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你認為你喝的是什麼?
12-27
任何事物的起始、發展、成熟、輝煌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特徵與環境氛圍。喝茶,從我記事起的孤陋寡聞只知「花茶」,到現在所到之處的滿目「茶局」,可以說所有的人都加入了喝茶的泱泱大軍,或一人獨飲,或三五論茗,或大杯濃泡,或功夫清盈,有事無事,都茶事風雅,如影隨形。
▲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茶肆可是,喝茶,你真的知道你喝的是什麼嗎?是為了解渴還是為了附庸,是為了隨流還是為了顯品!或許你認為你是茶界的專家、玩家,資深「癮君子」,對茶之體、茶之趣、茶之意無所不知,無所不欲,但我想這篇文章的分享也許可以讓我們更加從生命同宗的角度去瞭然共通的喝茶之玄意,體悟茶之「高山仰止」的茶道內蘊。別急,一片小小的茶葉中有著太多的東西,讓我們先來發現它,發現茶道,內觀那些曾經的聖人與大師。茶之於人,不只是解渴。道的柔光,神秘而非凡,超越了所有的語言,所有的思想。它優雅而精緻,神奇而夢幻,卻依然實實在在,如晶瑩剔透的水,自華夏的群山流過大地,順著畫卷飛舞而下,蜿蜒著、翻滾著、跳躍著,融入朦朧的無盡虛空。
浩瀚而不可言喻的道,是一切方法運作之道,是一切本質和美德來自和歸入的本與德,一切真理之下的真。更狹義地說,道是人們與宇宙和睦相處的方式,更確切地說,是傳統中國對於自然以及人在其中位置的理解。▲ 宋 磁州窯 茶盞自古代而始,無論人們擁有何種程度的理解或目的,自然之道總是遵循同一指導方針,由於這一基本的理解,「道」至始至終便是萬物變幻之地圖。中國古代的先哲們深信,無論人們的渴望是世俗亦或超凡,達到目標之「道」總是一致的。無論是構思並統治一個帝國,還是僅僅跨過一道溪流,最巧妙的方法從來也不會改變。
我們是在學會以一種超越邏輯、非理性的冥思靜想,來摸索我們對於道的理解。「道」的故事,以及它所賦予華夏藝術、文化、文學、社會,甚至世俗思想的變化,是如此的浩瀚無垠。儘管搜尋如此浩瀚的殿堂會成為有趣的歷史探索,但 「道」之更深刻而經驗性的方面,更側重於將茶作為一種「道」的思想上體現。一片無瑕的樹葉決定離開它的家,它鼓足力量,掙脫了大樹的懷抱,不一會兒,便在風中上下翻飛起來。風兒在轉身之際,悄悄和它道別並繼續自己的旅程,留下這片小小的樹葉,來回搖擺著,輕柔地落入小河的懷中。河流載著歡快的樹葉前行,它在礁石中打著旋兒,從低矮的瀑布落下,沒入水面之下,又冒出頭來,跳著自由自在而精靈般的舞蹈。一切事物運轉的這一自然進程,我們稱為宇宙的這一巨大旋流中的所有漩渦,就是古人所說的「道」。正如我們所做的那樣,他們常將其比作「水流之道」,以河流、湖泊和海洋來比喻宇宙運行的特徵。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類的生活,都如同水一樣,具有與生俱來的朝著特定的方向流動的天性。因而,道,也就是人們與那條河流達到和諧一致之「道」,因為不管我們是否與水流抗爭,它終會將我們帶向前方。然而,與河流的權重或抗衡或一致的人們,會將它巨大的能量貫穿在他們所做的一切當中。因此,道,代表著河流難以言狀、不可比擬的總體性,整個宇宙自身的運動以及生活在小小行星上的一個有機體,隨它的舞蹈找到與每一步優雅和諧的方式:「道」指引著,我們跟隨著。
