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率41%,「渣女文化」或是幕後推手

警惕,「渣女文化」正在侵蝕我們的幸福!

世間有男人就有女人,有渣男就一定有渣女,這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在人群中出行的比例也大體是差不多的。

一個男人「渣」,無非就是不學無術、五毒俱全、消極懶惰、重利輕義、見異思遷、拋棄妻子。估計就這麼幾項,倘若再多出來的,那就已經超越「渣」的範圍了,而是罪惡了。

網上到現在為止仍然流傳一個段子:「好女人有情人也有丈夫;普通女人有丈夫沒有情人;壞女人只有男人,沒有情人也沒有丈夫」。「情人」是什麼?情人本來的意思是相愛的人,即有情的人。但如今的「情人」一詞早已經被異化,成為婚外情、婚外性、亂搞男女關係的代名詞。如今社會文明進步了,我們也不能再用封建時代的貞烈觀來看待兩性關係,但忠誠與互信依然是婚姻關係最堅實的基礎。如此明目張胆地宣揚這種「放任」,居然有人認可,有人追捧,不少不知是智力問題還是人品問題的女人,居然會堂而皇之地將其轉載在自己的網路社交平台里。

還有一個段子:一個女人裝出一副飽經滄桑、閱人無數的樣子,面對著公眾信誓旦旦宣說她挑男人的標準:「一個男人要是真的愛你,一定會捨得為你花錢;不為你花錢的男人一定不愛你」。這個話有一定的道理,愛是付出、愛是成全,一個心中有愛的人,一定會全心全意地為所愛付出,這當然包括花錢。但這句話又是片面的,還有另一層意思應該是:「一個不捨得為你花錢的男人一定不愛你,但捨得為你花錢的男人也不一定愛你」。一個男人為一個女人花錢,或者是因為愛,或者是「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的投資,或者是直白的交易,還有可能是施捨或者炫耀。

把一段感情的「含金量」與交往關係中的「經濟比重」等同起來,併當作唯一的標準進行宣揚,讓人不由得想起古典小說里那句「姐兒愛俏,鴇兒愛鈔」的戲語。這樣說的女人,或者認同這種說法的女人,不知道將自己置身於何種身份?是待價而沽的物品,還是見錢眼開的特殊職業者?你的感情世界裡,沒有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比翼雙飛,更沒有一見傾心、兩情相悅、心心相印?奉勸那些依然認同這種觀念的女人,你心裡可以這麼想,但絕不要光明正大地發布這樣的東西,你讓別人這麼想?你要是個淑女,別人會誤解你的「三觀」和人品;你要是個「渣女」,你不必如此「官宣」,別人也會感覺到你的性質。

「渣女文化」之所以如此招搖過市、大行其道,甚至被很多人認可和追捧,是有著諸多原因的。一些網路作者為了追求點擊率和閱讀量,各種噱頭、炒作無所不用其極,真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傳統的倫理道德、主流的價值體系,似乎總會讓人感覺老生常談,毫無新意,而越是那些歪曲事實、違背常理、離經叛道的歪理邪說甚至謠言、「有毒雞湯」,反而能夠讓讀者「耳目一新」。

再說了,「渣女文化」被人熱捧其實也暗合了部分女人人性中的弱點。人性中本來就有貪婪、自私的弱點,而「渣女文化」中宣揚的「只知索取,不問付出」、「苛責男人,放縱自己」的價值觀恰好滿足了一部分女人的心理訴求,這種訴求可能在以往只是心裡暗暗地想,但絕不敢表達出來。一旦網路世界有了類似的東西,就會有種「知音難覓」的默契感,這些挾裹著「毒素」的東西也會被當做自己私慾膨脹、價值扭曲的依據。但這種「渣女文化」可以泛起一定的波瀾的時候,曾經可能因之羞恥的東西,反而會被當做一種新觀念、新時尚而理直氣壯地顯擺出來。

