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世代的遊戲主機會有什麼樣的提升?

在我印象中 當年Xbox one上面的Forza5就已經被宣傳為 照片級別 的遊戲了吧。(不是的話 你就當個笑話吧 別噴我)

下一個時代的PS和Xbox將會是什麼樣的?


不怕嚇到你

PS2時代就已經有遊戲被稱為「照片級」了。

嗯就這貨

也不怕跟你說實話:

因為大家知道跟照片差的太遠了,所以才要胡說八道給自己壯膽的

遊戲業40年來形成了很多外人不能理解的默契,要說破很簡單,但是說破了大家也就再也沒法愉快地做遊戲了。

如果我們把照片級定義為「玩過10年以上遊戲機的核心玩家不仔細看分辨不出是遊戲畫面還是實拍畫面」,那麼在PS5時代,部分室內畫面應該可以達到照片級,至於室外想都別想,差遠了

PS5時代的遊戲畫面應該有生化2這個水平,如果這都達不到,無需玩家發落,各大遊戲公司自當含愧而死。

真正「摸著良心說的照片級」,應該是這樣的


個人感覺不會有太大提升,大概率宣傳美如畫,實機縮成狗。

在特定場景達到照片級還是可以的,尤其是靜態場景,但大多數情況下,一旦動起來就縮水了,光追之類的新技術也會稍微放一些嘗嘗鮮,比較樂觀的估計,現在配一台2070的PC差不多就可以體驗到了。

我玩《泰坦尼克:榮耀》VR版的截圖,自己電腦上100%純實機,是不是有點意思了?

上個濾鏡把畫面你調亮點,是不是感覺就很照片了?這還只是小公司的免費作品,1080/2070就能跑1600*1440*雙眼*90幀,下代主機應該是能達到這個水平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成本。

主機講究的是普及性,而不是性能,定位更類似於……自家樓下小網吧里的電腦。只不過天朝網吧玩的吸愛撫,而美帝主機玩的吸歐弟,本質上沒區別。——想像一下,一般小網吧會給上水冷2080TI么?能玩吸愛撫就行,剩下的越便宜越穩定越好,要不是前段時間有了渣優化的吃雞,網吧沒有多少動力來一波顯卡大規模升級的。

所以說,一般來說設計一款主機的時候,優先考慮成本,性能要求不高,大多採用本世代的甜點卡或者略強一點。

以上一代的PS4/XBOX one為例:

在剛發售的時候,決定性能的核心部件,APU+內存(GPU+CPU+共享的顯存內存),成本大概在售價的一半,不到200美刀(PS4首發記得是399美刀,這部分成本大概是190美元,XBOX one去掉啃奶頭也差不多)。這一代如果不冒進的話,估計售價應該也不會超過399美刀,那麼這部分成本應該控制在200美刀以內。

假設因為內存顯存共享,只買顯存不用買內存,然後良心的AMD買GPU送CPU,CPU也不用買了,那麼實際上這一部分決定性能的核心部件,就相當於一張顯卡。

那麼200美刀,換算成RMB大概1400,加上稅和運費,相當於國內1999以下價位,顯卡能買什麼?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本代主機的性能和AMD 顯卡性能

(因為都是AMD的GCN架構,架構相同算力可以一定程度衡量性能)

XBOX one 原版1.3T(8G GDDR5顯存)

PS4 原版1.8T(8G DDR3內存當顯存)

PS4 pro 4.2T (8G DDR3內存當顯存)

Xbox one X 6T(12G GDDR5顯存)

AMD RX 580 6T (不到199美刀,8G GDDR5顯存)

AMD VEGA 56 10T(公版399美刀,國內2700以下能搞定,昂貴的8G HBM2顯存)

AMD VEGA 64 12T(公版499美刀,昂貴的8G HBM2顯存)

在現在2018年這個時間點上,200美刀,大概就是買一塊AMD RX 580的顯卡,對應N卡的1060,不超頻性能跟半代主機XBOX one X差不多。

下一代主機,如果要在2020發售的話,由於需要提前做生產準備(要不就會面臨初期供貨不足,並且拚命趕工導致質量出問題影響口碑的問題),以及準備首發護航的遊戲(雖然現在遊戲開發大多數時候都不需要實機,但DEBUG、還有性能調優,都是要實機的,不預留足夠的時間,到時候首發遊戲BUG滿天飛,也會影響口碑),所以通常只能使用2019年這個時間點已經成熟的產品。

那麼在2019年這個時間點上,假設在接下來的1年多的時間裡,顯卡技術沒有性能翻倍的黑科技級別進步的化,我們不難根據2018年的情況,估算出2019年特定價位GPU的性能。

在2019年,200美刀能買到什麼顯卡呢?

