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快餐戰國

2011年3月17日,廣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一隊民警包圍了天河區粵海天河城大廈41層,真功夫公司總部。

他們來抓一個人,蔡達標,真功夫公司董事長。連續數年,在胡潤餐飲富豪榜排前十名的大富豪。

幾天前,在一次抓捕中他被抓獲後,居然神奇地逃脫,銷聲匿跡。

儘管蔡達標常年低調,但真功夫的品牌形象,已經深深的映在很多人腦海里。一個身著黃衫的李小龍揮舞雙拳,擺出一副進攻的挑戰架勢,旁邊配上一句英語:kongfu。

難道這個矮矮胖胖的董事長也跟李小龍學了一身神奇功夫?

從1994年創立,這家從廣東走向全國的中式快餐一路挑戰西式快餐,業績僅次於肯德基麥當勞,是中式快餐中無可爭議的大哥大。

此前幾個月,真功夫還曾傳出即將上市的消息。資本市場對這家企業給予了高度的期待,估值一度達到30億元。

如今,這家公司卻陷入了窘境。蔡達標犯了什麼事,他又是怎麼逃走的?

中國快餐,一個波瀾壯闊又令人慨嘆的江湖。

一切還要從那年的天安門廣場說起。

01

1987年,北京天安門對面,人民大會堂旁邊運來了幾個集裝箱。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一群人陸續從集裝箱里搬下來一堆電冰箱、餐具儲物櫃、桌椅板凳和宣傳海報。正在天安門前照相留念的全國人民面面相覷:誰這麼大陣仗要在天安門旁邊做飯?

幾天後,北京日報上登出一則廣告:

中美合資 ,全國首家肯德基家鄉雞

五塊錢吃一份雞。

當時的中國人信報紙。很多人看了廣告,端著一口鍋來,開口就是:

給我兩隻肯德基。

於是,在這一年的一個冬日,中國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業。美國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前來祝賀。

這位大使跟中國很有淵源。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時,他是首席秘書。因為坐在飛機前排,他聲稱自己是:

第一個進入中國的美國外交官。

這次肯德基入華,自然是少不了他的溝通。

隨著改革開放席捲中國各地。地方政府紛紛接到上級指令,積極吸納外資。1984年,北京專門成立了工作組前往美國考察,琢磨引進一種「美國風味小吃」。

他們參觀了肯德基和麥當勞。因為北京郊區農民當時養的雞不少,市畜牧局希望能多賣一些雞肉,所以選中了主打賣雞的肯德基。主打牛肉漢堡的麥當勞則出局了。

因為有雞這個關鍵因素,肯德基在中國的主管單位,是北京市畜牧局。合資公司的董事長,是畜牧局的一位副局長。

然而,除了雞,那個時候的中國可拿出手的東西並不多。

這次用集裝箱運來的,是從新加坡全套進口的開店設備。為什麼要從新加坡進口,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產不了,連店裡的食品用餐盤紙和宣傳海報都是進口的。

食材方面,中國的鹽太粗了,攙合在調味粉裡面就會產生粗細不等的問題,所以肯德基加急從國外進口了一批細鹽。中國的土豆澱粉含量也不足,不符合肯德基的標準,只能空運。

受限於供應鏈水平,中國第一家肯德基只能提供吮指原味雞、雞汁土豆泥、菜絲沙拉、麵包、可樂、七喜、美年達、啤酒8種產品。吃的其實一共只有4種。最貴的商品是吮指原味雞,2.5元一塊。

為了響應中國的酒文化,肯德基還破天荒推出了啤酒配炸雞的套餐:一塊吮指原味雞,一瓶北京老字號品牌五星啤酒,這大概是最早的啤酒炸雞搭配。

盛況空前。

排隊的人,恨不得從前門一直排到天安門。因為肯德基不允許排隊的顧客在餐廳內等待,所以餐廳門外排起了長隊。保守估計,每人需要排兩個小時。

一名年輕的男員工因為練過武術,餐廳讓他維持秩序。他拿著兩個樁子一根繩子,組成了一個小小的警戒線。

他這個月的工資是260元。他是個孝子,發工資那天,他交給父母200元,自己留下60元。結果父親氣得一宿沒睡著。

因為,老兩口革命一輩子,月工資加起來才90元,還比不上剛乾了一個月服務員的兒子。

這樣的薪酬水平,當然吸引來了大批的年輕人應聘。超過2000名青年報名,最終只有80人經過層層筆試、面試,成功入選。從外貌到身高再到文化程度,都有標準。比如身高,女生要求168cm以上,男生172cm以上。

