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是不是拒絕成長,奉行逃避主義?

現代人在婚戀態度,工作態度甚至人生態度上趨於逃避主義。當對所處現狀感到不滿的時候,很多人不是努力改變現狀,而是趨向於降低期望或者迴避問題以取得心理平衡。

這是否是現代人獨有的問題?是否複合現代社會發展?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為是否真的利於個人幸福?


謝邀,

現代人並不是『拒絕成長』,而是『缺乏有效成長途徑和上升渠道』,在多次嘗試失望之後,由對『自己的習得性無助』,轉為對『社會結構和人性的失望』。

主要由以下幾點影響:

1.我們的教育並沒有教會我們如何『解決問題』

小時候我媽對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些不用你管,你好好學習就行。

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之下(此處我說中國,並不是我覺得中國不好,而是我只了解中國),一個孩子最主要的自我價值感來源就是學習成績,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失戀了怎麼辦?

提升自己。

怎麼提升?

考研,背單詞。

對工作不滿意怎麼辦?

提升自己。

怎麼提升?

考研,背單詞。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我能看到非常多的來訪者在遇到困難之後,除了背單詞,她也不知道怎麼辦。

那麼背單詞有用嗎?

就算有用,又真的有多少人能通過升學解決自己的情感,人格,生活問題呢?

現在知識變現,之所以紅紅火火,並不是因為人們越來越尊重知識,而是人們越發的意識到,基礎教育並不足以富足我們的生活,完善我們的人格。

2.社會的結構性問題

日本是一個非常樂於學習,善於學習的名族,即使他曾經是我們的敵人,這一點我們也需要正視。

但現在日本的年輕人,他們其中有多少成為了「尼特族」、「死肥宅」?

是他們的問題嗎,並不是,日本的人口老齡化,階層固化,根本不給年輕人機會,無數年輕人剛畢業興緻勃勃,穿上西裝,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但是迎接他們的是失望,是對他們無限的要求和壓榨。

能有被壓榨機會的,都屬於比較厲害的年輕人了。

那是日本政府問題嗎?也不是。日本的幾次金融危機,有哪一次不是美國的匯率手段?

我們的國家,在人口結構上越來越像日本,在土地資源上,越來越像香港,政府心裡很清楚,他們也在努力不向那樣發展,但是政府也不是神,他們只能盡一切努力,但是無法保證,如果能保證,美國都不會隔幾年一次金融危機了。

題主說到的婚戀問題,他本質上就是一個社會問題,主要是以下的影響:

90年開始的城市化,大量父母外出打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總方針,使得很多父母沒有精力和時間給孩子帶來家的溫暖,這批孩子早年就沒有體驗過家事港外的感覺,所以他們對家庭沒有那麼渴望。

城市化使得我們進入陌生社會,適婚男女接觸、認識的機會少。

過高的婚姻生活成本和過低的工資水平,讓我們對婚姻望而卻步。

這些並不是個體努力能解決的問題,反而是努力帶來的問題。

如果年輕人不想努力,去四線城市買個房子,隨便找個工作,很快就工作穩定,家庭幸福了。


題主修改了問題,我也修改答案。

努力改變現狀,前提是努力可以改變現狀。而很多人選擇放棄,是因為已經知道努力無法改變現狀了。

他們挺聰明的。


同意樓上的一個回答,努力改變的前提是可以改變。

前天跟一個算是小中產的二代聊天,他看我在買書,就問我買書幹啥,又沒用,一看我買的還是二手書,很詫異,我說一本書雖然不貴,但是我一年要買很多本書啊,所以就貴了,然後他一臉無所謂的說,我一個月零用錢就一萬多兩萬。

他做什麼的?並不是,這周圍有非常多的拆遷戶,也就是說基本上屬於什麼都沒幹,錢也多的一輩子花不完的那種。那你說努力幹什麼,更何況,以後的路很多都被這樣的人給你堵死。


現象的確明顯存在,逃避問題,不去改變自己,反而指摘社會種種…

第一,這個絕對不是現代人才有的病症,而是從古至今都存在的通病!何以見得呢?這種現象用通俗的話去講,就是發牢騷,裝清高…我好像看到了東晉的文人雅士清談!他們不問世事如何解決,只要自己的清高,說白了,就是拒絕改變社會,拒絕改變自己的環境。因此,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並非現代人的通病。

第二,這種消極的思維方式當然不利於社會發展。首先,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我們不可能寄希望於一群人的悲觀厭世,牢騷滿腹,逼的幾位企業家,社會家去創造出符合悲觀者嚮往的世界!其次,在這種思維的流行下,社會風氣必然由兢兢業業,努力創造變為頹廢不已!因此,第二個問題真的是多餘的問題…

第三,這能否帶來真正的幸福呢?當然不會!


應邀

佛法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分為身、口、意三種,都與往昔今生的業緣密切相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遲早有別!

工作態度,婚戀態度也是如此!諸事的順逆也是如此!

所以,只有懺除了往昔今生造作的產生逆境的業緣,才能改善現實中的逆境!譬如,要想道路暢通,首先應當剷除路途中的障礙。

具體方法,需要依止佛教的出世明師,依教奉行,才能有希望達到滿意的效果!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幸福 | 現代人 | 現代社會 | 逃避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