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代際遺傳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問一個放羊的小孩,你放羊是為了什麼?他說,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什麼?為了娶老婆。娶老婆是為了什麼?為了生孩子。生孩子是為了什麼?為了放羊。
這個故事很幽默,更諷刺。我說「代際遺傳」,是指代與代之間缺少變化,呈現穩定的傳承,周而復始,像人們所說的:一場輪迴。在這個故事中,我想談的是代際遺傳的客觀方面。小孩子的潛意識裡,子承父業是一種定律。但是這樣的定律怎麼來的?由貧窮而來。因為貧窮的環境約束思維,所以代際遺傳是環境導致的。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個社會:人人各司其職,然後子代繼承上一代的職業,依然各司其職,社會有條不紊。聽起來很美好。但是真正實踐開來,很難實現「平等」。所謂各司其職,必然有人干這個活兒,有人干那個活兒,有人用腦子,有人用身子,所以後來有一群人站出來說:這是剝削,憑啥你就一直坐著幹活兒,而我就一直站著幹活兒?憑啥你就用腦子幹活兒,而我就用身子幹活兒?只有你有腦子嗎?
有人出來協調,不管你幹什麼活兒,大家都是平等的。沒錯,大家都是平等的。「平等」這個詞多見少怪。哲學家說,人至少死的時候是平等的,生是沒有平等的。讀法學的人說,人在法律適用上是平等的,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內容制定是沒有平等的。社會學家說,絕對的平等是不存在的,但是一定要保存人的希望感,讓社會流動還存在可能。
我要講另外一個故事:有這麼一個學生,有人問他,你讀高中是為了什麼?他說,為了考上好大學,讀個本科。讀本科是為了什麼?為了更好地考研。考研是為了什麼?為了找一份好工作。找一份好工作是為了什麼?為了賺錢。賺錢為了什麼?為了給家庭生活創造更好的條件。然後呢?除了養活一家人,孩子可以上學,可以讀一個好學校。
大學畢業,大家搶公務員鐵飯碗,搶大公司大企業高薪職位,拼死拼活往市中心擠,拼死拼活想在北上廣深紮根。因為這場競爭,除了決定自己的生活,還決定下一代的生活。在這個層面上,「代際遺傳」的原因更多在於人主觀的能動。
放羊的小孩和學生沒有競爭的可能,因為前者壓根沒有競爭的心,一開始就沒有這場比賽。但是試想一下,放羊的小孩下一代長大了,不想放羊了,和學生的後代競爭,結局是什麼?輸的可能性更大。因為上一代沒有給他任何富餘的資源,他要獲利,但很少成本,甚至沒有成本。別人在娘胎里就完成的教育,他連胎教都沒有。於是,代際遺傳通過兩條不同的線路一直走下去,富人依舊富,窮人依舊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