吃緊情況才會好一些,因為一部分負責封鎖的艦隊現在可以執行別的任務了。但直至Omega素反應堆初次被投入軍事使用前,人類始終未能徹底蕩平奇塔族的威脅。
人類與奇塔族間的戰爭持續了九年,在這期間內,人類海軍損失的戰艦數目足有數千,另有近兩億人死於戰火之中,直到最後一個負隅抵抗的奇塔族世界也遭到壓制和封鎖,戰爭方告一段落。九年的戰爭摧殘了近地殖民區的經濟,直至2137年,軍費佔主要參戰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比重才第一次回落至30%。
當戰爭甫一結束,各國正計劃將部隊裁撤併調整工業結構時,他們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因為所涉及到的資金流流向變化和產業結構變化都極其巨大,舉例來說,當時各國的軍事工業產值幾乎佔到總工業產值的50%,而因為此時軍事工業的特點,它們是較難以被轉為其他產業的——那意味著整個生產線與生產流程的重啟,耗資十分巨大。而此時,極光邦聯的經濟規模已經有了長足的增長,因此地球諸國決定以武力向邦聯施壓,要求對方限制與自己的貿易,以避免崛起中的極光邦聯經濟衝擊正在恢復的近地殖民區經濟,不過這和極光邦聯的利益有所衝突,因為它以商業貿易起家,而近地殖民區是它最大的市場之一——儘管中程殖民區諸殖民地也有一定的經濟規模,但它們不僅比較分散,而且沒有太大的目標市場,這一條約若被簽署,則意味著它們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僅能和中程殖民區進行通商,這意味著他們即便花費更多的成本也難以贏得同樣規模的市場,以及——他們的貿易帝國會斷了一條腿。因此邦聯對這一條約極其敵視。
不幸的是,出於一些已不可考的原因(一些學者認為是地球諸國彼此傾軋所致),極光邦聯誤解了這一條約的內容。本來這一條約雖然令極光星團的商業領袖們十分不滿,但它亦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因為在條約到期即奇塔戰爭結束的十九年後,近地殖民區的市場又會重新向他們開放,而那時他們將要面對的是一個更大、更有活力而且更歡迎外資的經濟體——十九年的時間雖然足以令近地殖民區的經濟及其基礎得到恢復和鞏固(以及隨著近地殖民區外緣環的工業化而進一步增大),但仍不足以使它恢復至戰前水平,而此時,極光邦聯在中程殖民區經營的貿易事業也將會有足夠堅實的基礎。但是,極光邦聯誤認為地球諸國的真正目的是并吞他們這些「獨立出來的叛亂分子」的領土和經濟,而這一條約只是一個旨在削弱極光邦聯經濟力量的幌子,這令他們憤恨不已。彼時,儘管邦聯已建立起具有一定完整度的國防工業體系,並採取比地球諸國海軍更為靈活高效的戰術,但他們深知自己的軍事實力仍然遠遜於安理會諸國,而且在對近地殖民區進行全面、周密的經濟發展評估後,他們判斷出即使此時有戰事發生,近地殖民區諸國也不會輕易將經濟轉入戰時體制,因為那會導致工業轉型的完全混亂,甚至是整個近地殖民區核心地帶經濟的完全崩潰。於是,他們將目光瞄上了地球諸國在近地殖民區外環帶諸准自治領進行的工業開發計劃,希望能藉此牽制住「敵手」的腳步。
當極光邦聯與世界殖民開發署進行的談判破裂後,他們便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由此導致的「黑色廿日」事件是人類太空開發史中最大的慘劇之一,令邦聯和地球之間的關係徹底破裂。
