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哪些近現代才被發明出來的所謂「傳統文化」?
不少去日本旅遊或者喜歡日本的人多被日本形形色色的傳統文化吸引,但是他們應該也有不少是近現代為了商業推廣或是文化自信而自造出來的所謂傳統文化吧?
公曆七月七日(七夕節)的許願習俗
但公曆七月七日正逢初夏梅雨季節,是看不到《君の知らない物語》里的夏季大三角的。能看到夏季大三角的舊曆七月七才是漫天繁星的仲夏。所以日本JK們如果在公曆七月七向織女她姥許願,那必然是屆不到的
-
所謂的萬歲三唱(Banzai! Banzai! Banzai!)是完全捏造出來的儀式。當時日明治帝在憲法頒布當日舉行了臨時檢兵,在皇帝登場時人群中爆發出萬歲聲,此據日媒體美言為民眾看見可敬的皇帝而油然而出的讚美聲。其實是日本宮內省官僚和軍部提前策劃好的。
美食上面想到的是,壽司手卷和箱壽司、吃河豚、天婦羅、淋蛋拌飯、草莓大福、很多日式肉類魚類料理。以上最早也只能牽強到戰國末期(壽司定型也基本上是幕末)。現在穿的和服大多都是江戶之後,浴衣也不是和服,巫女服不是一成不變的。就連ws道思想也是江戶之後的東西,雖然武士起源於平安,但成型是在江戶,而且武士僅僅是當時日本人口的一小部分。
妳需要知道的是這才是正確的做法:意(fā)淫(xiǎng)傳統文化、發明傳統文化、生造傳統文化。所有傳統文化都是所謂傳統文化,不然就只是「以前有人這麼做」。
我感覺這事情越來越難證偽了
就我個人的觀察
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已經越來越日本化
一提起「禮儀之邦」之類的東西,想到的都是「尊重他人」「不給他人添麻煩」
宗法制下的古典中國哪有這麼現代化的「覺悟」?
我已經搞不懂是誰在附庸誰的風雅了……
很多日本特色美食的歷史都不長,天婦羅要到幕末前後才有,壽喜燒、關東煮和大阪章魚丸子的出現,更是要等到明治維新以後,拉麵要等到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在日本的中華料理街上,才發展出了現代日本的拉麵。
日本的神前式吧,近代受基督教影響後的產物。其實仔細想想中國的西裝婚紗也是一樣的。
武士道
這個蘇教版高中課本就有說
武士道其實是近代才被人整合出來的新說法。後來就被拿來為戰爭洗腦了。
-
不妨直接上升到全人類文化
《傳統的發明》(1974)作者: E. 霍布斯鮑姆 / T. 蘭格
了解一下?
-
很多人都提了日料這一大塊!那我細緻的來說,想到什麼說什麼了。
首先就是壽司,如今的壽司和早期壽司完全不是一個東西。
最早的壽司就是加醋的米飯揉成飯糰,上面放一些腌制過魚類。首先米飯加醋,不是為了調味,而是為了保存;其次,那時候壽司上的飯糰,比你現在超市買的飯糰都大,為的是要吃飽;現在吃壽司是配芥末醬油調味,然而那個時期醬油是不可能有醬油的,永遠都不會有醬油的,上面就放一片半乾的鹹魚,味道足夠了。
壽司首先是在江戶的碼頭工人階層流行開的,是作為一種容易保存的快餐出現的。後來因為明治維新後工業發展,日本人能捕捉到更多新鮮的魚,以及提升了對鮮魚的保存能力;還有就是醬油的大規模釀造(江戶時代醬油是奢侈品)。這兩件事才使得壽司的尺寸越來越小,而且這時候才搭上了鮮魚。(PS:因為放了生的鮮魚,才需要配芥末。所以穿越到江戶吃壽司,是沒有芥末的,想像一下這種東西,大肉粽完爆之了吧。)
那麼這時候壽司是不是就變成如今的高逼格代表性日料了嗎?NO!!!
雖然壽司的形態變了,東西也變了,但長久以來的平民、廉價屬性一直沒有變,壽司在很長時間裡還是一直街頭快餐而已。
真正使得壽司變的高逼格的,是日本戰後出於衛生層面的大整改,那場整改把所有過去街頭擺攤或者廉價壽司的店全關了,逼的壽司師傅不得不尋找新生路,而這條新路就是如今的高級壽司(高級壽司其實是更高質量的服務,更好的衛生情況,再才是鑽研怎麼搞沒啥花頭的壽司本身,可是老外的米其林就是喜歡這套東西啊)。
所以我在看《壽司之神》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心情是既震撼又想笑,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真的很偉大,然而……也終究不過是米飯上放一片魚而已。當然此時壽司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了,而是代表日本的匠人精神和精緻文化的招牌。衛生整改,整出了一塊傳統文化招牌。
PS:要知道那時候日本有多臟,就說一件事,地溝油其實是日本人發明的。嗯,連地溝油中國都是山寨的人家233。
再PS:後來還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過去的廉價壽司,因為衛生問題活不下去了,都被逼成了平民吃不起的高級壽司;所以後來廉價壽司等於是又重新出生了一次,就是現在的迴轉壽司,這才使得日本平民階層再次吃上了壽司。
第二個!懷石料理!!
