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為這樣的爸媽,讓孩子毀在你的認知里!

當了爸媽之後,我們總想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最好的物質條件、最好的教育條件,即使心有餘而力不足,也會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努力。但是,在做這一切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在為孩子做的這些事中,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

恰巧最近看了兩個同樣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的女孩的故事,深受觸動。她們家境相近、年齡相仿,在十七八歲這個節點上,卻因為爸媽看待世界的不同態度,讓他們迎來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第一個女孩:我要上大學,一個月掙1000元

這個女孩的故事來自今年夏天上映的紀錄片《出·路》。這部片子記錄了七年內三個地區孩子的成長軌跡,我想跟大家講述的,是其中的一個農村女孩。

馬百娟出生在甘肅的一個山溝溝里,第一次出現在鏡頭裡的時候,剛剛12歲,正在讀小學二年級。她所在的學校總共只有5名學生和兩位老師,她是全校年紀最大的學生。

馬百娟之所以到10歲才上學,是因為她的父親認為:「念書幹啥,念完要是考不上還不是回來種田嗎?」老師動員了很多次,父親才勉強同意馬百娟去學校。

馬百娟的母親有智力缺陷,父親已經年過60,而哥哥從14歲起就出去打工,所以年幼的她在上學之餘還需要做很多農活,生活完全稱不上幸福。

但是當她坐在教室里念著課本、在操場上和同學嬉戲、用唱歌般的調調念起自己的作文的時候,她的眼睛裡亮亮的,有著藏不住的快樂。她用鉛筆歪歪扭扭地寫,「我現在每天很高興,因為我可以上學,我想一直可以上學。」

當她用皺巴巴的紙幣,在村裡唯一的雜貨店裡買到了她想要的文具後:自動筆鉛筆芯,一個五毛,兩個大數學本,一共三塊二毛錢,在回家的路上,她快樂得蹦蹦跳跳,就像偷吃到糖果的小孩子一樣。

導演問馬百娟:「你覺得讀書有什麼用處?」

馬百娟說:「我長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學,我上了大學,要去打工掙錢,我要一個月掙1000元,買面,因為我家面不夠吃。」

對這個出生在山溝溝里的女孩來說,1000元已經是她能想到的最高的理想,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時候的她,畢竟對未來有著閃亮的期冀。

然而三年後,當15歲的馬百娟再次出現在鏡頭中時,我壓根兒沒認出來。蹲在地上、充滿戒備心的她和印象里那個眼睛亮亮的人判若兩人。

這時候的馬百娟一家,已經從滿眼黃土的甘肅山溝溝搬到了寧夏中衛,他們用存下來的低保金和哥哥的打工積蓄買了房子,不用再過沒水、沒電的日子,跟在老家的生活相比,好了太多太多。

但是馬百娟卻退學了。

△ 馬百娟的父親要求攝製組給兩萬塊錢,才同意繼續拍攝

轉到新的學校後,馬百娟跟不上學校的教學進度,學得有些費勁。儘管老師努力做挽留,跟她的家人說馬百娟能按時交作業,學習也在努力,但她的哥哥卻說:「妹妹腦子不好,實在學不進去了。」幫她辦了退學。

站在小學門口的馬百娟,看到鏡頭背轉身去。

退學後的馬百娟嘗試去打工,在聽到「工資1000多塊」的酒店工作時她眼睛裡又亮了起來,然而幾輪對話後,她燃起的希望又滅了:

「你這麼小,為什麼不讀書?」

「你能做什麼?」「我能掃地。」

「這裡的地面是地毯,不用你掃,前台需要會使用電腦。」

經理不客氣地告訴這個什麼農活都會做的姑娘,

「你目前的狀況,可能洗碗都沒人會要你。」

15歲的馬百娟回到家附近,坐在乾涸的河壩上,揪著枯黃的草葉,低頭無話。

一年後,當攝製組再找到馬百娟時,馬百娟父親拒絕了拍攝:「女娃娃是別人家的人了」。

年僅16歲的馬百娟,嫁給了親戚家的哥哥。

對她的命運,父親蓋章定論了:

「女娃娃早晚要嫁人,識幾個字就行了,讀書沒用。」

「除了嫁人,再沒有別的出路。」

已婚的馬百娟,站在兩個比她稍大些的已經懷孕的嫂子中間,跟她們談論孩子、尿布和丈夫,討論誰的肚子大。

曾經用唱歌一樣念出的「去北京、上大學」的夢想,對此時的馬百娟來說,就像吹過的風,似乎存在過,卻是真實的再也回不來了。

第二個女孩:我想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情

而我想跟大家聊的第二個女孩,是在今年高考考了707分的河北姑娘王心儀。家裡母親體弱多病,姥爺不能自理、兩個弟弟上學,一家六口全靠父親一個人打零工養活……這樣一個棗強縣的貧困家庭里,走出了一位北大姑娘。

在被北大錄取之後,媒體把她曾經的一篇自述文《感謝貧窮》刊登了出來,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不過真正觸動我的,不是她對貧窮的坦然,而是她在困苦境遇中依然沒有被壓垮的勁兒,她始終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極具韌性地努力著!

身為理科生的王心儀,在高考成績出來後,並沒有選擇填報就業前景比較好的計算機、金融或者管理專業,而是選擇了她嚮往的北京大學中文系。她說:「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我更願意聽從自己的內心,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情。」

同樣出自貧困家庭,為什麼王心儀可以擁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因為她背後至關重要的領路人,帶給了她很不一般的人生態度!

篤信知識的力量

可以沒有書包,但是一定要有好的課本

王心儀的媽媽李春花雖然是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因為她曾讀到中專,後來教過幾年書,所以深知教育和知識的力量,她對孩子說:「這是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路。」

從王心儀一歲多起,李春華就開始教女兒識數、念詩,這帶給了年幼的王心儀最初的力量——來自真理與智慧的光明,照亮了她幼稚而又懵懂的心。貧窮可能動搖很多信念,卻讓王心儀更加執著地相信知識的力量

「孩子小時候,我從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鍛煉他們。比如摘個豆角,我會問,你摘了幾根?加上我摘的這幾根,一共幾根?大家一起吃棗,我會問,哪個大哪個小?」李春花說,孩子上學後,每天放了學,她都會和孩子們談談一天來的收穫,「比如,今天學了什麼?發生了哪些事情?出現了哪些問題?該怎麼解決?」這樣,不僅讓孩子們鞏固了知識,讓他們養成善於總結的好習慣,而且也讓他們學會做人的道理。」

李春花還專門托在城裡工作的兄弟買些三字經之類的蒙學書籍,自己先背會了,再教給幾個孩子。

△ 為了給小兒子啟蒙,王心儀媽媽在窗沿下寫滿了數學公式和拼音

王心儀在村裡小學讀一年級時,學校的課本是黑白的複印本,李春花看到後嫌字跡模糊,專門託人去鎮上買來了一本彩色正版課本。「小學時我沒有書包,沒有筆袋,但課本卻是全班唯一一本正版彩色的。」

始終陪伴、給足尊重

永遠會換位思考、讓孩子沒有顧慮

「自從孩子姥姥得癌症去世後,我越發覺得父母對孩子的重要性。我失去了媽媽,但是一定要讓孩子回家能看到爸爸媽媽,所以一定要好好調養自己的身體,永遠做心儀最堅實的後盾。」母親的付出,王心儀心裡很清楚。「我媽把很多心血傾注在我們身上,那種陪伴是我們最需要的,(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報答。」

媽媽的愛讓王心儀快樂而滿足,她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你讓我和玩具、零食和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了更美好的世界。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動畫片,但我可以和媽媽一起去捉蟲子回來餵雞,等著第二天美味的雞蛋;我的世界可能沒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麥田,在大人澆地時偷偷玩水;我的閑暇時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作伴,爬上屋後高高的桑葚樹,摘下紫紅色的果子,倚在樹枝上滿足地品嘗。

除了陪伴,李春華很難能可貴的一點是,她時刻換位處理,做到了對孩子最大的理解。王心儀說小時候常常會遇到困惑,也會遇到挫折,母親最常見的回答,就是「哎呀,媽媽以前也經歷過……」類似的換位回答讓她很放鬆,沒有壓力和顧慮。媽媽經常會說夢見我和她一塊學習、考試。我問媽媽,然後呢,她會說,「我一題都不會。」