在2138年,極光邦聯向正在開發中的工業行星莫里斯IV進行了一次網路襲擊,用經過精巧設計的電腦病毒攻擊了主導莫里斯IV開發的民用AI並篡改了它的部分底層安全代碼。出於經濟上的因素,莫里斯IV上的開發AI是很落後的型號——實際上開發外環諸半自治領的AI都是這類型號,因此,病毒取得了勝利,它將AI控制的納米級馮諾依曼機增殖協議篡改,使馮諾依曼機以爆發性的、不受控制的增長在十小時內布滿了行星表面,而且由於AI宕機及極光邦聯進行的破壞之故,留守在這顆行星上的技術人員甚至未能發出求救/告警信號,就被納米機的海潮一同吞沒,數千人因此喪命。
在莫里斯IV上的灰霧(Greygoo)末日事件發生的三十個標準小時後,當美國海軍的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航至這顆行星附近時,它的船員發現整顆行星的表面都呈現出深濃陰暗的灰黑色,然後迅速意識到這是爆發性增殖的納米機的聚合物的典型特徵——儘管這是有史以來第一起灰霧末日事件,但他們早已受過相應的識別訓練(「以防萬一。」)。因此,他們迅速將消息上報,並及時摧毀了已建成而且未被納米機摧毀的太空電梯,以防災難擴散。但是,失控的開發AI迅速做出了反應,它用納米機製造了十條配備有以百噸級當量的戰術氫彈為戰鬥彈藥的速射炮的太空戰鬥艦船,並摧毀了亞特蘭大號。然後,它在短時間內建成了上百條這樣的太空飛船,並向四周所有已經建成或正在開發的殖民地發起攻擊,在各國海軍尚未來得及回防之前,這些飛船已經攻擊了十九個殖民地,並造成了慘重的傷亡,其中科馬塔高盧(Gallia Comata)區的伊拉諾三號遭遇了最為慘重的傷亡:攻擊者破壞了環繞行星轉動的所有軌道集居地、行星表面三十個大氣生髮站中的二十二個、以及一座穹頂生態城市,超過兩百萬人因此死於非命。
「黑色廿日」被平定的五個標準日後,四百艘主力艦和更多的次級輔助戰艦(這是當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海軍機動部隊的半數作戰力量)強行躍遷至莫里斯星系中,他們摧毀了那個AI在這段時間內生產的所有太空船,並以小行星帶為基地設立了隔離基地,搜尋並摧毀任何出現在行星軌道上的未知太空船。於此同時,強制性的AI設備更新換代在整個地球諸國控制區進行起來。後來,人們了解到這個失控的AI所奉行的是一種「防禦」行為——在它控制了莫里斯IV後,除非它遇到攻擊,否則不會進行軍事性質的生產,其原因有二:
1. 即使是老舊的AI,其防火牆也極其強大,因此很難將安全協議徹底篡改。
2. 極光邦聯也不希望一個極度危險的「天網」在他們附近崛起。
但無論如何,當時的人畢竟不知道這一點,因此他們只能動用半數的聯合艦隊機動部隊進行封鎖,邦聯於是成功達到了牽制地球諸國武裝力量的目的,但也導致了反擊戰爭的爆發。
在封鎖線完成後,安理會各理事國及多個非安理會國家向極光邦聯宣戰,其中安理會發布了正式外交照會,稱極光邦聯必須一百九十六小時內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將相關責任人交付海牙國際法庭審判,若邦聯無視此照會或在逾期後仍未完成相關工作,則將對邦聯進行大規模的反擊戰爭。當安理會的最後通牒逾期後,邦聯宣布對所有參戰國宣戰。在此之後,以兩百七十一艘主力艦為核心的混編作戰艦隊被派至極光邦聯控制區與地球各國控制區接壤的空域,並經情報整合工作後,在參謀部擬定所有預案的稍後即向邦聯的薄弱部位開拔,由於指揮部知曉對方在數量上的優勢,這些戰艦並未進行任何分兵,而是集中力量攻其一點。
