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心愿成為遺憾:你欠自己一份真誠表達

圖文轉載自壹心理

未被表達的心愿,

它們到底去了哪裡?

小D,大一新生,最近他頗為苦惱的是,宿舍里上鋪的兄弟有晚睡的習慣,聽音樂的聲音有點大,讓他難以入眠,第二天上課常會犯困。可他卻不知如何出口,跟室友表達他的難受與不適。

小E,16歲了,他有一個能幹又強勢的媽媽,有很多事情明明他可以做好,可媽媽卻常常擔心他在外受騙,每次替他做好後,又喋喋不休的埋怨他太單純,這讓他很煩,卻不願向媽媽去表達他的想法。

小F。是剛剛入職的大學生,工作勤快,但偶爾會在文件中打錯字,苛刻的經理常會因此批評她,有時就象是在故意針對她,甚至會把別人的錯誤強加於她,這讓她感到委屈,幾次她都想為自己表白,卻說不出口,這讓她的工作積極性很低。

小DEF們繼續苦惱著,卻都沒有表達出他們的感受,也都沒有實現自己的心愿,那麼這些未表達的心愿,就此消失了嗎?

不會的。

歌中是這樣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心理學研究發現,心理能量同樣遵循「能量的守恆定律」:也就是說一個內在的心理能量不會自行消失,它只會被轉化。

我們來看看,這些未表達的心愿,對他們以後的生活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小D 看到這個舍友,就感到心塞,不想理他,導致兩個關係有點尷尬。

小E每當聽到媽媽的指責,就讓他產生深深的無能感,媽媽這種愛的方式讓他接受不了,導致很多事情他都不再與媽媽溝通,回家直接就關上房門。

小F,看到領導的眼神就讓她緊張不安,總擔心領導不滿意,所以工作出錯率就更高了,內心無助的她,常常想著要辭職。

小DEF們這些未表達的心愿,並沒有消失,它們被壓抑到潛意識中,並以「情緒上的苦悶、委屈甚至沮喪無力的形式」表現出來。

是消極的自我意象,

阻止了你的表達!

我們來看看,當事件發生之後,小DEF們的內心都發生了什麼?

他們腦海湧現的第一個想法分別是:

如果我說了,上鋪同學肯定會不高興,我更擔心他會拒絕我!

即使我說了,媽媽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我還是會失望!

我覺得領導肯定是不喜歡我,才總是針對我的……

所有這些第一時間湧現的想法,都屬於大腦的自動化判斷,這些判斷都是在潛意識層面進行的,以致於我們從來都沒有懷疑過它們的正確性。但這些判斷,會直接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影響我們對他人的信任度,也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

顯然,在同樣一件事情發生之後,每一個人的內心判斷都不一樣,有的人傾向積極、陽光的判斷,而有的人則傾向消極、負性的判斷。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的這些判斷是怎麼來的?

這裡要提到一個心理學概念,就是「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就是一個人對自我所刻畫和認可的「自我圖像」或「肖像」,是對自已是什麼樣的人,能做什麼事的認知和評價。

簡單來說,就是指: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能做什麼。比如有的人會認為自己:我覺得自己挺好的,我很能幹。這種對自我的正性評價就是積極自我意象;反之,有的人會認為:我就是個笨蛋,沒有人喜歡我!對自我的負性評價就是消極自我意象。

而我們所有的「想法與行為」,都建立在自我意象的基礎之上。

具有「積極自我意象」的人,對自己持有肯定與接納的態度,他們敢於表達自我的需求和觀點,有信心挑戰困難,對他人友好而親近;而消極自我意象的人,則對自我充滿懷疑、貶低甚至與否認,對未知的事件則充滿惶恐與不安,這都令他們對「表達自我」充滿恐懼,對他人充滿排斥與疏離… …

這就出現了篇首的一幕… …

小DEF在面對自我需求的時候,他們都選擇了逃避與壓抑,是內在的「消極自我意象」讓他們不相信別人會幫助他們,更不相信自己可以實現願望。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世界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投射。

也就是說,小DEF們所看到的,並不見得全部都是真實的。在他們沒有表達之前,那個判斷只能算是一個「猜測」。

也就是說,只有通過表達,你與他人產生互動,才能看到別人的回應,這份回應可能是拒絕,也可能是接受,或者是其他,也就是說會有多種可能性;也只有通過表達,別人才能看到你的需要,對你產生更多理解。

這就是人際互動的結果:讓你的需求有了走向,讓你收到不同的回應,讓你有了不同的情感體驗。

你才看到更多的真實。

而被「消極自我意向」所阻止的表達,只是「你與自己的想像」在互動,在這份互動中,指向自我的是攻擊與傷害,指向他人的是不信任與遠離!