也因為如此,母親經常會帶給她一種「錯覺」,「我時常會覺得,我幾歲,我媽就會和我一樣大。」

「我很大一部分性格都是因為我的媽媽,因為媽媽平時經常喜歡跟我開玩笑。」在王心儀的臉上,看不到貧困家庭孩子常有的局促和拘謹,她開朗歡快,非常陽光。

給足包容和尊重,盡所能支持

教會孩子掌控自己的人生

以棗強縣第一名從初中畢業的王心儀,當時沒有選擇著名的高考工廠衡水中學。問起原因,李春花說,「哪間學校近我們就上哪間,哪間課少我們就去哪間。」

她始終認為,孩子應該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王心儀沒有參加過補習班,除了學習之外的時間,她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媽媽也竭盡全力支持她。也難怪她的班主任說,「她,樂觀開朗,視野開闊,格局很大,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只知道學習的學生。」

小學畢業時,熱衷畫畫的王心儀想去離家最遠,也是縣裡唯一開設美術班的棗強五中上學。李春花一咬牙給孩子報了名,每周她都踩著電三輪送孩子去二十多里之外的學校上學,電瓶只夠單程,回來她就只能推著電三輪走上個把小時。但是她從來沒和女兒提過,直到很後來女兒才知道。

高考後選專業,王心儀並沒有選擇熱門的專業,想學文學做教育。李春花沒有任何提議,她還建議女兒進了大學要輔修哲學,「我就希望,孩子能自己想明白要什麼」。這種獨立意識深深影響了王心儀,她說:「不管周圍是怎麼樣的,我受周圍的影響但是不被周圍左右。 」

偶然看過一句話:貧窮給一個人帶去的,是極端豐盈或者極端自卑的精神世界。今天的推送尤為貼切地印證了這句話。因為兩對爸媽對世界認知的不同,帶給了各自女兒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也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截然相反的兩種人生。

小時候,我們家條件也不算好,爸爸是老師、媽媽是普通的上班族,那個時候家裡沒有錢飛來飛去旅遊,要去,也就是爸爸單位里組織的浙江省內游,唯一出省的那次是我初二那年跟爸爸去的上海,而也是在那裡,我第一次嘗到了夢想很久的肯德基(和現在的情況不同,在當時,要是能吃上肯德基,對所有的小孩而言都是莫大的獎勵,因為價格在當時算是偏貴的)。

而在此之前我早已期待很久,但我從不和爸媽開口,只是在心裡想。因為我明白,如果可以,爸媽一定會買給我吃。事實上也確實是。

在上海,爸爸拉著我的小手從肯德基爺爺旁邊走過,走進那扇紅色框的玻璃門的場景,我至今都很清晰記得。只是那次我吃得並沒有想像中的痛快,因為爸爸給我買了一份套餐,一個漢堡一杯飲料一份薯片,差不多快20元。而他則是去了一旁的快餐店,買了份3元的盒飯。就這樣,我在開心和傷心間吃完了夢寐以求的「奢侈午餐」。

爸爸沒有給我優越的生活環境,卻給予了我滿滿的愛,給了可能會影響我一生的品質,善良包容、獨立而不卑不亢。他細緻而耐心,給我扎漂亮的馬尾辮;他平和而堅持,讓我學習書法、表達和邏輯;他只要有時間,就帶我去博物館、電影院,和我一起運動。

如同王心儀所說的一樣,大人給孩子的影響也許不是通過某一個重大的事情發生的,而是春風化雨的慢慢浸潤。「原來以為困難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山,回過頭一看就是小山丘」。

王心儀的同學說,「凡是和她做了同桌的人,成績都會進步。」是的,那一刻有點感動,真正優秀的人是足夠可以讓周遭的人也一同變得更好的。

育兒在我眼裡就是上一代知識的沉澱和這一代知識的開拓,對於孩子我們不要總以自己角度去干涉他的認知,以為他楊帆,何須在為他起航煩惱呢?

最後的話:

受教育,絕不止接受知識這麼簡單。一個人,能學進多少東西,除了在學校教的,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潛移默化所帶給他的。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媽咪OK」(ID:mami-ok):關注0-6歲寶寶大腦發育、早期發展等靠譜育兒知識,也可以加我個人微信號mamiok300????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