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較常見的漢語古今異義現象?
以前一直以為,「愚不可及」的意思是:
愚蠢到別人都比不上,無比愚蠢的地步。
後來才發現,原來這個詞出自《論語》,
原來的意思和今天的意思真是大不相同。
《論語·公冶長》,子曰:
「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啊,
在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就表現得很聰明;
在國家政治混亂的時候,就表現的很愚笨。
他在該顯露智慧的時候表現才能,這是別人也能做到的;
他在應該裝糊塗的時候表現愚笨,這是別人很難做到的。
原來「愚不可及」的人非但一點也不愚蠢,
反而還極度聰明,聰明到沒人能夠比得上。
這個詞簡直古今異義到了截然相反的地步。
三思而後行,其實是貶義詞。
原文:《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文:楚國大夫季文子做事謹小慎微,思前想後,猶豫不決。
孔子聽了,說:想好的事情,再確認一遍就可以了。
孔子其實是反對三思而後行的,他認為這是婆婆媽媽的表現。但後人斷章取義,變成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跟前面的朋友解釋愚不可及一樣,意思完全反了。
所以很多人印象中的孔子是一個腐儒形象,這也是相反的,孔子是標準的山東大漢,論語非常精鍊,不細細品讀不能領會。
以後有人跟我們說:要三思。
就回他一句:別這麼婆媽。
——————————————————————
用思考理解經濟,用經濟理解世界。
請關注公眾號《茶話股經》
這是一個前私募操盤手,現在的獨立投資人撰寫的,客觀,理性,深刻的經濟類公眾號。
感謝你的關注!
「上帝」這個詞被篡改得相當嚴重。
華夏先民除了祭天之外,還要祭地、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等自然神明以及祖先,這點有些類似於日本的神道教,源於先民對自然的敬畏,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則是祭天。古人崇敬皇天上帝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認為上天孕育萬物,滋潤眾生,理應被人們所尊敬。明朝中後期,隨著西學東漸,基督教逐漸傳入中國,傳教士們把基督教義翻譯成漢語時就把他們的神耶和華翻譯成「上帝」,由於當時基督教在中國影響很小,因此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近代以來西方文化漸漸處於強勢,而且帝制結束後官方的祭天儀式消失了。解放後,傳承數千年的「敬天法祖」信仰被斥為「封建迷信」,華夏的「上帝」逐漸被人們遺忘,改革開放後基督教像潮水一樣湧進國門。「上帝」就成了耶和華的代稱了。至此,華夏的最高神便被西方的神偷梁換柱所取代。附:《通典·禮典》:「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六上帝中,自然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可稱天,人帝即五行上帝(五方上帝)不可稱天。《隋書·禮儀》:「五時迎氣,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屬,非祭天也。天稱皇天,亦稱上帝,亦直稱帝。五行人帝亦得稱上帝,但不得稱天。」述職。
今天剛抄到這一段,《孟子·告子章句下》
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
以後每季度做述職PPT都會很帶感~
我說一個一般人經常搞錯的。恨是古今異義,文言文表示遺憾,可惜,絕無憎恨之意。常嘆息痛恨於桓靈也。是為桓帝靈帝不能遠離小人感到遺憾。此恨綿綿無絕期,是這生離死別的遺憾沒有期限,永遠揮之不去。古人表示痛恨常用忌,怨,厭,但又各有側重不同。
既來之,則安之。
經各大電視劇的熏陶變成了「既然來到這了,就老實呆著吧」的意思。
這句話出自《論語》,原文是這樣的: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翻譯過來是這樣的: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發揚文治教化招徠他們。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
老而不死,是為賊!
這個也總是在電視劇里看到。偶爾小說里也會有,通常就是用字面意思來罵一些年齡大的人。
也是出自《論語》,他的原文是這樣的: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本只不過是孔子教訓人的小故事,卻被人們牢牢記住了最後那句罵人的話。
言必信,行必果
還是《論語》
原文是這樣的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意為
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小人啊。
後來就變了么……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電視劇上通常指沒有後代是最不孝順的事。
出自《孟子》
原文是這樣的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解釋為:「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做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在取妻的時候沒有稟告健在的父母,是沒有盡做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多大的區別。」這裡的前情:舜娶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這個解釋有爭議)
應該是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吧。
現在看到這句話一般認為是抨擊朱熹不講人性,只講理學。
但是原話是啥呢?
「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學者須是革盡人慾,復盡天理,方始為學」(《朱子語類》卷四)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慾?』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朱子語類》卷十三第二十二條)
而且這句話也不是朱熹最開始說的。
「存天理」就是向善,「滅人慾」 就是去惡。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就是要防範個人慾望的過度膨脹,追尋維護社會、道德、政風和民風的和諧與美好。
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是有點道理的。
提名一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覺得現今把這句話當做情侶臨別贈言很美好啊,大家也習以為常。但每次都有好為人師的非要抬出原作來說這是兄弟之間的臨別贈言,你用錯了balabala……
我認為,只要和當時的環境/語境相協調就好,贈兄弟親友也行,贈情人(這個好像也古今不同·_·)也未嘗不可。
漢語只是工具,人不應該被工具奴役。時代在發展,漢語是隨著時代在改變的。那些失活的古文字都躺在歷史的垃圾堆。
在我看來,這些每每都要深究原意古意的和那些舉旗要恢復繁體字的極端崇古派一樣,歸宿都是____。
古今異義可籠統的分為四種: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感情色彩發生變化。
詞義擴大。如江河,古時特指長江黃河,先泛指江河;又如「好」,原指女子貌美,現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質等。
詞義縮小。如「臭」,古泛指氣味,先僅指難聞的氣味;又如「餓」,古指嚴重的飢餓,已達生命受到威脅的狀態,現在則是指一般的肚子餓;再如「讓」,古可以表示辭讓、謙讓,也可以表示責備,而現僅表辭讓、謙讓。
詞義轉換。如「涕」,古指眼淚現一般指鼻涕;再如「去」,古指離開某地,現指前往某地;又如「犧牲」,古代指的是用於祭祀的牲畜(名詞),今義指為了正義的目的生氣自己的生命或放棄某些利益(動詞)。
感情色彩變化。「卑鄙」一詞古表示出身卑微見識淺陋,是一個表謙虛的中性詞,今則指(那些不點贊的人)品質惡劣,為貶義詞。
大概是這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