而直到2015年,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

中國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cm,女性155.8cm。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都沒資格去肯德基做服務員,因為第一關身高就過不了。

這一年,不管是北京居民還是外地遊客,只要來到前門,都要排上幾個小時吃頓肯德基。還有不少人在肯德基辦婚禮。

之後,肯德基在上海、廣州、杭州……陸續開出了多家分店。

在杭州一家肯德基餐廳的招聘中,24名青年進入最後面試,最終錄取了23個,只剩下一位馬姓青年被淘汰。令人難堪的是,他是一所學校的英語老師,帶著自己的學生去應聘。結果學生聘上了,他倒沒聘上。

1989年3月16日,《人民日報》發了一篇文章《肯德基究竟吃什麼?》,分析肯德基火爆的背後原因不僅是「吃雞」,更是「吃名氣」、「吃派頭、「吃快捷」,核心是對美國文化的嚮往和渴望。

文章最後,記者提出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具有這麼多的「雞」的中國食品業,卻不如一個來自大西洋彼岸的「雞」有魅力?

02

幾年後的1990年,中國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深圳開業,同樣場面火爆。

尷尬的是,當時大部分中國人還不知道怎麼吃一個漢堡。不少人以為漢堡是掰開,一層一層吃的。餐廳不得不從香港麥當勞借來不少服務員馳援深圳,教會顧客們如何吃一個漢堡,如何避免用吸管喝熱飲。

開業首日,深圳麥當勞便盈利超過46萬元,刷新全球快餐史上的最高銷售記錄。

在被麥當勞培訓如何吃漢堡的人當中,有一個從東莞來看熱鬧的小青年,名叫蔡達標。

蔡達標只有初中學歷,但從小心思活絡。祖宗八代都是世代務農,到他父親這一代開始做生意,命運轉折。早在1986年,蔡達標就買到了一本書:《麥當勞的神話》。

這本小冊子主要講述麥當勞在亞洲市場大獲成功的故事。書中提到:西式快餐的經營理念是標準化。一家餐廳可以開到任何地方,在任何時間向顧客提供相同口味的產品。

原先,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吃到的東西好壞完全取決於廚師。而國外的理念是:學會標準化操作,人人都是廚師。這本書一下子點燃了蔡達標。

在洶湧的人潮中排了幾個小時隊,蔡達標吃到了他這輩子吃的第一個漢堡。吃完後他得出兩個結論:

1.還是家鄉的飯菜好吃。

2.中國人有錢了,以後做餐飲能掙錢了。

1992年是一個重要年份。鄧小平一個南巡,幾乎從一切領域加快了這場大變革的進度。更多的快餐品牌相繼進入,影響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觀念。

這一年,吉野家通過香港代理進入中國,這個一碗牛肉飯一碟糖漬薑絲在日本賣了一百多年的連鎖牛肉飯品牌在進入中國後,沒想到接連虧損。高薪僱傭香港、加拿大的食品碩士操盤,都不見成效。

因為在中國人看來,吉野家不過是個普通賣米飯的,我們在家也能自己做,沒必要花冤枉錢。

這一年,台灣商人林猷澳在上海創立「永和大王」中式快餐,把上海人的街邊早餐豆漿油條從五毛賣到了均價兩元起,開業後二十四小時營業,仍然供不應求。

沒過多久,上海市就出現了一百多家打著「永和大王」牌子的豆漿油條店,全都不是他開的。

為此,上海最大的本地報紙《文匯報》還發起座談會,討論公眾為豆漿油條如此浪費是否值得。

另外一個「大王」來得更早一些。早在1985年,一個女人就從美國來到中國,在北京開了一家店,賣牛腩、蕃茄、紅白蘿蔔切塊燉湯的麵條。定價6.5元一碗。

這個獨特的門臉,現在已經是暴露年齡的回憶

她有三個名字。在上海出生長大的過程中,叫「吳明東」;投身影視圈以後取了個藝名叫「吳驚鴻」。她去台灣給一部名為《阿里山風雲》的電影拍外景,拍完就回不來上海了。爾後,她從台灣又移民美國,新名字叫「吳京紅」。