只有擁在「積極自我意象」,才會讓你更有信心去表達自己,我們需要以下的練習。

啟積極關注模式

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積極自我意象的建立,是一個可以訓練的過程,你需要思考以下三個問題並寫出答案:

1,每天寫下你的三個優點。

2,這個優點你是如何做到的?

3,這些優點帶給你的好處是什麼?

也是一個自我探索的機會,亦是一份長久堅持的訓練。

需要詳細描述的是第二點。

在我諮詢過的案例中,好多人看到這個題目,第一反應就是「我哪有那麼多優點啊,這個太難了?」。如果他產生這樣的想法,這本身又陷入消極自我意象中,他肯定不會去寫。但隨著諮詢師的啟發與鼓勵,只要堅持寫下去,他就會發現自己的優勢越來越多,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肯定與認可。

比如小D,經過思考之後,第一次寫出的優點是:語文成績比較好、做事有毅力、很少遲到。

我們就第一個優點展開以下討論。

問:你是如何做到保持優異的語文成績?

答:從我上小學開始,我就喜歡閱讀。

問:也就是說,這麼多年你一直在堅持課外閱讀,並且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那這個良好的習慣帶給你的好處是什麼?

答:它讓我思維開闊,並提高了我的閱讀理解能力,讓我比其他同學有更多的寫作素材,語文成績自然比較好。

在陪伴小D進行個人優點的分析與引領後,小D看到的自己是:「原來語文成績優異的背後,自己付出了比同學更多時間與精力去閱讀,這麼多年的堅守,就是毅力與堅持的表現,得到老師與同學的讚賞是當之無愧的!」。這些發現令他感到非常驚訝:「原來我有這麼多優點,之前我怎麼都沒有注意到」!

這就是積極關注的力量!

這也是開啟「積極關注模式」的開始。只要你對自己的優點保持積極關注,很快你就會發現,我們每個人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都曾付出努力與汗水,都曾經歷艱辛與磨難,我們都值得讚美與重視!

而開啟積極關注模式,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多多實踐與運用,這是一份持久的練習。讓它成為一種習慣,你運用的越多,產生新的領悟與覺察越多,對自己的理解與關愛就越多,自然的,你就擁有了「積極自我意向」。

從而看到一個正能量的自己。

這份正能量讓你更願意敞開自己,對這個世界保持一份信任,從而更容易去表達自己。

你願意償試做出一點改變嗎?

哪怕只是邁出一小步!

接下來,你需要做出一個決定了。

而這個決定,將幫助你實現自己的願望。

無論我們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下,再糟糕也好,我們都擁有選擇的權利。而這個選擇權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別人可以安慰你,可以指責你,卻沒有人能夠阻止你做出自己的選擇。

你需要選擇去嘗試做出一點改變,哪怕只是一小步。

而任何一個人,想要達成自己的心愿,都是經由「行為」來完成的。沒有任何行為上的付出,那麼你的心愿就變成了空中樓閣、水中望月。

那只是一份想像。

而任何行為上的改變,都是邁向未知的勇敢探索與挑戰。

無論結果是什麼,邁出的這一小步都值得讚美。「當你邁出這一小步之後,後邊就會有無數步」。也就是說,你勇敢邁出的這一小步,會把你的生命能量,提升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來。

而表達是一種能力。

無論何時,真實的表達自我,都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

試想一下,如果小DEF可以用坦誠的態度、真誠的語氣,跟他人去表達:

小D說:嗨,同學,我睡眠質量不夠好,請你把音樂的聲音關小一點,我相信就不會影響到我了,非常感謝你!

小E說:媽媽我長大了,許多事情我可以自己處理了。請你不要再批評我了,這樣讓我非常傷心與失望。如果你能夠再相信我一些,我可以做得更好。

小F,可以償試跟領導說:對於工作,我一直都在盡心努力。但如果您不滿意,我會認真的去修改,我會爭取做得更好的。

這份真誠的表達,就讓你的情感流動起來,有了生命的溫度,而不再是空洞的自我對話。更重要的是,那些苦悶、委屈與無力感,可能隨著表達慢慢就消失了… … …

在這份表達中,你學會了在意自己的感受,看重自己的心愿,這都讓你與自己的感受產生了連接。

同時,你也給了別人了解、靠近你的機會。這樣你也與他人產生了連接。

這個過程顯然並不是那麼容易,甚至會充滿艱辛,但請你相信:

所有這些為達成心愿而做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因為那是你的心愿,你值得被尊重,你值得被重視。

你一定要表達。

某一天,如果你可以平靜的對自己說:雖然這件事情,我做得沒那麼好。但我依然認為自己,其實挺好的。我也相信,下一次我可以做得更好。

這份正性的自我表達,就讓你擁有了積極的自我意象,它是照進生命里的那束光,讓你的人生不再有那麼多遺憾。

未來人生之路,你就學會了自我鼓勵與陪伴。

也擁有了主動選擇的力量。


推薦閱讀:

TAG:自我 | 壓抑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