這種原則被稱為「理」,它原本指的是木頭或玉石中的紋理。「理」是悄然創造書法藝術的毛筆的運行軌跡,那優雅舞蹈的文字本身,與它的意境之美不相上下;「理」是早於西方任何同類畫作的山水畫,常常傳遞出高山流水滄海桑田的變化;「理」甚至就是學者們書桌上擺放的所有漂亮的石頭;或者也可能是一簇優美的竹林,一列奇妙的石陣,尤為重要的是,它就是原木製成的茶桌。當我們喝著這杯茶,審視著茶桌,心裡思忖著,還有什麼能比得上木頭天然紋理的美麗?這來自樹木生長的自然原理和運動之美,憑依著陽光、雨露、天地,也憑依著樹木本身的內在天性。與「道」之水流和諧一致,必將產生「理」之行動。作為一種力量,「道」是大自然的根本領域,是一切存在之總合的宇宙,是它所棲息的寂寥虛空;但作為一種途徑,它是對我們所生活的大自然的趨勢和紋理刻意而巧妙的遵循。畢竟,我們身上的每一粒原子都來自這個宇宙的物質當中,我們從中產生,就像我們泡茶的桌子上紋理的產生那麼自然。難道這不就是進化的本質嗎?隨著我們面臨越來越多的由於我們否定自身在自然中的角色而引發的環境問題、社會問題,我們開始理解到我們需要的技術及生活方式應順自然的力量而行,而不是抗拒它,或者迫使它朝著非它所願的方向行進。同樣,如果不能發現我們自身的內在力量,並學會引導它的智慧,或者不能發現與我們周圍的人們和世界的更大範圍的運動相調和的方式,我們就無法享受快樂而豐富的生活。因為我們自身不可能脫離這樣的宇宙,並且不可能存在於別處。
茶之和諧儘管探索「道」的歷史、文化和一些哲理令人著迷,但是,數以千計的學說卻從沒真正抓住過它的要領。我們所能做的,是將它運用於我們所喜愛的茶葉上。有一首古老的道家詩歌曾說,通往「道」的大門有三千六百扇,我們誰能說哪一種方法不是通向終極的「神秘而虛無的入口」呢?我之所以簡略地強調中國古代先哲們所抓住的「道」的一些背景,僅僅是因為它是茶的歸宿。像許多神秘主義者那樣,我相信真理的體驗和它的表達是無法言傳的;從每個時期、每個地方發現的詩歌、歌謠、經文、藝術和美學之中,人們試圖去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不過,茶,這位所有草木中的女神,只有當我們將其種植在她所出生的花園當中,讓她生長在源自她鄉土的語言和思想當中之時,似乎她才能更能夠像在家裡那樣自在。然而,遠比歷史、哲學研究或先哲們及其觀點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以「道」泡茶的方式。
我們有更迫切的問題,即:如何將如此多的真諦注入到我們的茶葉之中?如何在杯中發現自然的快樂和美?茶之「道」存在於何處?當被問及「道」的時候,莊子和老子均表示,它是萬物的一部分,可以在世間的塵埃和石頭中找到,也可以在古老山脈中的樹林里發現。由於終極真理既崇高又渺小,它跟隨平凡生活的本身,就能夠說明,那川流不息及平凡瞬間的專註,其實就是對整個生命之路的思考。無論是在喜慶時還是在痛苦時,我們並不願意最自我的真實悄然而過,而是更希望,當「存在」從生活斟上的每一杯茶中溜過我們身邊之時,我們能找到與其和諧共飲之道。「道」總是關乎和諧,從生活中流淌的瞬間,到「道」自身的流動,茶道亦是如此。通過喝茶,我們學會傾聽每一刻的變化,適應它,與它和諧共行,因為我們很快察覺到,那最美妙的一杯杯茶,是通過如此自然的方式而得到。我們了解到,茶的味道,不僅取決於茶葉的質量,甚至也取決於泡茶者的技巧,在技巧之外,我們領悟到心靈給茶湯帶來的顯著不同。最好的茶具是彼此和諧的,最好的茶,從水、茶和沖泡的和諧中獲得,最好的聚會,產生於主人和賓客與環境、茶、水和茶具之間的和諧。和諧的根本,是我們如何沖泡「道」,沖泡「真諦」,並將它們斟予他人。它同樣也教會我們如何生活。因而,通過茶,我們找到一生的方向。