遠征艦隊在撒拉弗星系與邦聯的守軍接戰,對方雖然已有準備並推斷出了對方可能採取的攻擊方案,但由於他們並不知道遠征艦隊具體的攻擊位點,所以邦聯只能在整個邊境線上廣泛地布置兵力,因此守軍發現自己無論在火力還是在數量上都處於完全的劣勢。於是,撒拉弗星系的防禦指揮官奧托上校選擇放棄撒拉弗主星,然後採用運動戰的方式不斷騷擾遠征艦隊,盡量爭取時間,為後方大部隊的集結創造機會。直至接戰後的第六十五個標準時,遠征艦隊才成功地消滅了奧托的主力艦隊,於是完全控制了撒拉弗子區(主力艦的超級磁力加速炮的威力是4000萬噸級TNT當量,由於動能武器的特點,攻擊者可以在很遠的地方向目標行星開火,而由於空戰概率雲的因素,對方無法對攻擊者進行有效的反制,因此在這一時間段內,若行星脫離了艦隊的保護,那麼基本上就相當於不設防)。但當他們飛向下一個主要時,卻遭到了已經嚴陣以待的邦聯軍隊的攻擊。他們消滅了敵人,但也損失了四十艘主力艦和六十九艘輔助戰鬥艦船,而此時,又一批邦聯艦隊已經上路,準備出其不意地進入遠征艦隊已攻下的區域並在此設防,這樣就能成功斷絕他們的後路。
不過,遠征艦隊北約部分的指揮官羅伯特·謝爾曼中將,和中國部分的指揮官尉正則中將、俄羅斯共和國的指揮官彼得羅芙斯卡婭中將一樣,不僅擁有最靈敏的躍遷激波探測設備和最先進的戰鬥裝備,而且都不是碌碌無為之輩。他們根據躍遷激波延伸的速度和已知極光邦聯的裝備狀況,推測出反擊的邦聯軍所有可能的行進路線,而且根據情報(並輔以觀測結果),他們知道雖然對方的規模和火力密度均勝過自己,但由於無人機航母所搭載的反應堆的功率不足之故,遠征艦隊的航速比他們快28個百分點,而且對方的雷達並不足以清晰地掌握己方的躍遷動向——最多只能得出一個模糊的結果。於是,三名將軍進行了短暫的遠程連線會商,並由彼得羅芙斯卡亞將軍主導此次應對行動:她是奇塔戰爭的老兵,在從伏龍芝畢業後加入了海軍,此時正值奇塔族的太空武裝力量第一次開始襲擊人類邊境。由於戰功卓著之故,她從一名小型海軍艦隊指揮官一直被提拔到現在的位置,而邦聯軍的作戰方針和奇塔族有相似之處。
由於他們已經從邦聯軍躍遷激波的峰值推算出了他們將航行的距離,知道邦聯軍將向哪裡發動進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根據這些推算而得的情報,對方將切入十三個星系,並在此布防以鞏固遠征軍新收復的撒拉弗子區。於是,她命令遠征艦隊超載自己的反應堆,用最大速度趕赴戰區,並趕在邦聯軍三天前抵達了敵方即將切入的星系。在行軍過程中,遠征艦隊指揮層已照會後方,要求派一支載滿核太空雷的補給艦隊在這些地方與他們會合。當他們離開躍遷空間時,正好也觀測到了補給艦隊躍出時的切倫科夫輻射。在接下來的三天中,艦隊在所有對方將躍出的星系的最佳躍遷點附近布下了大量的太空雷(包括艦隊在開拔前已搭載的),總數接近九百萬枚,構成多個以20-30萬噸級核彈為主體構成的龐大太空雷雲,這項部署行動耗資巨大,但它們能嚴重阻滯邦聯軍艦隊的行動和展開,讓他們在數量和在常規空間中的速度上的優勢被部分抵消,幫助遠征艦隊扳回一成。
儘管邦聯軍的反擊最終被成功遏制,但這也是一場皮洛士式的勝利:他們損失了七十七艘主力艦和二百零三艘輔助戰鬥艦船,另有高達64.3%的太空雷在未進入極限殺傷距離前就被摧毀。若將損失和此次行動消耗的資源摺合成貨幣,則遠征艦隊的損失是邦聯軍損失的五倍以上。遠征艦隊的指揮層於是意識到他們正進行著一場賠本的戰爭,若繼續以目前的方針打下去,將得到的損失會遠遠大於以任何一種方式估量的預期收益。不過,儘管卡爾·克勞塞維茨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戰爭「並非是一種純粹理性的事物」,剛經歷了奇塔戰爭的人類社會還是保持有相當的理性:儘管他們對在和奇塔族的戰爭中置身事外,在之後又背刺一刀的極光邦聯殊無好感,他們還是不樂意見到自己的海軍遭受更多的犧牲,因此遠征艦隊並未受到什麼催促他們儘快進攻的壓力,這讓他們有時間改變戰術並採取穩紮穩打的方針。事實上,在這幾次戰役過後,根據參謀部對新情報的整合的評估,穩紮穩打反倒能比速戰速決贏得更多的戰略優勢。