即使索大法和巨硬,有神一級的控制成本能力,能把價格直接砍掉50%,砍到AMD生活不能自理,200美刀不到就能買到400美刀的東西,能買到的也就是AMD的VEGA 56或者NVIDIA的1070級別的東西,最多7nm的VEGA 56,或者性能類似但小改架構加入一些新技術的NAVI,或者NV家的RTX 2060/2070。如果砍價能力弱一點,甚至可能只有7nm版的的AMD RX590/2050ti。

加之主機如果不想又來一次三紅事件/死亡黃燈的話,也不太可能學PC大功率電源+誇張的散熱伺候著。XBOX one X也不過250W,VEGA56基礎功耗就超過這個數了。因此主機還要控制功耗而降頻(PS4pro和XBOX one X用的就比PC版降頻了1/4-1/3),主機版性能應該達不到功耗滿血還花式超頻的PC版水平。

所以2020發售的話,下一代主機的性能大概相當於現在AMD VEGA56或者NVIDIA RTX 2060的PC水平,什麼光追之類的新技術,肯定也會有,但也是作為賣點,大多數時候都用不上。

加上主機優化玄學,魔法一樣變出兩三成性能,到Vega64或者2070還是可能的。

——當然是實機縮成狗的版本。

宣傳美如畫的版本……你想要體驗的話,還是組個4路2080ti,然後把遊戲廠商的開發版偷出來吧,宣傳演示的"實機"畫面就是這麼來的。某些遊戲,為了製造賣點,可能會不計成本,通過堆大量人力的方式,預渲染+手調+大量奇巧淫技,在特定場景上做出驚艷的效果,然後宣傳自己如何牛,不過畢竟少數。

當然也可能出現純粹畫面的遊戲,恩,就是那種大比例播片遊戲,需要畫面華麗的部分,直接都是預先做好的CG,玩家輸入一個QTE播一段片,再輸入一個QTE再播一個,反覆播CG動畫而已壓根不是實時演算的,看上去超叼超牛逼,玩家滿意了……

其實,別說進步少,性能比原版已經提高了5-10倍了,要不是有了個PS4PRO這種半代主機卡在中間導致有些尷尬,其實兩代主機之間5-10倍已經及格了。

也別說AMD不給力,200美刀,換算過來才1500 RMB,1500的成本,性能能上到3000級別的VEGA 56,甚至4000-5000級別的2070,還送個性能還可以的zen2 CPU,這AMD已經儘力了,甚至可以說超神了,何況顯存還是不是AMD的,AMD能努力的就只有那100美刀的APU,顯存只能看三星鎂光之類廠商的臉色,除非用天朝產的內存省錢。


個人感覺對下代主來說,NV家新出的AI抗鋸齒DLSS技術,還有可變速率渲染,可能比光追更有意義。

DLSS可以看做一種優秀的深度"優(suo)化(shui)"技術,其意義並不只是把1080強行渲染成4K上面,用來720渲1080也是可以的,減少一半像素節省的性能,可是比什麼優化都管用。而且優化過程主要是機器跑機器學習,吃硬體不吃人力,很適合大規模使用。

這種"優(suo)化(shu)"技術,對於PC來說,頂天就是低端顯卡能縮水跑高畫質,少升級一次顯卡的事情,PC顯卡廠商來說恨不得玩家人人寫輪眼,玩遊戲8K+240幀起,高端顯卡買買買,花式揮霍顯卡性能,自然意義不大意義不會很大。

但對沒法升級硬體,必須一代用很多年的主機來說,意義可是完全不一樣。

哪怕到了主機壽命中後期,硬體跟不上的情況下,也可以縮解析度,然後用ai訓練+手調,強行搞出看上去還不錯的畫面。縮到540再拉伸到1080,再搞個30幀補出個60,什麼東西不能跑,反正距離電視遠不一定能看出來。

類似的還有可變速率著色技術,根據NV吹噓,是可以高清渲染特定的範圍或者特定的物體,其他縮水,也是一種深度"優(suo)化(shui)"技術。

現在VR領域已經有了,搭配眼球跟蹤模塊,跟蹤人類雙眼聚焦的位置,人眼看到哪裡,高清到哪裡,人眼的餘光區域,則低清渲染糊弄一下(反正人類也看不清)。

這個技術同樣在屏幕上也可以用,如果開發者能預測到玩家注意力放在什麼地方,那麼就可以用來縮水了。

比如一個動作遊戲,在戰鬥狀態下,玩家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操作的角色和敵人附近一小片區域,所以這一片區域可以完整的4K60幀運行。而通常來說玩家不會在激烈的戰鬥中,還去仔細品味背景的細節,所以背景弄個1080甚至720糊弄一下就行了。這樣實打實的節省了大量渲染的像素量,同時大多數玩家體驗下降不多。

實際上類似的技術在很多大廠遊戲里,已經軟實現了,甚至UBI在年貨信條PC版裡面,還加了眼球跟蹤,用攝像頭捕捉人的注視點,看哪裡,哪裡高光影特效。如果在硬體層面上硬實現,並且統一標準,可以減少很多額外的性能開銷,也省了很多廠商從頭造輪子的麻煩。

