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周遊列國處處碰壁,為啥弟子們還一直追隨孔子呢?


謝邀

可能題主對孔子的「碰壁」有一些誤解。

孔子的「碰壁」,幾乎沒有因為君主質疑他的才學或能力的,大多數情況是兩種,一種是他自己看不上待遇,另一種是君主權力有限,而權臣和舊貴族忌憚他的能力和才學。

首先說一下孔子的能力和才學,早在他十七歲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魯國當權者的認可。

認可到什麼程度?魯國掌權的三大夫中的孟厘子臨死前讓自己的嫡長子,家族的繼承者去拜孔子為師。

他三十五歲的時候去齊國,齊景公問政與他,之後對他說:「讓我用季氏(當時魯國第一家族,架空公室的實際掌權者)的待遇對你,我做不到」,然後給了孔子相當於魯國季孟氏(魯國第二家族)的待遇。

當然,孔子也並不是夸夸其談之輩,後來在魯國任中都宰,掌管一城,一年之後,四方都學習他的治理措施。後來以大司寇之職當政,一年,魯國大治。

外交上,孔子更是以弱小的魯國對抗強大的齊國,在齊國主動提出,不懷好意的會盟中不但化險為夷,還生生逼得齊公歸還三城土地。

事實上,早在孔子周遊列國前,他就已經是被國內外認可,並有著不俗功績的名臣了。

再說他的「碰壁」。

到了衛國,衛公問他在魯國俸祿多少,答曰奉粟六萬。那好,衛國也給他六萬粟。雖然孔子在衛國屢進屢出,但靈公、出公兩代君王多次迎接,延聘他。而孔子呢,聽說有人向衛靈公進讒言對她不利,走人;看到衛靈公好女色,就厭惡他,走人;不聽他的建議,走人…

晉國權臣趙簡子的部下跨過黃河派人來召請他,他嫌人家品德不好不去。

到了蔡國,楚王延聘他,還要分封他七百里土地,被臣子勸阻,勸阻的理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太有才能,恐怕會憑藉七百里土地威脅到楚國…

甚至是跟他有莫大仇恨的季桓子,臨死前也深悔逼走孔子,讓兒子繼位後把孔子請回來…

而孔子最大的「 碰壁」,即在蔡陳交界被困,弟子們都發牢騷的那次…是因為在蔡陳之地的楚國大夫害怕孔子被楚王請走主政會對他們不利…

對於一個nb到這種程度的老師,僅僅跟著就如同鍍金一樣,怎麼會有人想要走呢?


當年tg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時候,更慘、更是前途渺茫、每天都是在生死線上掙扎,那為什麼剛出發在湘江就死了一半人,最後還有這麼多人走下來呢?!

當年,鄧公的女兒就問過他這個問題,鄧公就回答了三個字:跟著走。

很多時候,想的太多的人都不會有什麼成就的,就因為他們想的太多,計較的太多,結果計較的不過是眼前的蠅頭小利,時代的浪潮一起,就不知道飄到哪去了。

系統論說,決定系統演化的是慢變數。真正在人類歷史上起到決定作用的,都是夫子、毛公、鄧公這樣的人,咬定青山不放鬆,認準了什麼就要堅決走下去,可能是某個階段進一步退兩步,但方向絕不會動搖的。夫子謂之曰:擇善固執,知其不可而為之。

他們不知道能不能做成,甚至不知道該怎麼做,但他們知道:有些事,必須要做。

所以,想這麼多幹嘛呢。既然,有些事,必須要做。那就做好了啊


謝謝邀請。知其不可而為之就是儒家的精神啊。知道自己的道理對,就算知道可能會失敗,也要去做。也就是曾參說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問自己的內心,如果內心有愧,就算面對一個懊糟老頭,你也無顏面對。問心無愧,那面對千軍萬馬也毫無懼色。

你以為孔子就是帶著一幫書生,可憐兮兮的遊盪嗎?只不過《論語》都只記載了之乎者也的內容,沒有記載更多的驚心動魄而已。其實他們應該是一個有武裝的半軍事集體。不然怎麼能逃過司馬桓魋的追殺,軍隊的堵截?

其實路途中弟子們也是有怨言的,子路就曾生氣的對孔子說:「難道古代的君子也會遇到這樣的窮途末路嗎?」但子路抱怨歸抱怨,還是一路追隨。因為孔子還說過:「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四處碰壁本就是一個考驗人心的過程。可能其中有弟子離開了,這個我們不得而知,經傳里也沒有出現他們的名字了。


只一句楊靖宇說的話。老鄉啊,你們都投降了。但中國還是中國嘛。


您好,謝邀。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夫子周遊列國,非為圖利,而是推行仁義之道。

雙方所圖不同,自然無法合作。這算不得碰壁。

學生跟隨孔子是學仁義,夫子不為名利而忘失仁義,大家不就是學這個嗎?

另外,學習最難能可貴的就是理論聯繫實際。周遊列國是多好的實習機會啊!好仁義的學生怎麼捨得呢?

當然,或許有堅持不下來而走的,或許有因為困苦而發牢騷的。這樣也很正常,畢竟人分三六九等,面對困難能泰然處之的也就不必學習了。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要知:玉不琢不成器啊!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謝邀…………儒家講究老師如父…………而且孔丘又沒什麼不好的名聲…………離開了不好混啊…………而且宰相門前七品官…………跟著面上有光啊…………你光看到了喪家之犬…………沒看到好處…………不跟著他沒有他的名聲皇帝你見不到…………出人頭地也不容易…………


推薦閱讀:

TAG: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