當確認這一方針的命令從遠方傳來,遠征軍立即接管了撒拉弗子區的工業設施,並在進行規模巨大的工業生產之餘又進一步將這個子區中未被工業化的條件合適的行星工業化,如這時的其他許多世界一般,各個星系的小行星帶也變成了重要的工業基地。在這些工業設施所生產的物件中,無人機母艦和其配套的裝備,如無人機本身、大量的戰術核炮彈等占絕大多數。很明顯,此時遠征軍已經改組了策略:主力艦仍然是艦隊的核心,但負擔主要戰鬥任務的卻是無人機母艦,它們用眾多的無人機構成龐大且機動靈活的戰鬥雲,構成高度密集的火力網。在2138年6-7月,邦聯軍又發動了多場攻勢,但都被已經扎穩腳跟的遠征艦隊所擊退。此時極光邦聯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這樣的一種困境:他們現在必須要打一場全面戰爭,而且是兩個體量相當的對手間的戰爭,因為撒拉弗子區的工業潛力雖然只是極光星團的31%,但遠征艦隊卻有幾乎整個近地殖民區作為後盾——地球諸國只需將一些新開發的近地殖民區外環帶工業殖民地劃歸遠征艦隊的管轄下,並從每年例行生產的軍事裝備中撥出一部分分給遠征軍即可。在當年年底,在極光邦聯的財政預算中,軍事工業所用掉的產值在國內生產總產值中的佔比已經高達48%,長期的戰爭已經給他們造成了沉重的經濟壓力,而戰線卻依然故我。一些分析者通過這場戰爭的走向和形式對未來的戰爭進行了預測,他們主張說未來的戰爭將是以極大規模的工業生產為後盾進行的超級消耗戰,戰線雖然有可能經常波動,但在總體上卻是十分穩定的,如果一方最終能打敗另外一方,那也僅僅是該方擁有較強的工業實力罷了。這一預測描繪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圖景:太空戰的形式將回到1914年,血流成河,卻最終一無所獲。同年12月7日,有一條經過改裝,載滿無人機的主力艦突襲了極光邦聯的首都,並在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後和趕來的防禦部隊交火,最後主力艦不敵撤退,卻仍成功帶傷撤回了撒拉弗子區。這次戰鬥讓邦聯意識到自己的無人機母艦,相對於大型的主力艦,在航速和偵測靈敏度上的劣勢,因此他們開始對目前服役的型號進行許多改裝,設計出了一種新的無人機航母,但也讓無人機母艦的造價進一步攀升。
一年後,邦聯無法承受不斷增長的經濟壓力,於是和地球各大國開始談判,在2139年8月5日,雙方在天狼星及其伴星的拉格朗日點上籤署了停火協議,戰鬥於是告一段落,雙方以目前的各自實際控制區界作為停火線,並將各自的實際控制區都後退一定的距離,在9月份,這一地區已經只存在有零星的戰鬥,甚至稱不上邊境摩擦。但邦聯仍舊被地球方面作為一個敵國看待,遭到全面的經濟和技術封鎖,不過邦聯終究能喘一口氣了。
這場戰爭推動了近地殖民區艦隊的裝備結構和戰法更新。由於已有的大型軍用的船隻在航速和偵測性能上的優勢,它們成為了無人機航母艦隊的核心:主力艦是艦隊的中樞,而輔助戰鬥艦船則是核心外圍的眾多次級中樞。於是,一種結合了無人機母艦和主力艦的優勢的艦種——航空戰列艦便登上了舞台。極光邦聯總結反擊戰爭的經驗,也進行了類似的改組。
