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莊子道中的逍遙是否真的逍遙?

我主要想講莊子的逍遙之道,舉個例子吧,你今年40歲,你的父母已經70高齡,他們打來電話,想你煮一鍋雞湯給他們喝,凡有孝心的人,自然會煮上一鍋,這是否就是一種羈絆,或者是命令,但是你心甘情願,甘之若飴?

試以論之,凡人之天性,自然之性,和儒家的綱倫有異曲同工之妙,那麼孝也是一種自然之人的天性,莊子中有講,希冀人能遣其雜欲,返回自然的本性,即使是《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中也有清心的說法,那麼自然的本性之孝,是否和莊子最終的逍遙之道衝突?

再以論之,人之感情來自於天地陰陽,天地陰陽化而氣,氣化為人,人變為情,情生其欲,返天地之氣,需從感情來返,追溯天地之正,而羈絆的感情就是一個問題,若放棄人之感情,則走上了太上忘情之道,但這未嘗不是一種逍遙之道。

人的精神困於形體,形體困於客觀存在,就是地球,精神超脫者是否真的超脫,即使神遊太虛宇宙,又怎麼論證是否是逍遙?是否沒有羈絆,無所待?


說得真好,但我沒怎麼聽懂……

莊子,列子雖然是朋友,但不是一個理念。

你所謂說的陰陽化氣再化人什麼的是列子的理論。

而逍遙又是莊子的。

莊子說逍遙,要無侍,何為無侍?

無所侍,不需要任何儀仗。

列子可以御風,但那需要有風,有所侍。

大鵬可以扶搖直上九萬里,但那也需要有風,有所侍。

神仙天人可以享福個幾億年幾萬年,但卻是倚仗他的修為。

道士法師可以驅惡鬼,遣九天神將,甚至可以直接召來陰司添減壽命。但依然是有所儀仗。

富豪有所倚仗,文人有所儀仗,但凡是個人,都會有所倚仗。

就算一文不值,什麼本事沒有,但卻還有一條命。

鬼了,也有所倚仗,至少還沒魂飛魄散,是個鬼。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我,沒有任何儀仗,也不需要任何倚仗。

宇宙生乎手,萬化隨乎心。

我,不需要擁有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

父母年邁,要煮碗雞湯就煮唄。

修行之人,怎會拘泥這些小事。

既然身處紅塵,就難以置身事外。

既然如此,就大大方方的進去,瀟瀟洒灑走一遭,回首一生,也算圓滿,百年過後,空留墳墓。

人道盡,再行天道。

或者,直接出局,求個清靜,一心向道,也未嘗不可。

但這人道,終究還是要盡的,這賬,得消。


莊子的逍遙描述的是一種純粹出於自己的本意而行,尋找並實踐自己生命意義的狀態。只不過細分來說中間會有一個擯除一切後天干擾影響的一種全然開放狀態的階段。

有的人把莊子想像得也太low了,以為莊子是那種一味出離消極避世的人,以為逍遙之後就這樣閑著到死了,還把世間的生活比作還債。。。

背離人道、一味出世本來就是不究竟的行為,是對世界的否定,是對道生萬物的否定,也是對自己證悟的否定,說明還有法執未破。真正徹悟的人一定是會去悟後起修,會去落實自己的道,會去追尋真正自己的意義,因為他會明白世界的生起就是自己的本意。

去追尋自己的本意不是「有所侍」,恰恰相反,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大自由,是繼承自本源道體生起一切之性的自由,是天人合發的自由。

許多人看了很多書卻忘了最原始最純真的東西,那就是人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道生萬物故為中道而不可離,人持本心而行即與道合真而守中。所以,其實本來無所謂自由不自由的,只是一種看待角度。雖名為自由,實無謂自由,只是相對於別人為外界牽絆的情況而對比出來的。站在行者本人的角度,始終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持本願而行罷了。

不得不吐槽連佛教禪宗在開悟後都知道「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真空還得妙有啊。怎麼有些打著道教旗號的人就鑽進頑空出不來了。


莊子的逍遙之道沒那麼玄,說白了就是追求幸福之路!

而斷情絕欲並不是莊子眼中獲得幸福的前提,逍遙才是。

「逍遙」這個字語出《詩經》:河上乎逍遙。本意是指泛舟河上看水。

你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在划船時的感受,鴨子船也行,不管什麼船,感覺有沒有很舒服?而這種舒服,其實就是莊子追求的幸福。

於是莊子想,為什麼划船的時候會很舒服呢?他努力回憶當時的體驗,那時的他看著河中的水來來去去,看著兩岸青山隱隱約約,內心十分平靜安詳,如果可以的話,他就想這樣呆著,什麼也不做。

而這,不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嗎?如果人生的目的是為了幸福的話,那他呆著就很幸福了,還需要做什麼呢?

