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篩查要防範過度檢查
日前,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的消息震驚了不少人,最近幾個月來,多位文藝界人士相繼被癌症奪去生命。防癌抗癌話題因此受到關注,不少打著癌症篩查名義的體檢項目也趁機向大眾兜售。然而,對普通人群來說,癌症篩查可選擇的項目其實並不多,有些體檢套餐屬於過度檢查。而且目前有效的癌症篩查只能篩查某一種癌症,消費者體檢時需要理性選擇適合的篩查項目。
癌症早期篩查有助於提高治癒率
對於癌症,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癌症篩查就是為了早發現,以便在癌症早期沒有明顯癥狀時,檢查身體是否有癌症存在,如果能夠及時發現癌細胞,將大大提高癌症的治癒率。
目前,癌症早期篩查已得到我國國家層面的重視。《「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將早期篩查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一個項目,是「防治重大疾病」的主要手段,「強化慢性病篩查和早期發現,針對高發地區重點癌症開展早診早治工作,推動癌症、腦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機會性篩查。基本實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預全覆蓋,逐步將符合條件的癌症、腦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診早治適宜技術納入診療常規。」「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各地也在響應,比如10月29日,上海市抗癌協會發布《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給出了肺癌、大腸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7種常見惡性腫瘤的篩查和預防方法,以便公眾參考。
目前,癌症篩查的主要手段包括常規體格檢查,比如觸摸乳腺、睾丸腫塊;實驗室取樣化驗,比如檢查血液、糞便和其他體液,尋找腫瘤標誌物;對組織做儀器成像,比如CT、X光、MRI等。
普通人群可篩查這三種癌症
儘管癌症早期篩查意義重大,但不是所有的癌症都可以進行有效篩查,對於市面上一些包含多種癌症篩查的體檢項目,消費者選擇時也需要注意分辨。癌症科普學者李治中曾表示,「目前而言,所有有效的癌症篩查,都只能篩查某一種癌症。如果有公司告訴你,它的這個東西,能篩很多種癌症,一定有不準確的地方,一定不是官方推薦的。」知名藥師冀連梅團隊也發出提醒:「目前所謂的『一滴血』查腫瘤標誌物以及收費上萬的全身PET-CT,都是確診癌症後的檢查手段,不是普通人用做早期癌症篩查的手段,不要上當受騙。」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建議,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以及肺癌,某些年齡段和人群值得篩查,像前列腺癌、卵巢癌等癌症則不一定值得篩查。李治中等醫藥界人士同樣認為,對於普通人群來說,現在有效的篩查方法主要包括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三種。
李治中表示,「女性乳腺癌,首先是體格的檢查,包括自觸等,然後要去醫院檢查做鉬靶。女性宮頸癌,我們都知道最近出現了HPV疫苗,很多女性都去打了HPV疫苗。它確實能夠預防蠻多的宮頸癌,我還是建議,到了一定的時候,去做宮頸細胞學篩查,其實就是看有沒有形態上的一個變化,有沒有早期癌變的跡象。結直腸癌最重要的就是腸鏡篩查。40歲開始可以做,50歲以後是應該必須做。如果沒有家族史的普通人,第一次檢查完腸鏡沒事,五年,甚至十年以後做一次就可以了。」
肺癌肝癌胃癌高危人群更要做篩查
李治中還介紹了另外幾種篩查方式,不過這幾種方式不適用於普通人群,而是與幾種癌症高危人群相關,「普通人群可能不太適合這個篩查,因為篩查的性價比比較低。」
如果是肺癌、肝癌、胃癌等高發癌症的高危人群,就有必要做癌症篩查。李治中介紹,肺癌的篩查方式是低劑量的螺旋CT。「如果你抽煙,即使是戒煙過後,還是要注意這個篩查,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而肺癌高危人群則是抽煙到達二十年包的人群。「什麼叫二十年包?就是你每天抽多少煙,和你抽了多少年乘起來,也就是說你每天抽兩包煙,你抽了十年,或者你每天抽一包煙,抽了二十年。如果到了這個以上的話,通常就認為是高危人群。」
關於肝癌篩查,李治中提到,可通過檢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更加有效的可能是腹部超聲」。而胃癌則可以通過胃鏡篩查。
健康生活方式才是防癌關鍵
雖然癌症早期篩查能夠發揮防癌作用,但醫學界普遍認為,最好的預防癌症手段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據統計,如果改變生活方式,有超過50%的癌症都可以被避免。美國癌症協會提出十大預防癌症的建議,包括遠離煙草,將體重控制在健康範圍內,規律的身體鍛煉,多吃蔬菜和水果,減少酒精攝入,減少紫外線照射皮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家族親戚的身體狀況,了解自己的患癌風險,保持定期體檢和合理的癌症篩查。這些建議大家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參考執行。
推薦閱讀: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