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燒盞匠人的辛酸史

一位燒盞匠人的辛酸史

現在建盞越來越火,不止買的人多,燒的人也多。建陽的廠家數量這幾年增加了幾倍,也推動了建盞行業的發展,但是繁榮的背後,是匠人的辛酸和堅持。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匠人,要經歷上百次上千次的失敗,才能打造出精美無暇的建盞,那悟盞君帶你來了解下匠人的世界。

1.燒盞環境簡陋

建陽以及周邊的窯場,都在比較偏的地方,畢竟市區熱鬧的地方不太可能有足夠的場地,也離原料產地太遠。場地太小,原料沒地方堆,也不好處理,陳腐淘洗晾坯素燒都需要比較大的空間。環境比較簡陋,冬冷夏熱。宋代建窯也是建在山林之中。

2.夏季難忍的高溫

燒制建盞還原期間得長時間待在窯爐邊上。還原口噴出的氣體,PM2.5,PM10都很高,得戴口罩,夏天就更悶熱了,還原的次數還不止一次。夏季我們在四十度左右的高溫就受不了,而建盞師傅要守著的是一個1000多度的火爐子,不是一般人能吃的了這個苦的。

3.堅韌不拔的毅力

需要有高超的技術才能保持作品質量的穩定,有的師傅剛開始能燒出一兩隻釉色出眾的,但是對配釉和窯爐氣氛沒什麼概念,下一窯燒不出來同樣好的盞,就容易心灰意冷。現在建盞圈有口碑的師傅都是能持續產出優秀作品的,否則很快就被淘汰,查無此人。

4.常年圍著窯爐轉

窯爐一旦長期冷卻,氣氛就可能發生改變,長時間休息重啟之後,通常要重新開始磨合調試。如果把燒盞當事業,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無法休長假。否則就會「辛辛苦苦幾百天,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窯爐磨合得再好也是有使用壽命的,遲早會報廢,一旦報廢又得重新開始調教新的爐子。周圍的環境變化也會對作品有影響。

5.獨特的分析能力

出窯後,面對成千上萬的建盞,要檢查建盞的瑕疵需要非常仔細,而且某種瑕疵過多的話,需要分析它出現的原因,想辦法把概率降到正常水平。比如有段時間開裂的概率變高,要考慮是否胎土的配比是否不適應現在的環境。很難說有所謂一勞永逸的配比。

另外如果身材瘦弱的請先健身鍛煉,否則長時間高強度的勞作是堅持不了的。經驗豐富的師傅,多數都臂力發達。即使是女師傅也不例外。

新人師傅有燒不出好東西血本無歸的,也有天賦與勤奮都足夠,打出個人品牌的。

但是現實狀況看來,還是前者多一些。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各中辛苦,沒有經歷過,很難想像。每一行想做好都有各自的難處,最後的結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天道酬勤,希望堅持下來的人,都能得到回報,這樣新盞市場也會更加百花齊放。

一窯生一窯死,請善待珍惜你手中的盞,且用且珍惜。

推薦閱讀:

TAG:茶道 | 茶文化 | 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