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很多外國人眼中,中國人和古代宮廷形象都是清朝時候的樣子?

在很多老外的印象里,中國人以及古代宮廷中的形象、符號,都是長衫馬褂,頂戴花翎。中國古代那麼多朝代,為什麼在他們印象里,中國(人)的形象不是漢唐時期的形象呢?


開宗明義:從大航海時代(15世紀末16世紀初)開始,到明末歐洲傳教士來華,近400年的時間,關於東方(中國)形象的文化輸出,起點正是明末清初。

儘管從明萬曆朝開始,士大夫階層對傳教士的到來已經持歡迎態度(徐光啟與利瑪竇的相互了解和由此建立起的友情可茲為證),且他們可能經在朝官員的引薦,已面見過中國皇帝(據史料記載,進獻了自鳴鐘和坤輿萬國全圖),但因為明末氣候突變,政治動蕩,終致朝代鼎革(有些時候,這就是所謂的氣數吧)。1644年,對於東西方政治格局均有「再造」的意義。英國的議會軍通過馬斯頓荒原戰役(Battle of Marston Moor)奠定了「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的最後決勝的基礎,一個新興的、龐大的「日不落帝國」即將衝破歐陸的束縛,橫空出世;而彼時的中國,大一統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在農民軍和清軍的雙重碾壓下倉皇崩裂,佔據中原廣袤河山的漢族人民再一次被異族的馬蹄掀翻在地。通過留守北京的歐洲傳教士的消息輸出,真正幫助西方建立起對中國以及中國宮廷概念的「始作俑者」的角色,無可爭辯地落到了繼續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梳著「金錢鼠尾」、穿著「左衽衣」「馬蹄袖」的大清王朝身上。

利瑪竇和徐光啟(歐洲人刻的銅版畫,此時,不僅中國人的形象還是冠帶袍服的明人,連利瑪竇的形象也是入鄉隨俗,戴起了東坡巾,穿起了儒服)

在無法區分「漢人」「滿人」的歐洲,傳教士帶回的書信和插畫使得「開眼看東方」的歐洲人相信,那個古老的、富饒的東方國度,在歷經一場王朝革命後歸於平靜,梳著辮子、留著八字鬍的男人和梳著辮子、留著小腳的女人穿行於街市,一切本該如此。

不精準判斷,近代西方對東方的直觀印象應該成型、發展並成熟於清康雍乾三朝。尤其是康熙朝,因為皇帝對傳教士的開明態度和允許他們出入禁苑和居住京城(比如湯若望、南懷仁等和康熙帝結下了亦君臣亦師生亦友人的關係),對「清朝即中國」的刻板形象第一次通過傳教士的筆觸(向教廷彙報的書信、留下的銅版畫)得到了建設和鞏固。雍正朝對傳教士的態度雖沒有康熙朝明朗,但熱衷在藝術世界獵趣的雍正帝也難免會通過召見傳教士繪製自畫像偶爾開下「洋葷」,宮廷對傳教士還是持歡迎態度的。

雍正洋裝像

乾隆朝雖因為皇帝個人執念的原因,除了繪畫和建築(郎世寧的畫作開中國工筆與西方油畫結合的新風,圓明園遠瀛觀海晏堂等建築也經其手參與設計),隔絕了與西方傳教士和西方國家在其他方面更近距離的接觸。但英使馬戛爾尼來華時,有隨行人員繪製了多幅反映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社會和宮廷圖景,這應該是無意中開啟的較大規模的一次「對外文化輸出」。

以上畫作,源於1792年9月,以祝賀乾隆帝80大壽為名,英國政府任命馬戛爾尼為正使,喬治·斯當東為副使,出使中國;使團隨行畫師威廉·亞歷山大用寫實手法繪製了中國風土人情畫。(此系列畫作成為18世紀西方了解中國的最早的形象資料,也成為西方關於東方景象的重要創作來源之一。)

及至鴉片戰爭開埠通商,中國終於向西方世界打開了自由出入的大門。及至十九世紀末,伴隨攝影技術的出現,尤其是清王朝上層人物對「拍照」的熱衷(慈禧太后,恭親王,慶親王,李鴻章肖像照的廣泛傳播可茲為證)和中國各階層通過「華工」「留學生」「清廷駐外使節」「流亡者」等形象,以最大努力,幫助西方世界真正建立了關於「清朝即中國」的刻板印象。

以上,為慈禧太后照片(老太太是發自心底愛照相,為西方世界了解中國貢獻了大量宮廷形象)

以上為恭親王奕?照片(「鬼子六和洋人走得近」這是被槍炮打懵了的滿清貴族帶著嫉妒和敵意的調侃,但正是這位恭親王讓西方世界看到了中國宮廷生活之外,滿清貴族更多的畫面)

以上為慶親王奕劻照片(這位王爺於政治了無建樹,但卻以貪污納賄的名聲給西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抱著的娃,據說是長子載振,待考)

李鴻章照片(精神矍鑠的李中堂,歐洲列強的老朋友,為中國人藝術形象建立功不可沒)

