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入人心》蔡程昱被現場導師誇讚聲音有金屬感,什麼是聲音金屬感?


金屬質感通常是指歌手在中低音區發聲時的顆粒感以及高音區的穿透力與質感,通常這樣的歌手聲帶條件都會比一般人要優越。在《聲入人心》中,金屬質感強烈的歌手除了蔡程昱還有高揚、高天鶴、馬佳等歌手。

為了讓你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這種所謂的「金屬質感」,筆者貼出兩位非常喜歡的歌手的Live演唱視頻,供廣大音樂愛好者賞析交流:

Queen皇后樂隊 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亞狂想曲1981年live現場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筆者非常喜愛的一個搖滾樂隊——Queen,其主唱Freddie Mercury,嗓音條件凌然,中低音區音色明亮,高音區音色「金屬質感」強烈,幾乎聽不出他的換聲點在哪(當然肯定是存在的)。

接下來是這一位,當爺Adam Lambert,巧的是,在前Queen主唱Freddie逝世多年以後,Adam與Queen樂隊達成了長期合作的協議,以Queen+Adam Lambert的組合重新活躍在世界各大Live演唱:

當爺Adam Lambert瑞典聯唱三首熱單轟動全場!_匯聚精彩瞬間:歐美音樂節目及演唱會現場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筆者非常喜愛的一位歐美流行唱法男歌手——Adam Lambert,其少年就在學校音樂劇社團中練習聲樂,打磨技術。在2009年,參加選秀節目《美國偶像第八季》獲得亞軍,其關注度和巨星潛質遠遠地超過當時的冠軍。

避免被人說崇洋媚外,其實在華語樂壇中,這種所謂「金屬質感」的歌手也是一抓一大把,比如說這位:

孫楠演唱《講不出再見》向偶像譚詠麟致敬,精彩演繹震撼全場觀眾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其實孫楠的嗓音條件和歌唱實力在華語樂壇男歌手中一直都是一線水平的,只不過近幾年在參加音樂類真人秀節目中「吃相過於難看」,被不少樂迷吐嘈罷了。

看完以上的Live,想必不少人已經對這種「金屬質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問題來了,流行唱法愛好者、學習者如何練出這種「金屬質感」的聲音呢?

下面筆者也給出一些方法論的指導:

1、氣泡音轉發聲。M0是由聲帶邊緣輕微摩擦振動發出的聲音,雖不具備完整的發聲周期,但卻為聲帶良好的閉合振動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的發聲往往能做到發聲不漏氣、不擠卡。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歌手在演唱歌曲的中低音區時,會自然地帶入氣泡音,以氣泡音起音增強聲音的質感與「滄桑感」。

.

2、重機能發聲訓練。訓練以甲杓肌為主導的M1的振動機制。我國京劇練聲的「喊嗓法」,以及傳統Bel canto(美聲唱法)的男聲練聲方法,都是訓練以甲杓肌主導的發聲。值得一提的是,甲杓肌主導的發聲並非只出現在中低音區,只要訓練方法得當,甲杓肌得到充分的鍛煉與增強,用M1也能演唱中高音區。例如歷史上偉大的義大利男高音Caruso(卡魯索)、現代著名義大利男高音Pavarotti(帕瓦羅蒂)、當今世上著名秘魯男高音Juan Diego Florez(胡安·迭戈·弗洛瑞茲)等均是以甲杓肌為主導發聲的高音。流行樂壇上,國內的有韓磊、孫楠、屠洪剛等歌手,國外的有Ray Charles,Michael Bolton等歌手。

.

3、輕機能發聲訓練。訓練以環甲肌為主導的M2的振動機制。我國京劇中「旦角」的唱腔,以及傳統Bel canto(美聲唱法)的女聲練聲方法,都是訓練以環甲肌主導的發聲。必須要強調的一點是,以環甲肌為主導的發聲機制並非是女性的「特權」,男性當然可以通過訓練以環甲肌為主導的發聲發出輕柔的「假聲」、尖亮的「頭聲」。例如在流行聲樂技巧中的真假聲轉換就必須用到M2,還有在歌劇界的「假聲男高音」,就是以M2為主要的發聲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歌迷喜歡稱俄羅斯著名歌唱家Vitas為「海豚音王子」,實則Vitas的發聲機制不是M3,而是M2,嚴格意義上講,Vitas實則就是「假聲男高音」歌唱家。

.

4、訓練環甲肌和甲杓肌協同作用與配合下的發聲。即在M1轉化M2的過程中呈現出一種「動態平衡」的發聲狀態。此時聲音的聽覺效果表現為既沒有重機能發聲那樣的蒼渾有力,又不像輕機能發聲那樣的輕柔尖亮。聲樂界習慣將這種聲音稱之為「混聲」。當然「混聲」這一名詞概念在聲樂研究界的爭議頗多,在此不做贅述。運用這種「動態平衡」的發聲狀態發出的聲音富有穿透力、金屬質感強烈。流行樂壇上,不少實力歌手都能夠很好地掌握這種發聲技術。例如Adam Lambert的高音,Stevie Wonder的高音,前Queen主唱Freddie Mercury的高音等等。

.

5、通過降低M1的Cq值或提高M2的Cq值來進行M1與M2之間的無痕轉換。在第二條聲帶的開合時間比中詳細闡述了Cq與Oq的概念及M1和M2的Cq值範圍,並且還解釋了為什麼會出現破音的現象。聰明的人不難發現,既然M1和M2的Cq極值之間存在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那為什麼不分別選擇M1和M2的Cq中間值演唱呢?例如用Cq值為0.3左右的M1轉化到0.3左右的M2,這樣是否就可以達到轉換髮聲機制而不破音的目的了呢?我的回答是:沒錯,當然可以。理論上確實可行,實際操作起來也不難(相對於第4點來說)。實際上這種方法已經被國內外的聲樂教育體系、聲樂學習者廣泛運用了。例如歐美流行唱法體系中著名的SLS系列練聲音頻教程、國內的VBS聲音平衡教學系統等,均採用了這種發聲策略。在中低音區適當降低Cq值,使聲音更加明凈、柔和,上行音階時便能與M2更好的銜接。或增強M2的Cq值,減少發聲時聲音的氣感,下行音階時便能與較高Cq值的M1更好的銜接。這也是為什麼在SLS體系中強調區分「假聲」與「頭聲」這兩個概念的原因,假聲漏氣,頭聲無明顯的氣感,胸聲和頭聲之間能夠實現無痕轉換,但胸聲和假聲之間就不行。

以上文字摘自本人知乎文章《從《歌手》迪瑪希的首場競演談聲帶的發聲機制》中,轉載務必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好了,以上便是回答,望解惑。


金屬感的聲音啊,我只能想到楊乃文


可以用感性方式認識的話,那就是耳朵淹沒在某種均勻純粹的流體材料里的感覺,我喜歡用共鳴金屬化的說法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唱歌 | 美聲 | 聲入人心綜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