我所知道的「茶士」,是在喝茶中找到彼此分享他們內心寧靜的方式,或者放鬆自我,讓我們互相間自由而開放。以「道」來喝茶,就是放開一切的「物質」,成為真正的自我,呈現自己的真性情。而那「原有的性情」就是道,就是與自然本身的和諧,它有助於我們找到在現代世界中久已迷失的「人與自然」的溝通。無論我們的本質在那一刻是高興、快活而幽默,還是哀愁、沉思而超脫。不管在我們冷靜的內心發現的是哪種情緒,它都將是正確的,是我們的「真正面目」。不論我們在與「道」和諧相處時表露出哪一方面,茶都將與我們同在。我曾有過快樂而社交性的美妙喝茶體驗,充滿了難忘的歡聲笑語和親密關係,也曾有與茶深沉而安靜地獨處之時,讓它將我帶入自己的內心,放飛自己的思緒和感覺。雖然關於「道」和茶有那麼多辭彙,但我所知的茶道卻難以用語言進行描述。即使是我試圖這樣做,也無法做到。然而,我會默默與你分享一杯茶,於是你也許就會明白,也許不會明白。
推薦閱讀:
茶、雨露、陽光、水和所有的茶具,都有一種原則和趨勢,指引它們形成完美的一杯茶。而只有當人成為這個創造當中天然的一部分之時,一杯茶當中才能形成「理」,才能從中飲到「理」,才能讓飲者與「道」的紋理協調一致。茶道大師是茶道中天然的一部分,正如雨露和陽光是樹木生長的一部分一樣。他並不是在巧手擺弄茶葉、水和器皿,而是成為體驗之流的一部分,這一體驗自「道」而及雲端,自雨露而及樹木,自茶葉而及茶湯,而飲之又通往並回歸至「道」。「茶道」最難以描述,最難以企及的,就是「道」,而不是「茶」。每個人都能夠了解茶的歷史、種植、生產和製作。這些領域的專家們,會嘲笑把茶作為精神生活中重點和核心的想法,其實它對於我們,則意味著內心在沉靜與愛中生活。
茶對於他們只是一種商品,一種愛好,或是一種消遣。也許有人會感到好笑,居然想在如此小小的茶杯中尋求如此的奧妙。道只不過就是道而已。老子常說,如果有人發出的議論,即便是接近「道」的真諦,思想庸俗的人們也會嘲笑它。以泡茶打比方,或以智慧「言辭」來說,如果一人質樸地發自內心地交談或者泡茶,其餘具備眼光和智慧來觀察和聆聽的人,將會被吸引到「茶聚」中來喝一杯。進而言之,即使世俗的飲茶者,也能時而不時體驗到和諧,令他們無論對於「道」的觀念如何,也會和它不期而遇。對於如今的喝茶之人,茶,正如幾千年來一樣,它能夠,而且也確實成為一種「道」,不管他們是否這樣稱之。儘管茶作為鮮活的「道」的一面,非常難以用語言進行描述,但我認為,在嘗試的過程中,在它所注入的杯中,在對於茶的和睦而靜謐的共同理解的情誼中,我們會找到啟示。茶不僅給人寧靜,而且它的深刻性是深遠的,給人帶來喜悅和感悟、沉思與冥想。沒有這樣的內省,就沒有完整的生活。現代世界有那麼多的問題,直接原因是人類忽略了和大自然的溝通。而這種溝通,只能是當所有外在的刺激因素都被排除,內心獲得寧靜之後才能夠進行的。擁有寧靜平和與智慧的健康生活,並不是虛構的古代故事,也不是那些泛黃的捲軸畫中垂暮的美麗。即使是在今天,人們仍能夠與「道」和睦相處。茶道,並不是由一群啜飲間念著咒語的嚴肅而古怪的飲茶者,在光線暗淡的殿堂中舉行的陰沉沉的宗教儀式。茶沒有祭禮!我想,我自己和別人對於茶葉的理解出自許多因素:敏感性、與身體感受的聯繫、安靜的性格、對於美好而自然事物的崇敬,也許甚至是對簡單的愛、生活中平凡的快樂(或許甚至是某種瘋狂)。不管它是什麼,都比不上當茶第一次和一個人悄聲低語的時候,人們臉上所顯露的微笑。而它的語言卻並非聽得見的話語,也無法在這裡寫下來。人們須得用身體和靈魂來傾聽它,感覺它。於是,寧靜、圓滿、時間和自我的超然一體,一切我所提及的改變人生之物便迷失在此時此刻。「道」匆匆而過,我無以言表……
喝茶!你認為你喝的是什麼?不管多麼詩意的語言,都無法捕捉與茶相處的感受。2018年11月25日夜喜文樂鑒品牌創始人孫波於潞州上黨門84000煩惱,化作拈花一笑;30000餘天世間,藝術與你觀照。聲明:部分圖片、史料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台刪除。推薦閱讀:
TAG: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