這個是我最不能忍的。壽司如果只是做了個精緻整形的話,這東西就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了。
懷石料理是出於日本茶道的。日本茶道是個什麼意思?並不是讓你真的去品茶,而是讓你以喝茶的形式修身養性,思考人生。所以一出生逼格就高。
那麼懷石料理是怎個意思呢,說白了,老喝茶思考人生也無聊,也得吃個飯來思考人生。於是懷石料理就這麼出現了。於是懷石料理有這麼兩大特色,一是用當季的蔬菜,因為要品的是你所處的這個「時間的味道」,二是清淡,畢竟濃油醬醋逼格就低了么……不對,是因為要品食材最原始的味道,所以不能過渡調味。
那麼造成一個結果是什麼呢?就是這東西肯定不會好吃啊!但你別急,懷石料理本來就不是讓你覺得好吃才吃的,它甚至都不是讓你吃飽的,飽也掉逼格。千萬別忘了懷石料理的本意,就是讓你在粗茶淡飯之間,感受季節的氛圍,順便思考人生。
但是現在的懷石料理是什麼?!是日料的最高水準,是精緻的最高表現,是味覺的最高體驗;我呸!就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是什麼?以前的懷石,只是裝逼,不吃飯。現在的懷石,是吃個飯,還逼著你裝逼。
這裡面最大的原因是,好多種文化含義被日本人潛移默化的轉移,並且張冠李戴了。明治以後,生產力大幅度發展時期,日料也不停的提升自己味覺體驗的時候,就把一些本不屬於這個領域的文化含義也借用過來了。
本來只是因為生產水平提高而變得越發最求精緻和美味的食物,這並沒任何可以指摘的,但是日本人轉頭看了一眼「懷石料理」,又轉念一想,原來我們幾百年前就那麼講究吃啊,好了,又是一個傳統文化。
可是真「懷石料理」追求的不是食物的精緻,而是人生品行的精緻,現在的懷石料理,只是用食物的精緻來當一塊提升逼格的牌子,完全兩碼子事。然而現在很多懷石料理的店,還特別規定你吃飯要安靜,發出的聲音也盡量低,還要坐的端正;這真的就是在作秀了,來這裡吃頓好的,還得陪著演,累不累啊?修身養性當然是好,可你家賣的是狗肉啊,真當自己是羊肉鋪了。也就騙一些五穀不分的人。精緻的麻辣小龍蝦了解一下?
暫時就這樣,不想寫了。
公曆過農曆節日——明治維新
味噌拉麵——比拉麵還要晚一段時間,丟人
皇紀紀年法
雖然之前也有一小部分尊王人士使用,但大規模推廣還是要靠明治政府和明治學者
基本上都是,
霍布斯鮑姆有本書叫傳統的發明,日本恰好是很好的一個案例
食物不用多說了,其他回答都有寫
第一家麥當勞是六十年代才有,
牛肉也是差不多上個世紀大正年代後才慢慢普及,牛之前都是貴重的生產工具怎麼可以吃呢
鯨魚基本是十九世紀後半期才進入餐桌,
拉麵,又名中華蕎麥,現在還有很多店還是叫zhina蕎麥的,根據名字那就猜得到歷史多久了
著名景點的什麼東京涉谷的明治神宮,京都的平安神宮,分布是1920年,1895年造的。那附屬的儀式想想也知道歷史才多久了。
還有日本傳統習俗建築物隔一段時間會翻新,叫造替。
經常翻的不像原樣我會亂說么。比如猜猜下面圖片是哪裡
金閣寺君你的金箔和線條呢?
就連走路姿勢,令人嚇一跳www,明治之前的以前的日本人居然是同手同腳的!
商店街
莫名其妙被摺疊了,那我直接把評論區的回復貼出來。
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平安京那時候,但和我們所說的商店街完全不同。現代商業街理念是形成於一戰之後,昭和中後期便利店崛起加上規制緩和,商店街就已經開始衰退了,現在只有外國遊客多的街道能撐住。現在商業街所說的古老 傳統不過是噱頭罷了。新雅史的商店街はなぜ滅びるのか里有詳細說明。
日本新年這種傳統文化。百多年前是根據中國農曆而定的,明治維新後摒棄中國新年。採取西曆元旦來發明了一種日本春節新年。
索尼大法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