反過來,要是不搞這技術的話,要是有一天手機反而用上了這技術,那就搞笑了(尤其是DLSS,手機為了拍照效果牛B,AI圖像處理方面的功能是必備的,遊戲不用白不用)。

本來手機晶元領域投入的金額就大,技術迭代快,到了一個主機生命周期後半段,性能差距不會太大。

實際上現在高配PC(超頻的話,399美刀的VEGA56是10Tflops, 499美刀的VEGA6 12-13Tflops)和主機原版(199美刀的XBOX one 原版1.3Tflops,199美刀的PS4 原版1.8Tflops),絕對性能差距就有5-10倍了。

而現在手機絕對算力和主機原版之間差距在5倍以內。(NS的X1是0.5Tflops,高通的Adreno 530峰值也是0.5Tflops,630是0.7左右,只有不到3倍)。雖然一般手機礙於功耗和架構,根本沒法滿血跑,但還是能保持5-10倍以內。

要是有一天,手機來個DLSS+再可變速率著色縮縮水,學NS插底座上放開了跑的情況下,畫面跟主機一個等級那就搞笑了。對於輕度玩家來說,以前手機上都是4399拿不上檯面,現在弄個三星手機/蘋果平板,插充電座上就能在電視上打西歐弟打FIFA,畫面一樣的酷炫,我為毛還要用PS/XBOX?(尤其蘋果那貨,封閉系統,固定硬體,"優化"給力,獨佔強大,龐大的用戶群體,完善的生態,Apple TV就有這麼個競爭客廳的意思了。)


另外我期待的是,在遊戲開發上的技術不斷發展,一些原本3A大作大量堆人力的東西,成本大幅下降,達到到中小型遊戲,甚至獨立遊戲都能普及的程度。

場景模型現在可以照片建模了(得益於AI發展),甚至可以乾脆掃描實景,人物也可以自動生成了(就像捏人),動作現在連業餘愛好者都能動捕+表情捕捉了(用VR+反向關節動捕,用攝像頭表情捕捉)

曾經極為耗時耗力的預渲染和手調之類的工作,直接擺好光源交給光追就行了,開放世界的各種野外場景,也不用手調可以開始自動生成了(現在一些遊戲已經這麼玩了,記得年貨信條就用了這個方法節省開發時間)。

當這些工具鏈標準化,甚至開源化,那麼華麗的畫面不再是需要大量堆人力的3A大作專屬,中小型遊戲也能用十分之一的成本,做到7成的效果。甚至一些獨立遊戲能通過縮小遊戲規模把,人力集中到幾個特定場景里,從而做出比肩3A大作的效果(畢竟3A規模太大,平均到每個場景精力未必很多)。

從而讓因為嚴重兩極分化而廋得不行的中型遊戲,重新胖起來,給遊戲,尤其是主機遊戲注入更多新血,而不是最後只剩下幾家壟斷,剩下一堆4399。也倒逼大型廠商進一步升級其他內容,而不是只會堆畫面。


最後,我期待巨硬再莽一把,燒個十幾億美刀貼錢賣,來個性能倍殺,強行拉高整個主機行業的水平。

最後的最後,AMD被索大法和巨硬壓榨得太狠了,在主機這邊出貨都1E多了,那麼多年加起來AMD才銷售額100多億刀,利潤更是就一點零頭(記得17年第四季度,AMD所有半定製業務加起來5E多銷售額,其中利潤才1000+W刀,利潤之微薄可想而知),這幾年一直慘得賣大樓,GPU方面全靠賣礦卡硬撐,要不是CPU翻身了怕是要藥丸。

看隔壁老黃,按理說PC玩家沒比主機多,但硬體投入大得出奇,一年光賣遊戲GPU(板卡顯存都不是NV的)就快100E美刀了,養的NV肥肥白白的,靠著遊戲GPU分攤成本,什麼AI超算到處攻城掠地,各種黑科技瞎折騰。

就不能多留點利潤給AMD么,AMD YES了大家都有好處,心疼我AMD。


性能趕上同時代主流PC機的三分之二吧,我覺得就算厲害了


zen2 4c/8t,16g共享GDDR6內存/顯存,vega64性能顯卡,要是成本下不來遲點發布未嘗不可


人的眼光會越來越刁鑽。

舉例一:gta5。剛玩時在某些路口猛一看遠處感覺很真實, 但現在就覺得假的厲害。

舉例二:從小到大看了無數的特效電影大片, 現在感覺哪怕最新的電影里高成本製作的CG也是假的不行, 很無奈。但十幾二十年前看當時的電影特效也會覺得很真。


推薦閱讀:

TAG:遊戲機 | 家用遊戲機 | PlayStation4 | Xbox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