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原創題的回顧、2019原創模擬題的創作進展
2019年是北京進行下一次大幅度課改前的最後一年。我不知道北京卷將會怎麼出,但是不論他們怎麼出,我都希望在備考方面能不斷地貫徹素質教育,具體的措施比如: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注重通性通法),培養數學的思維方式(邏輯和直覺)。
先回顧一下前兩年的模擬卷。
2017年是我對新穎的思路的第一次嘗試,不再像2015年那樣是基本問題的拼湊。例如程序框圖,設問不是輸出結果,而是從輸出結果的特點推測輸入的內容,且需要理解程序整體的意義才能解答;
選擇最後一題,需要根據題目要求,構造可行的分布列;
楊樹森:2017原創題精講(8)函數題,要求考察函數局部的單調性,真正要求考生具備論證的思維:如果是就證明,證明什麼就可以了;如果否就舉反例,我需要針對什麼舉反例。
楊樹森:真正的函數題(二)——2017原創題精講(18)縱觀2017年的整份試卷,一直在告訴你,可以從結果反推在過程中應該體現出什麼。
因為2017年高考數學實在太簡單(平均分118),我猜測2018年要提高難度,而且我出2018年的模擬題是從解答題開始出的,恐怕是出得太難了。
2018年的試題,我進一步地展現了在條件更靈活、背景更抽象的情況下,如何思考問題。
選擇題出現了較抽象的等式的判斷對錯,也出現了抽象的關係判斷;
圓錐曲線不僅要求將幾何性質轉化成表達式,還要求從具有限制的表達式推理出幾何結論,甚至確定可能的形狀;
函數題要求考生在不知道函數的表達式的情況下,僅僅通過導數推測函數的性質,甚至是研究有關函數的比較複雜的表達式。
整體來說,2018年的試題相對於2017年更進一步:不僅是推理思想的深入挖掘,還是對新的問題、抽象的事物的視圖把握。
這個月我開始構思2019年的試卷。我希望可以平衡對於推理論證、抽象概括、運算求解的考查,並嘗試在更廣泛的背景、更基本的例子下提出問題,體現數學的美感和強大。
去年沒有很好地把握難度,解答題有深度但是顯得生硬,個別選擇填空又有些浮躁,我希望今年也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
正因為我對今年試卷的要求更高了,所以進展得比較慢,尤其是選擇填空出得比以前慎重。目前已經寫出了第1、2、9、10、11、15、20題和解答,第18、19題有了大體的背景。
可以無泄題風險地透露一下:在不太會出應用題的模塊出現了實際背景;對不太主幹的模塊做了更深刻的設問;解答題的新穎程度不減。
在公布2018年試題和精講之前,讀者依然可以報名測試這套卷子。報名2018年或2019年的測試可以在這篇文章下評論或給我發私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