她的這家店,叫「美國加州牛肉麵大王」。直到開店8年後,才在中國註冊了商標;又過了三年,她才回到美國註冊。

在她公司的一些對外介紹中,這樣說:

我公司是最早來華經營快餐的三大公司之一,另外兩家是肯德基和麥當勞。

這跟另外一家「大王」的名字一模一樣。它的主人是重慶籍華人李北祺。

美國加州其實壓根不存在什麼「牛肉麵大王」。但大眾無法分辨這個名字其實有欺詐之嫌。兩家店在中國都是門庭若市。隨即,各種各樣的「牛肉麵大王」滿地開花。

1994年春晚,黃宏和侯耀文的小品《打撲克》里說:「牛肉麵大王,來一碗最實惠」,給做了免費廣告。遠不像後來央視大搞創收,一個果汁品牌在春晚上露出要掏幾千萬的做法。

那個年代,還真的有些純真。

03

幾年後,蔡達標成家立業,和妻子一起入股了小舅子潘宇海創辦的一家甜品店,後來又改成了賣蒸菜的蒸品店。經營米粉面粥、早晚茶點。

三個人,一個迎客,一個下廚,一個收銀。

在後來的公司手冊上,是這樣介紹這家小館子的:

在南方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有兩位充滿夢想的少年——「標」和「海」。

「海」出生在一個精通烹飪的家庭,是一個天生的美食迷,喜歡跟海內外的大廚切磋和交流,曾經走遍神州大江南北以及世界各地,嘗盡天下美食……

廣東不愧為全國最迷信風水的地方,這家店就叫「168」。但,開業那天的日期,卻是1994年4月14日,星期四,農曆三月初四。當時就有人議論說:

怎麼挑了這麼個日子,恐怕不是好兆頭。

不過,暫時還看不出凶兆。1997年,蔡達標和潘宇海在參觀一家制衣廠時發現了一台用於熨燙的蒸汽爐。這麼大的機器能不能用來做飯呢?在向華南理工大學求助後,他們將蒸汽爐改製成由電腦控制的蒸汽櫃。

這是中國快餐行業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步。有了這個,這意味著中式餐飲企業也可以解決標準化的問題,千萬份快餐也可以一個味。

隨後,真功夫推出了拳頭產品:香汁排骨飯。

按照它的自我介紹:

這道菜將肋骨斬成1.5厘米小塊,燜制20分鐘使肉質松嫩,燜出排骨中的骨髓精華與鈣質,隨後加入數十種香料密封蒸制220秒,讓香汁隨同水蒸汽一同蒸入肉內,製成一碗軟嫩、入味的香汁排骨飯。

再後來,蔡達標便將168蒸品店改名為「雙種子」,兩家各佔50%的股權,象徵著兩位創始人同心協力,共同打造中式快餐第一品牌的意志。

而在外人看來,這個品牌和綠色的logo看起來都不像一家餐廳,而是一個地道的農機品牌。

幾乎在同一時刻,吉野家也迎來了轉機。1996年,吉野家挖來了北京市電梯廠廠長趙申,希望通過他豐富的營銷經驗為吉野家開路。

趙申的人生經歷頗有幾分傳奇色彩。這位出生於1949年的上海人,曾在北大荒插隊11年。乃伊做特學會了老鐵666,基本上就無敵了。1995年,他被評為「北京十佳廠長」之一,另外一個是四通的段永基。

走馬上任吉野家後,趙申發現了滯銷的根源所在:人們不願意單純為一碗米飯花錢。

仔細琢磨後,他開出了策略:

向肯德基學習,打造精品理念。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消費升級:吉野家在日本是賣給藍領的,在中國要賣給白領,就應該販賣生活方式,比如裝修餐廳,升級碗筷。他還一手創造了「良心品質」這個LOGO。