但是無為的前提是,要一直很幸福啊,可是人是不能一輩子划船的,如果要靠划船獲得幸福的話,那麼船何嘗不是人的羈絆?一旦失去了船,就失去了幸福。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人一直幸福下去呢?拋棄船嗎?好像不對,如果因為害怕失去而斬斷羈絆,那麼連一瞬的幸福都享受不到了,何談一輩子?

如此一來,划船也不對,不划船也不對,到底該怎麼做呢?

他繼續回想泛舟時的感受,為什麼會覺得平靜安詳呢?為什麼當時會什麼都不想做呢?他坐在船上隨水飄蕩,不知道會飄去何方,也不去想會飄去何方,他只是順應著河水的流向,安穩的坐在船上,靜靜地看著發生的這一切,哪一刻,他好像只是一個旁觀者,看著天地萬物旋生旋滅,卻不想去干預什麼,不想去改變什麼。

或許這就叫超然於物外吧。沒錯,超然物外!如同那隻飛上九萬里高空的鯤鵬,當他逍遙於九天之上時,萬物於它而言不過是野馬塵埃。

它不會去干預野馬塵埃的生死命運,它只是靜靜地看著這一切,順應著世間萬物的發展。

超然於物外,就是逍遙!

那一刻,莊子悟道了,他終於知道該怎麼划船了。

如果划船會幸福的話,那麼就去划船吧!可是一旦失去了船,不就會變得很痛苦嗎?

當然會痛苦,失去所愛感到痛苦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嗎?既然是自然的事情,那就順應自然的發展啊!既然順應了自然,又有什麼好痛苦的呢?

這就是道法自然的本意!當他超越了划船與不划船本身,超越了幸福與痛苦本身,他就看到了隱藏在這一切背後的道。

而這,就是道家一直苦苦追尋的東西,不是長生不死,不是太上忘情,而是能讓人永遠幸福的「道法」。

所以,到底要不要孝順父母呢?那要看你孝順父母時是不是感到幸福了,如果幸福的話,你就去做。如果不幸福的話,你還是跑去划船吧。

這樣的人生,其實是很逍遙的。可是太難做到,要麼會覺得孝順是一種羈絆,患得患失,要麼會覺得不孝有違天理倫常,大逆不道。

於是孝順不對,不孝也不對,這是因為你我還身在局中,無法超然物外。

真正逍遙的人是可以超越孝與不孝的,你很喜歡自己的父母,那麼孝順他們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和父母的感情越來越深,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而父母會老會死,還是一件自然的事。

逍遙的人,可以看見這一切背後的自然之道,並且承認這種自然事實,順應自然,而不是去干預,去反抗。

這種人身處塵世之中,卻早已跳出三界之外。也只有這種人,才能做到逍遙後面的「游」,人生對他們就像一場角色扮演的虛擬遊戲 ,而這又是莊子另外的一個腦洞了。。。


你覺得應該就去

不應該就算了。

所謂逍遙

不迷心而已

何為之不迷心

心亂則迷

心不亂,則正

一心通達,便逍遙


不不不,仙道以人道為基,逍遙之道,在於不執,事過心空,何必留戀?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這是否就是一種羈絆,或者是命令,但是你心甘情願,甘之若飴?

答:是,或者不是,全在於你。

你說的這種情況,正是莊子筆下,世俗孝道的表現。

因為你說的這種孝道,出發點在於世俗的道德約束(羈絆——親子之間的聯繫,命令——父子綱常的約束),而非自己的內心。

莊子在《天運篇》提到:

夫孝悌仁義,忠信貞廉,此皆自勉 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

這種世俗的孝道,一則摻雜著各種私心、和偏見,二則更多的淪為人們爭權奪利的工具,因此只能成為自己德性的累贅。

在本篇中,莊子還具體將孝道劃分了幾個層次:

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而 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 易,使天下兼忘我難。

  • 最容易的,就是恭敬。也就是出於對世俗孝道觀念的認同,而在行為上做出的孝順行為。
  • 其次,是發自內心的愛。發自內心的愛父母,表裡如一的孝順父母,這就比行為上的恭敬,要更難了。

至於後面的幾個層次,與本題無關就不多說。

——————

那麼自然的本性之孝,是否和莊子最終的逍遙之道衝突?

首先,關於孝是否為天性,這個莊子借孔子之口,在《人間世》中有提到:

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

(兒子敬愛雙親,這是天性,這個沒有辦法解釋。)

那麼,對於這類問題,莊子是怎麼處理的呢?後面就說了:

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

(注意修養內心的人,喜樂都不容易對他產生影響,知道事情的無可奈何而能夠安然處之,這就是德性的最高境界。)

所以啊,人能夠完全克服本性的影響么?可以脫離形體的舒服么?甚至於你說的脫離地球,遨遊太虛可以做到么?

當然不可以啊!

那怎麼辦?

當然是原諒......哦不,當然是「安之」啊!

