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藝堂瓷器收藏:唐三彩收藏鑒定要點
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
唐三彩的用途
唐朝時期的達官貴人都非常喜歡唐三彩,不是因為它具有多高的價值,而是它是作為一種高級陪葬品,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唐三彩的作用為一種冥器,模擬墓葬主人生前生活場景,供墓主人死後享受生前榮華富貴。
近些年,考古研究發現,唐三彩的作用除了作為陪葬,還有作為宗教用品的,唐三彩最實際的用途為製造建築材料,過去的考古發掘中曾出土了三彩龍頭建築套式。
唐三彩的鑒別
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唐三彩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由於唐三彩來源的逐漸枯竭和市場價值的攀升,於是出現了許多贗品。至於唐三彩贗品何時開始出現,一般認為是民國時期。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洛陽市文物交流中心曾經徵集到一些民國仿製的唐三彩,除了胎體與唐代三彩略有區別外,從造型到釉色很難與唐代三彩區分開來。造成鑒定困難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接觸唐三彩真品的機會太少。
瓷庫中國專家認為唐三彩的鑒定主要從造型、釉色、胎體、工藝這四個方面入手:
(一) 從出土的唐三彩來看,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藝嫻熟,人物、動物比例協調,形象生動。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勢變化有致,各種動物或靜、或動,神完氣足,形態自然傳神。仿製品的製作只能形似而達不到神似,往往造型生硬,缺少變化。如製作的俑類往往比例上不協調,面部獃滯,線條生硬,有的線條過於規整。唐代三彩圓形器物的底足一般呈「飛棱」狀,並在棱尖外修一刀,這在碗、盤、瓶、執壺、缽等器物上最常見,而仿製品往往缺少這道工序。
(二) 釉色唐三彩埋入地下,歷經千餘年,受土壤環境和土壤中化學物質如酸、鹼等的侵蝕,光亮奪目的光澤已變得柔和瑩潤,釉面的開片均勻細小,有規律,開片四邊微微上翹,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片與片之間的間隙有鏽蝕的銀沁,類似於漢代綠釉陶壺的泛鉛現象。用肉眼直接觀察,從側面看釉面的表層,生成一種像蠅翅一樣薄薄的一層,開片之間像是鼓起的線條,這即是唐三彩的「包漿」。仿製品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澤,往往採用氫氟酸去光,再用鹼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澀。
(三) 胎體洛陽出土的唐三彩,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鐵質。因燒成溫度和爐內氣氛的差異,燒成後的胎體顏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黃色等多種,胎質不是很精,胎質中含有像是石英的微小顆粒,並有其他礦物雜質。從胎體堅實度來看,有的因燒成溫度高,胎體比較堅硬;有的因燒成溫度低,胎體硬度小一些,胎體較疏鬆,釉層容易剝落。
仿製品的製作,一種是採用加工現代三彩工藝品的胎體材料,即純凈的高嶺土,沒有經過特殊配料加工,燒成後胎體潔白細膩,比較堅硬,雜質少,叩之聲音響亮,手感較重,與唐代三彩區別較大。另一種選用的材料也是高嶺土,採用與古代相近的工藝對胎料進行加工,製作者挖空心思,在胎料中加入少量石英粉和其他物質,經過精心配製,燒成後無論從硬度、胎色還是疏密度都與唐代三彩接近,區別開來有一定難度。
(四) 工藝唐三彩的製作一般採用先雕塑,後翻模,再按坯,最後粘接組裝。同時採用輪制和捏制的方法,無論是在俑類和器物類都留下了這些工藝痕迹,從出土實物來看,這些痕迹非常明顯,仔細觀察這些三彩身體內部的胎面上,許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扁圓體三彩器物如扁壺等,側面基本都有對接及刀削痕。再如缽、罐、等採用輪製法,製作過程中留下的細小弦紋清晰可見。
仿製品有的採用注漿工藝,器物胎體上看不到捏塑和輪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藝,其製作方法與真品迥然不同,成品手感較輕。圓型器物有的是在注漿或模製成型後放在轉盤上,利用轉盤的旋轉用工具划出一道道輪制的痕迹,但弦紋看上去線條不自然。有的採用與唐代相類似的模製按坯工藝製作,但組合後無論是人物、動物還是器皿都顯得笨拙,比例不協調,線條生硬。還有的過於精雕細做,畫蛇添足,讓人感覺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韻。
通常情況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沒有衣物遮住的皮膚均不施釉,如人物的臉部、頸部、手部,一般採用彩繪。頭髮、眉毛、眼睛、鬍鬚、巾帽等用黑色,口唇和面頰用朱紅。人物的五官、鬚眉描繪的細緻入微。這些彩繪歷經千年顏色已經變淡變薄,且滲入胎體。仿製品的彩繪顏色鮮艷清晰,看上去比較浮,勾畫的線條不幹凈利落,人物表情顯得獃滯,所用筆法描繪的往往不到位,與真品有一定的差別。
唐三彩的現代發展
唐三彩的複製和仿製工藝,在洛陽已有百年的歷史,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製,唐三彩工藝技術逐步完善,燒制水平不斷提高,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和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國際市場上,唐三彩已成為極其珍貴的藝術品,曾在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國際旅遊會議上被評為優秀旅遊產品,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唐三彩大馬、駱駝等曾作為國禮,贈送給5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