以上,為伍廷芳擔任駐美公使期間的照片,下圖為其在芝加哥參加外交活動照片(伍老先生曾被被清廷命為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公使,後來代表南方政府主持過南北議和,老先生一生大節不虧,為國人在西方人眼中塑造了開明紳士的形象)

1909年孫中山在倫敦與吳稚暉父子合影留念。(1896年孫中山先生流亡英國時曾遭清政府駐英國公使館陰謀綁架,險遭殺害;後經其在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時的英國老師康德黎等人的全力營救,終於脫險獲得釋放。孫中山獲釋後即寫了一篇蒙難經歷的自述,這就是當時聞名國際政壇的《倫敦蒙難記》。這是孫中山唯一的紀實散文著作,曾轟動歐美,威懾清廷,為辛亥革命埋下了海外第一顆火種。)

以上,康有為在美國芝加哥時的照片。(此翁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後遊歷列國,假奉衣帶詔而為私利行私事,人品低劣,對於中國政治「流亡者」的形象增添了並不光彩的一筆。)

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啟程赴美。(1868年初,容閎向清朝提出選派少年出洋留學的計劃。1872年8月11日陳蘭彬、容閎率領第一批學生梁郭彥、詹天佑等30人啟程赴美。這些孩子或許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將為中國的形象留下濃墨重彩的筆觸)

1850年在美國加州的淘金華工照片。

在美修鐵路的中國勞工照片(他們的後代,為美國社會的發展貢獻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力量)

在西方人的普遍印象中,留辮蓄鬚(尤其是八字鬍)已經是中國男人的標配。而清室既屋,民國更始,中國人的「長袍馬褂配禮帽」「開衩旗袍配高跟」的中西合璧形象,不僅沒有刷新西方對中國的觀感,相反,清代留給西方的「審美記憶」在歷史的延續中加重了它的慣性——

以上,傅滿洲造型。(這一小說形象被視為「辱華觀念」中典型的「東方歹徒形象」。)

「傅滿洲」的出現,即是這種「刻板印象」最典型、也是最極端的案例。這個留著八字鬍,面容詭異的亞洲男人,是英國小說家薩克斯·羅默創作的傅滿洲系列小說中的虛構人物,被稱為「史上最邪惡的亞洲人」,長期被西方視為中國人奸詐取巧的絕佳象徵。據記錄,該系列小說在1920年代的美國取得很大成功,導致後來有大量文學影視作品都以傅滿洲為原本進行人物創作:除傅滿洲系列的十餘部小說外,還有十餘部電影以傅滿洲為主角,傅滿洲也以配角出現在許多電影中。

儘管上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曾提出「新生活運動」,意圖重塑國民形象。但在西方關於「中國即清朝」的「刻板印象」和由此帶來的種族偏見中,滿清妝容與服飾帶來的符號意義,早已內化為近代遭受列強蹂躪的中國人的「國民性」標籤:畏縮、局促、自私、陰鬱……由此可見,弱國無外交,亦無「國家形象」。

20世紀30年代蔣介石和宋美齡聯手發動新生活運動。(蔣介石自己的話來說,這是國民黨於30年代所推出的一場「精神方面的重大戰爭」。)

1934年12月,江蘇吳縣旅業職業工會新生活運動業餘服務團在閶門石路留影。

30年代上海櫥窗里的西方文明(奧地利畫家弗利德里希·希夫Friedrich Schiff 作品)

題為"A Statue for Our Harbor" 的漫畫(從1910年到1940年,位於舊金山灣埃利斯島移民站默默見證了大約175000名中國移民被拘留和審查的歷史。這幅漫畫是當時歷史的寫照。其塑像被有意塑造成蓄辮、手持旱煙管的中國男人形象,其背後寫有「骯髒」「不道德」等污衊詞。)

1949年的到來,神州鼎革,破舊立新,中國人真正剪掉了心中的「辮子」,國民精神煥然一新,中國出現了「全國一片紅,人人做新人」的亘古未有的局面。但「牆內開花,牆外不香」,因意識形態的隔絕和出於陣營間的敵對情緒,西方對中國人形象的描摹,不僅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更新,相反,在偏執狹隘的道路上繼續走遠。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給了西方更多坦然從容的形象,但卻也找不到如長袍馬褂那般可以俯拾即是、直觀表達的符號,這些責任,恐怕也不能全由「老外」來背負。

宕開一筆:剪掉本不屬於我們的辮子,脫下了本不屬於我們的馬褂,是否也滅失了尋找民族特色的動力?泯然於現代文明的中國人,拿什麼來代表「我是中國人」,我們又該怎麼塑造自己的「國民形象」?這當然是個很大很大的問題,已經不是這個回答所能承載的了。

(以上,初答源於開會走神,憑記憶手機碼字,未作深入考據。補充了一些圖片和思考,不當之處,請輕拍。)


中國人對古代老外的印象也是只有羅馬、中世紀騎士兩個版本啊。


  1. 時間最近。
  2. 老外大批量進入中國,親眼看到的最直觀的印象。
  3. 中國人與西方人建交,大批量走入國際視野的形象。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印象 | 外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