由於邦聯丟失了近地殖民區的市場,他們便將目光投向中程殖民區。在之前,在與他們毗鄰的空域中,一些殖民地已因懼怕邦聯的武力之故而加入了邦聯,另一些則成為了邦聯的經濟殖民地,而當他們進一步向深空推進時,他們又遇到了更多的殖民地,甚至是一些大型的國家,於是邦聯與他們展開貿易,逐漸讓自己的經濟從戰爭中恢復過來。不過,中程殖民區十分遼闊,而殖民地的分布卻比較稀疏,這是由於早期躍遷引擎的定位不準所致的,因此相較於對近地殖民區的貿易而言(此時近地殖民區已更加繁榮發達),邦聯需要花更多的成本才能取得相同的收益——商業利潤在此比較微薄。
所幸中程殖民區在技術上的落後幫了邦聯的忙。由於空間上的阻隔的因素,從地球一路向外部飛去,越遠的地方的狀況便越每況愈下,因為遠方殖民地多半難以與在技術上先進的中心進行交流,而自身又不具有太好的條件——諸以太城邦、鷹井軍部和歐米岡尼斯聯邦是個例外,但它們都有一大特點:十分善於保守自己的技術,很少與外界展開大規模的貿易,僅僅有以行商為主要因素構成的小規模貿易,而行商出口給那些落後的殖民地的東西都不是什麼能幫助他們快速發展的技術藍圖——並不是因為行商不願意,而是因為他們不能(有關這些先進殖民地的事情在下一節將會提及)。
總而言之,在戰爭過後,邦聯終究是再次開始擴張了。
此後的二十年是平安無事的二十年,沒有太多值得記敘的事情發生,除了一些技術史上的小小細節:在2147年,世界殖民開發科學院的陳博士在現有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對躍遷空間的新的理論描述模型,並被證明是更合乎實際的,由於這項理論突破,製造航速更快、效率更高的躍遷引擎變成了有可能的——當時對躍遷空間的研究是少有的基礎理論與應用領域高度交叉的領域,因此若理論在這方面得到突破,應用領域也能迅速跟進。一直以來,邦聯雖然遭到高度的封鎖,但它仍然密切關注著近地殖民區內的技術突破,一有突破即迅速設法跟進,因為邦聯以商業立國,深知保持技術高度的重要性,而邦聯境內雖有科學院,但因邦聯的性質而主要從事為實際目的服務的應用領域研究,因為這一原因,邦聯的學術活躍度也不如近地殖民區的學術界。三年後,當基於陳博士的理論製造出的躍遷引擎開始大行其道時,邦聯也設法成功弄到了一些樣本,並立即開始進行逆向工程,從此藉助這項優勢進一步擴大了他們在中程殖民區的市場。後世的一些學者因此指出了邦聯在對中程殖民區的開發上所起到的先行者的作用,不過需要說明一點:起到先行者的作用不等於起到重要作用,真正讓中程殖民區也變得興旺發達的還是再殖民時期的地球諸國。
邦聯亦知曉了2157年和2162年的實驗,不過他們將其作為空對空的理論遊戲而不予重視,因為根據人們的日常經驗,這種基礎理論成果可能得需要上百年才能有實際用處,雖然在邦聯科學院中,仍有一部分科學家堅持抗議上峰所持的這種態度,並指出對Omega素在應用領域上的研究的迫在眉睫性,但他們的意見卻遭到忽視和壓制。從此邦聯失去了最後一點能制衡地球的機會。
但在2162年的實驗結束後僅僅一個多月,從遙遠的中程殖民區中間地帶傳來的消息震懾了邦聯:以太城邦底比斯如一顆新星般冉冉升起,他們的宿敵,強大的,擁有數百顆工業行星的伊利亞帝國,在不到一個標準月的時間內土崩瓦解,變成數十個彼此對立的小邦,而底比斯就如操縱木偶一般操控著這些小邦,據從遠方傳來的消息說,伊利亞帝國的太空艦隊在面對底比斯的海軍時,就如「被暴風吹過的落葉」一般迅速七零八落。邦聯的分析者們立即聯想起了他們收集的有關Omega族元素的信息。稍後,他們在近地殖民區內的線人發來了消息,說安理會各國似乎已經開始批量生產這類元素。邦聯立即組建了一支研究小組,並專門騰出了一個工業殖民地,希望能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取得成效。