「渣女文化」又被人解釋為女權運動的產物。「渣女文化」倡導的東西,基本物質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及公主病的產物。女權主義的主張是男女平等,女人在追求物質保障和社會權力方面享有與男性同等的地位。女權主義追求的結果並不是要徹底將女人物質化、將感情或女人自身商品化、將男性「奴隸化」,女權主義如果真正走到了「渣女文化」所倡導的情形之下,那麼女人最終會毀掉自己、毀掉幸福,世界又將面臨新的動蕩:曠日持久的男權運動。

女權主義發起最早是在歐美國家,東方文化背景下的地區女權運動相對滯後一些。在女權運動較為得力而且成熟的歐美國家,女性的確擁有與男性非常平等的各種權利和地位,但與之相對的,是歐美地區的女性也更加獨立自主,更加自尊自愛,並且同男性一樣,承擔著養家糊口、供房買車、養育子女、操持家務的義務,而不是簡單地只要權利、拒絕義務。人們常說日本的妻子多麼溫柔、賢惠,原因是婚後的日本女性多數會辭職回家,由丈夫的工作收入支持家庭經濟,所以日本的女人都會非常尊重她的丈夫。

明顯可以看出,不論是女權發達的歐美還是女權似乎弱化的日本,都有一種平衡在維繫這種關係。而「渣女文化」倡導的,既要像日本女人一樣被人養著,又不願意像日本女人一樣給丈夫溫柔體貼;既要像歐美女人一樣獨立自主、個性張揚,又不願意如同歐美女人一樣養家糊口。總是取對自己有利的,而不考慮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義務,這就是「渣女文化」根本的核心思想。

當今社會,無論在哪一種文化背景下,真實、健康的婚戀關係依然是以「平等、互信、互愛、互助」作為基本的規範的,期間如果再多一些浪漫與甜蜜,那麼一段戀情或者婚姻就可能變得更加完美。愈演愈烈的「渣女文化」會讓一部分人受益。首先,始作俑者會受益。這些人會因為傳播「渣女文化」受到「志同道合」或「心有靈犀」者的熱捧,收穫一大堆粉絲和流量。在網路世界,粉絲和流量就等於財富。但這些人獲得的這種財富,毫不客氣地說,是賺昧著良心的錢。其次的受益者就是一部分信奉並施行著「渣女文化」的女人,她們藉助「渣女文化」的信條壓榨、奴役男性,且不斷地放縱自己。她們壓榨、奴役男性,放縱自己憑藉的並不是「渣女文化」提供的正確的價值系統,而是因為總有男性是愛著她們的。但當這種愛因為過度的盤剝和消耗,無法回復甚至「竭澤而漁」的時候,「渣女文化」奉行者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渣女文化」正在社會上造就著一批「怪胎」。一些女人明顯德行有虧,甚至乏善可陳,卻在滿腹幽怨地詛咒「世界上的男人眼睛都瞎了」;一些女人邊放縱自己,邊痛心疾首地呼號「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有的女人販賣自己的楚楚可憐,釋放自己的誘惑,讓曖昧泛濫,用滿世界的曖昧證明自己的魅力,到處收穫著同情、關懷和錢財,然後邊點鈔票邊感嘆:「男人都是傻瓜」。

「渣女文化」正日益侵蝕著我們的幸福。傳統的女德教育早已經隨著「破四舊」消失在了蒼茫的歷史煙海里,而新式的道德重建和婚戀文化教育又幾乎是空白一片,相當部分的人在價值選擇和是非分辨上缺乏標準和尺度,於是「渣女文化」就趁機而入了。我們無法測算「渣女文化」到底扭曲了多少人的婚戀觀,到底導致了多少家庭生活的低質量,但一個很直觀的數據——高達41%的社會離婚率,是否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呢?

(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侵權必刪)


推薦閱讀:

TAG:渣女(網路用語) | 離婚 | 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