覺得很悲觀么?那麼繼續看這段話,來自於《山木》:

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 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 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 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弟子問莊子:「山上的樹木,由於沒有用處而保全,老師朋友家的大雁,卻由於沒有用處而被殺死。先生你要選擇哪一種呢?」莊子笑著回答:「我莊周啊,要處於有用和沒有用之間。如果只是有用和無用之間,看似兩邊都不是,但也沒辦法免於受累。但順從道德的規律而浮游於世則不然,沒有毀譽,在飛龍潛蛇間隨時而化,不會固執於某一種行為。一上一下,以和為標準,浮游於道中。主宰事物而不被事物所主宰,那麼又怎麼可能會被受累呢?......」)

看到沒,莊子的「逍遙」,不是題主以為的,那種追求極端超脫的絕對的逍遙。

而是在客觀的現實下,依從道德的規律,自如安然的處事狀態。

而要做到這點,首先就得破除掉各種世俗的觀念約束(例如上面提到的世俗孝道),讓自己的精神如大鵬一般,在更高的層次去認識這個世界。

《逍遙遊》通篇,講的就是這個。


什麼是逍遙?

莊子告訴你小知和大知。

又告訴你大鵬飛要擊水三千里乘風而起。

水窪可以漂個杯子,但浮不起船。

總有人以為自由就是逍遙,說起逍遙卻忘了游。

似是而非。

燕雀 小蟲子安於小知小日子,自由嗎?自由。逍遙嗎?

蓄勢而發,突破見知在內的一切所限,游於無限,才是逍遙遊。


太 上 , 不 知 有 之 ﹔

其 次 , 親 而 譽 之 ﹔

其 次 , 畏 之 ﹔

其 次 , 侮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悠 兮 其 貴 言 。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謂 :"我 自 然 "。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之道,自然而然,這就是逍遙。

什麼叫做自然而然,打個比方,父母叫你去燉雞湯,你就燉了。不會有什麼多餘的想法。太上,不知有之而燉雞湯。其次,因親父母而燉雞湯。其次,因懼父母而燉雞湯。其次,一邊燉雞湯一邊罵父母。和人交往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然而然的默契,燉好了雞湯,就會說:我這是自然而然的反應。太上也是要燉雞湯的,區別在於它不會因為這個困擾自己,自然而然的燉雞湯。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莊子《逍遙遊》

你現在有個好東西,但你不知道這個好東西有啥用處,並因此煩惱。那麼這個好東西還能叫好東西么,它已經是困擾你的根源了,還不如讓它自然而然的存在在那裡,等到用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派上用場就好了。

大概就是這些個意思吧,講不出來想要表達的意思,一開始是感覺沒有什麼話可以講的,慢慢擠出來這些字吧,希望有幫助。


心中無一事,豈不逍遙自在乎?


莊子的逍遙明確指無待,什麼東西是無待的?道生萬物,所以萬物都待道而生,只此可知除了道沒有什麼是無待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是逍遙的。道法自然,唯道之法才自然,所謂人的自然之性已經情慾相雜不是自然了,有待的東西沒資格自然,只是借個名字。是否煮湯,是否甘願都和逍遙沒關係,那是儒家的天性。神遊太虛是說陽神出竅,不是暢想宇宙。

所以你說的逍遙不是莊子的逍遙,莊子的逍遙也沒得論證。


孝是糟粕,孝順這個詞怎麼說的?

對孝順的提倡其實是對自然規律的追求,對正確性的追求。然後萬事都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了,你追求它不就是把自己放在外面了嗎?對道德的追求也是一樣的。

要明白真君子不會因為孝的提倡而去幫父母做雞湯,而是出於樂意,或者不樂意就不做了。他們心中有對自己的尊敬,對父母的尊敬,沒有對孝,對道德的尊敬,這叫以人為本。

他們不會被自己行為的合法性正確性擔心,因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他們依心而行,不會傷害任何人,反而活出每個人本來就有的神性,豐富了所有他接觸到的人的生命。

懂嗎,逍遙就是這樣了。


究竟的逍遙亦可說世外的逍遙,指清凈的本性,或道心、佛性。

通常的逍遙亦可說入世間的逍遙,指做而不住、分別而不住,心無所住。

比如,你煮湯之後,就開始做下一件事,而不是去想像。

試著說說不逍遙:

對事物的認識不實叫做妄,在這種不實分別的基礎上種種取相,就是妄想。

對妄想的固執不舍,就是執著。

換言之,簡單說,心無執取即逍遙。

莊子道中的逍遙,在於你是什麼樣的境界,就能體會到什麼樣的逍遙。


無法空談 貫徹自我率性而行

還有孝 不是自然感情的 人為的創造的維持集團關係

順應天命 做湯之事亦是如此


逍遙啊,就是逍遙,解釋它幹嘛,解釋的清楚嗎?

別人悟出來的你能懂?除了本人解釋誰都不權威,或許莊子都說不清楚,意境不是文字可以解釋清楚的,那是一種頓悟,是一種對於萬物的看法。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可以解答你的問題,每個階段對這句話的理解都不一樣,見識和境界決定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推薦閱讀: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