他們的努力是顯著的。僅僅過去了九個月,邦聯便已經摸到了門檻,準備開始進行大批量的生產。但地球諸國也有自己的情報網,他們也收集到了許當信息,這些信息讓他們了解到邦聯所做的努力。此時一個國際聯合性質的軍事研究-生產基地早已在天狼星的繞日軌道上建成,第一批實驗性質的Omega族元素動力戰艦及全套以新標準/條件設計的武器及裝備已經竣工,僅僅等待進一步的測試,為了掐滅邦聯的威脅,安理會各國決定秘密向邦聯發動斬首性質的精確打擊,目的在於毀滅他們的實驗性生產設施以迫使邦聯投降。命令下達的三天後,十九艘由屬於不同國家的新型戰艦組成的聯合艦隊隨即啟航,它們在功能上已經與後來的戰艦相差無幾,僅僅在功率和尺寸上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將飛船反應堆輸出功率摺合為TNT當量/s的話,那麼後日的阿拉斯加級戰列艦(4308m)的平均反應堆出力為5.17萬億噸TNT當量/s,而此時這支艦隊中最大的船不過是830米長的「日德蘭」號和「安西」號,反應堆輸出功率僅為600億噸TNT當量/s,不過仍遠高於此時人類現役的所有戰艦。在2163年7月4日,這支聯合艦隊出現在邦聯的試驗場空域內,此時由於這種型號的飛船的航速極快,它激起的躍遷激波也非常明顯,因此當他們抵達時,邦聯軍的主力艦隊早已嚴陣以待。但是那救不了邦聯,它的命運已無可挽回。戰鬥僅僅持續了三個標準小時,三分之一的邦聯海軍艦船就已被毀,邦聯的試驗場地也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過了五分之一個標準月,邦聯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這一時期,近地殖民區境內的技術擴散的模式相當與眾不同:它並非是如傳統的技術擴散那樣,是從一個地區為中心往外擴散,而是在整個近地殖民區四面開花式地擴大起來,這是因為近地殖民區內的工業化程度和技術水平基本上已經達到了相同的高度,因此新技術的擴散不會因某地的發展低下而在該地區受到阻礙,另外,此種新能源對它的使用者帶來的優勢,即使不是空前,也是絕後的。Omega素本身並沒有孕育出此次科技革命,但它是有史以來唯一的能讓社會生產物量級在一次工業革命中增長數百倍的能源,它的飛速發展與擴張才產生了此次科技革命,即便是核聚變的發明也不能與其並肩。沒人會拒絕既便宜又好用的東西,縱使有少數不願改變自己的生產能源的生產者,他們也要麼會被實際利益所誘惑而加入至這股浪潮中,要麼就被採用了新技術的自己的競爭對手如摧枯拉朽一般在市場上消滅。事有湊巧的是,在之前的幾十年中,生產技術一直走在能源技術的前面,直到濛池星的軌道加速器開始運作時,生產技術才和能源技術再次碰頭,這是它能擴散得這麼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由於技術進步已經為近地殖民區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礎的緣故,近地殖民區的再工業化(指由氦核聚變為主體的能源結構向由Omega素的聚-鏈反應為主體的能源結構轉變)一旦開始,便以比第一次工業化更快的速度進行下去。各國亦對其進行推波助瀾的干預,因為工業力量是一國軍事實力的基礎。因此可以說再工業化與傳統西歐各國的工業化不同,更接近於普魯士模式和資本主導下的工業化模式的雜交——它既為追求實際利益者所驅動,也是深思熟慮的政策活動的產物。