次年,吉野家扭虧為盈。

04

進入90年代,隨著中國經濟迎來高速發展,曾經被女排五連冠、黃河漂流等標誌性事物催至高潮的民族情緒,再度升級。

1996年,一個叫張小波的出版商和他的三個朋友用一個月合寫了一本《中國可以說不》。這本書很快便賣了三百萬本,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書。考慮到當時的國人普遍文化程度,放到今天,就算戰狼+占豪,也要望塵莫及。

民族主義的旋風刮到快餐業,掀起了一場對洋快餐的「鬥雞」大戰。

1995年,一個叫喬贏的河南人開了一家不到100平米的「紅高粱快餐店」,主賣河南手擀麵,澆上羊肉、粉絲、木耳、黃花菜燉的澆頭,宣稱要用一碗羊肉燴面挑戰全球快餐霸主麥當勞。

為了打開知名度,喬贏放出大話,「五年內開店兩萬家,70%在中國,30%在外國」,引來300多家媒體又驚又喜的報道,省了不少廣告費。

上海榮華集團推出「榮華雞」,主賣炸雞搭配蛋炒飯、鹹菜炒毛豆和羅宋湯的套餐,口號是「肯德基在哪兒,我就在哪兒」,在北京和上海街頭把門店開到了肯德基隔壁,誓要和肯德基對著干。

兩者的不同是,肯德基的雞就是雞腿和雞塊,而榮華雞的炸雞是有雞頭的整雞。

而在更多的地方,各地想要先富起來的人民並沒有選擇這種兩把菜刀硬懟洋槍隊的模式,而是模仿洋快餐搞起很多自己的品牌,比如「肯當勞」、「麥德基」、「鄉村基」等。

在遙遠的南方,一場關於快餐品牌的變革也正在進行。

在東莞站穩了腳跟,2000年蔡達標帶著雙種子闖進廣州、深圳。結果連續三年,全成了賠本賺吆喝。不知道怎麼回事,大城市的顧客就是不買賬。眼看越來越撐不住,朋友都建議:

關店,回東莞。

蔡達標從小到大最崇拜的人是毛主席,號稱電視劇《長征》看過八九遍,而且是連續看的。當大多數東亞男人都想當一個東莞男人的時候,他花400萬請來了著名策劃人葉茂中。

葉茂中的結論很快被一致認可:到了大城市,離開嶺南文化,「蒸」字往往被用在「蒸饅頭」「蒸包子」上,給人的感覺是廉價粗糙。「雙種子」這個名字更是自貶身價,必須換。

最後,蔡達標想出來一個新名字:「蒸功夫」——真功夫。一番推敲之下,李小龍的形象便成為品牌logo。

隨後,真功夫走出增長困境,快速擴張,短短几年間一舉由不到50家店鋪擴張至近300家。

這一代快餐企業也未能處理好各種合資企業經常出現的矛盾。2003年,吉野家在連續八年扭虧為盈後免了趙申的職務,因為他「經常自主決策,不按照總部模式辦事」。

趙申這一年已經55歲了,正在籌劃退休生活。經過一番艱難的思想鬥爭,他決定創業。理由之一是:

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羅克創立麥當勞時,也已經52歲了。

他的品牌叫「和合谷」,對標吉野家,將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等一批中餐傳統菜式推進快餐行列。

創業之初,趙申有意向外界放出消息說,他的餐廳,從領班以上的員工到高層都是吉野家出來的。供應商也是吉野家的。

連他創造的「良心品質」四個字,和合谷都原樣複製。第一家店,就開在原先一家吉野家的位置上。

江湖風波處處有。2007年,吳京紅把李北祺告上法庭,說他違法使用「美國加州牛肉麵大王」商標。李北祺開店和註冊確實都晚了一步,敗訴,不得不把所有的店改名,從「美國加州牛肉麵大王」改為「李先生」。

一年後,李北祺在北京因病去世。

對這場導致全體店鋪改頭換面的敗訴,李先生官網的解釋是這樣的:

2008年,李北祺先生病逝,為緬懷這位傑出的餐飲企業家並保護品牌,全國餐廳進行品牌改造,統一更換品牌為『李先生』。

05

由地方政府扶持的快餐品牌,是中國快餐大戰中最出人意料的角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是沙縣小吃,一個是蘭州拉麵。

沙縣小吃,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是源於一個叫鄧世奇的人。

沙縣是福建省三明市下屬的一個小縣城。在沙縣政府的網站上,掛著一篇《三明日報》2008年的報道,這樣說:

後來沙縣政府號召農民走出去,發展沙縣小吃。鄧世奇一頭闖進廈門特區,在湖裡區的市場旁邊開辦小吃店。廈門外來民工多,沙縣小吃物美價廉,受到民工們的歡迎,從此一炮打響……

實際上這是個宣傳。

上世紀90年代初,民間借貸組織在各地應運而生。在福建一些地方,這種組織叫「標會」。

1992年,沙縣本地的一串「標會」破產,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爆雷。農民鄧世奇欠下了十幾萬債務。按照他當時的收入水平,這筆錢足夠他孫子那輩子還了。

他幾次想要跳海自殺。最終,可能跟錢謙益一樣嫌水太冷,他選擇了跑路。

憑藉和妻子從家裡帶出來的菜刀﹑擀麵杖﹑鴛鴦鍋﹑木槌,鄧世奇在廈門找到了謀生的路子:做小吃。所謂小吃,其實就是沙縣人家家都吃的拌面、餛飩和茶葉蛋。

沙縣小吃能火遍大江南北,也與傳統有關。沙縣連接閩西北各地,是交通要道。早年間南北販鹽便要經過沙縣,這也決定了沙縣的飲食習慣,南北方都吃得慣。

跑路反而因禍得福。當鄧世奇的「先進事迹」傳回沙縣,引起了當地人的熱議:

他都能幹,我為什麼不能幹?

帶著這個想法,僅1996年就有超過1萬人湧入周邊省市開辦小吃店。之後,沙縣政府便順應趨勢推出了扶持政策,成立「小吃辦」,政府幹部帶頭停薪留職,動員農民外出做小吃。

沙縣小吃一開始就以廉價著稱,口號是「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便宜就是王道。

8妹說:

有兩種經商之道。一種是經商,一種是在中國經商。Are you OK,拼多多?

沙縣並沒有從小吃本身得到多少經濟利益,但先富起來的沙縣人回鄉買房,倒是實實在在地抬高了當地的房價。

在《三明日報》那篇報道刊登的2008年,沙縣縣城的房價是八千多,而此時一般中部地區省會城市的房價,不過四千左右。

而蘭州拉麵的崛起,則是一個李鬼勝李逵的神奇故事。

青海省化隆縣是著名的國家級貧困縣,這裡常年乾旱,自然災害頻發,八九十年代人均年收入僅為150元。但,這個縣在中國警察中的知名度卻異乎尋常的高。

當年軍閥馬步芳在青海起家,打造起稱霸西北的馬家軍,化隆是其主要兵源地之一。借著這段歷史,化隆逐步發展為「中國三大黑槍基地」之一。當時青海省每年都能打出一百多隻黑槍,而抓獲的涉槍案件嫌疑人,十有六七都來自化隆。

八十年代,化隆人便把開麵館作為謀生的手段,帶著拉麵的手藝外出闖蕩。起初,他們把自己開的拉麵店命名為「青海拉麵」,不久後又改成「蘭州拉麵」了,因為青海拉麵知名度低,沒人吃。

和沙縣人的小吃一樣,化隆人的拉麵館也採取家庭經營模式,往往是男人拉麵、女人炒菜、孩子跑堂。按照正宗蘭州拉麵的做法,拉麵湯需要用牛肉、雞肉和牛骨熬制5個小時,而化隆人改良的拉麵的湯主要靠牛油和胡椒粉等調料的勾兌,即熬即好。

多年來,化隆縣派出近百名政府工作人員到全國各地,成立了五十多個「拉麵辦」。有人總結:

吃喝拉撒睡都管。意外懷孕,流產排號也要幫忙。有時候文盲看病不知道哪個窗口取葯,我們也一起去。

依靠全縣近8萬人外出務工,三十年間化隆縣開出超過15000間這樣的蘭州拉麵店

蘭州人高傲地說,我們蘭州根本沒有「蘭州拉麵」,只有「牛肉麵」。卻無法迴避這樣一個現實:錢,都被別人賺去了。

2015年,沙縣小吃開設門店超過2萬家,從業人員已超過6萬。同年,化隆拉麵也開了超過1.5萬家,全縣20萬人中有超過10萬人在外賣拉麵。

而直到2017年,肯德基中國門店數量不過5000家,麥當勞數量也僅為3000餘家。

中式快餐第一次戰勝了肯德基麥當勞。至少,在數量上勝利了。

現在,化隆縣公安局往往一年都抓不出一支黑槍來。

不過,當地人辦婚禮,十年前一萬就能辦下來,現在二婚的都要十萬。

06

2010年,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宣布:將對未經授權使用李小龍肖像的行為進行維權。不過真功夫對此回應:

我們不過是在招牌上邊畫了一個穿著練功服的人,命名為「功夫龍」,其原型為真功夫公司臨時在廣州體育學院找了一個學生拍的,並漫畫化,沒有侵權之嫌。

一場在其他國家可能損失慘重的災難,就這麼過去了。然而,真功夫沒有笑到最後。

之前,蔡達標引入風投機構進入真功夫,謀求上市。但蔡、潘兩家卻產生了巨大矛盾。親情和利益互相纏繞,交叉感染,最終雙雙殉情。

2006年9月,蔡達標與妻子協議離婚。此時,他陸續被發現有幾段婚外情,甚至一個10歲的私生子。

到底,東莞還是東莞。

2011年4月22日,蔡達標潛逃一個月後被廣州警方抓獲。

事已至此,潘宇海鐵了心,要將這個曾經的大舅哥、合伙人送進監獄。

最後,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以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抽逃註冊資本罪等犯罪嫌疑判處蔡達標有期徒刑14年,多位高管也因涉及職務犯罪入獄。

真功夫上市就此止步,原本上市擴大規模經營的計劃無疾而終。

而圍繞蔡達標持有的股份,蔡潘兩家繼續爆發爭奪,這一結果直接導致此後多年真功夫擴張緩慢,原本五年開出七百家店的計劃流產,市值由此前預估的30億降低至16億。

蔡達標的刑期要到2025年。等他出來,江湖就不是他熟悉的那個江湖了。

贏了牛肉麵大王官司的吳京紅並沒有笑到最後。如今她公司對外投資的12家「加州牛肉麵公司」只有1家存活,其他的都吊銷了。反而是改名後的「李先生」一不小心做大了,如今在全國71座城市擁有800多家餐廳。

當年面試肯德基被拒的馬姓青年已經成為中國首富,在幾次公眾發言中,他講出了這個曾讓他備受打擊的故事。2016年,他的公司以3.3億元投資肯德基母公司百盛中國,成為肯德基股東。

聯繫起當年那場面試,眾多媒體將這次投資比作「最華麗的復仇」,甚至一度編出「肯德基改名中國基」的勵志故事。

此後,中信股份以164.61億港幣收購麥當勞中國股權,成為麥當勞中國最大股東,麥當勞在中國的母公司隨即更名金拱門中國。只不過,還有不少人不知道這個消息。

隨著外賣軟體大規模興起,美團、餓了么等一批外賣應用成為市場主流,成功對快餐行業實施降維打擊。滿減,補貼成為市場的關鍵詞。一時間,所有的餐廳、快餐廳都被拉到同一條起跑線上。

在全新的外賣時代,每一家餐廳都成了快餐廳,新湧入的商家們茫然,殊不知外賣、降價、滿減都不過是已經玩過的套路。

再也不會有人肯德基和麥當勞辦婚禮了。它們已經徹底融入中國人的生活,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再獨特的一部分。

在當年那場東西方管理哲學的較量中,人性果然經不起考驗。早在2000年,榮華雞在接連虧損後宣布撤出北京,最後倒閉。

其中很大一項因素來自自身的規定:超時賣不掉的產品,可以低價出售給員工。而肯德基麥當勞則要求必須倒掉。

久而久之,因為希望買到便宜的炸雞,榮華雞的員工們開始有意多炸幾隻,等著超時後低價購買。

不過,民族主義並沒有倒下。

在這幾年,不管是南海仲裁還是薩德危機,都有義憤填膺的群眾前往肯德基麥當勞的大門口舉橫幅、喊口號,誓要警醒國人,將一切不愛國的行為剷除乾淨。

喊完口號,再順便去店裡上個廁所。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8字路口」


推薦閱讀:

TAG:快餐 | 真功夫 | 內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