這一時期的工業力量的增長,可以從如下的一些數字中看出:在2161年,近地殖民區的貿易船總噸位數與2150年相差無幾,僅僅大於2130年的水平。但在接下來的4年間,貿易船總噸位數翻了4翻,而且在2170年時已經達到了2161年水平的31倍。在2165-2173年間,近地殖民區的工業產值以206%的年平均增長率增長。在邦聯被攻滅的第一年,新興建的由歐米茄素反應堆供能的大型躍遷投射陣列(俗稱星門)的數量是311座,第二年則是1070座。截止到2181年,它所組成的跨星際交通網已經織成了密如蛛網的交通網路,總里程超過了銀河的半徑。
儘管有這些便利,這項新技術還是花了十多年才在近地殖民區普及完畢,因為設備的更新換代、商業的運作、工程的開展和結束都需要時間,在此期間,眾多的老牌企業在劇烈的轉型中被新生力量沖跨,而新生的力量又被更新的力量擠到一邊。這一時期的顯著特色是宜居殖民地的去工業化和星系中非宜居區域的高度工業化的相伴而行,以及國際間生產協作的逐漸瓦解:在前工業化時代,國際經濟對各國經濟活動的模式所起到的影響並不大,諸國的經濟活動主要局限於本土區域,而現在這一現象又開始死灰復燃。世界的經濟格局在這一時期逐漸瓦解,每個國家都越來越趨向於變成一塊經濟孤島,或者更準確地說,與和自己有相近關係的國家結成一塊塊經濟孤島,這一現象也和舊有國別的弱化同步發生,因為強國和弱國間的差距在這一段時間內有增無減,弱國越來越像強國的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在22世紀末,近地殖民區已經出現了兩個明顯的政-經中心,即是日後那兩個超國家的政治實體——共同體和同盟——的前身。
不過常言禍福相依,陡然升高的工業產值也給近地殖民區的經濟帶來了極其巨大的壓力,突然增多的產品充滿了市場,超過了任何一國所能擁有的消費能力,使當時的國際經濟不堪重負,因此只能尋求向中程殖民區進行貿易,但是雖然現在中程殖民區和遠地殖民區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異域,它們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也沒有近地殖民區高。因此若想化解此次的經濟危機,只有向遠方進行再殖民,將大量的工業產值花在遙遠之地一途。但首先,他們得做兩件事:釐清遠方的狀況,以及摧毀近地殖民區內的威脅。
第二件事相當容易。在2182年1月,一百艘最新型的戰艦被派至正處於嚴密封鎖中的原奇塔族空域,現稱為奇塔族隔離帶的地區中,在他們的指揮官接管了負責封鎖任務的艦隊指揮官的職責後,這支艦隊便開始攻擊下方的行星,直到那些世界徹底被夷為荒涼焦土,除了火焰和死亡外什麼都沒剩下。同時有一支作戰小組受命抵達莫里斯IV上空,不顧來自地面的猛烈防空火力,用精準轟炸摧毀了反叛AI的思維中樞所在地,成功癱瘓了這顆行星上的納米蟲群。但是第一件事相當困難。被派來偵察這片區域的情況的小組偽裝成行商,花了數年方才摸清了外部區域的狀況,了解了被發展程度較低的殖民地稱之為「以太城邦」的強大世界,以及歐米岡尼斯聯邦這個遠地殖民區的大國的情況,其中和銜尾蛇城邦的一些消息令這些人員和情報的接收者尤為恐懼,但他們對此也只有風聞:落後的殖民地對其毫不知情,而先進的卻是諱莫如深,直到地球諸國完全接管這一地區後,雙生銜尾蛇城邦的秘密才被他們所知,然後又變成了不見天日、不可提及的禁忌,被埋在無數的牆壁和塵埃之下,知情者希望它能永遠掩藏,而別有用心者幾乎亦是如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