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真實的自我

作為一名初診接待,經常聽到很多來訪者訴說他們的經歷:我循著一條可靠的路,上學、考研、找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子、賺錢養家,看起來生活不斷有進展,可是卻仍舊迷茫,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努力,更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

對於這樣存在感的缺失、身心被掏空的感覺,有一個專門代表這個現象的名稱叫「空心病」。

簡單來講,「空心病」就是在失去了自己對事物的評價標準,所有的行動都倚賴於外界的評價來進行。

比如會更多考慮上什麼樣的大學是好的,幹什麼樣的工作是好的,過怎樣的生活是好的,和什麼樣的人結婚是好的,然後以此作為自己的生活目標。除此之外,沒有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這樣的生活顯然不會糟,反而在別人眼裡看起來都很光鮮亮麗,可是在自己心裡卻常常感覺到疲憊和壓抑,即便已經獲得許多的成就,仍然很少體驗到生活的快樂,也不知道什麼才是真實的自己。

在現在崇尚活出自我的時代,很多人都說要找真實的自己,為什麼這麼多的人認同了真實,也非常努力的去尋找真實,卻總是找不到真實的自己呢?

在談找真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真實是怎麼來的。

與真實對應的是不真實,我們可以從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的理論中找到一個相關名詞,叫虛假自體。

它來源於生命早期的母嬰關係,嬰兒會表達很多自發的衝動,然後根據環境對他的接納程度,來決定自己接下來的反應。

如果嬰兒的許多反應能夠被養育者看見和接納,那麼他就能允許自己把真實表現出來;相反,如果他很多的反應被是否定或者忽略,那他這部分需要就會被壓抑下來,從而在表面看起來很順從,虛假自體就這麼出來了。

所以,虛假自體的起源,是出自於母親無力理解嬰兒的需要。但嬰兒的行為,也是利己主義,因為順從養育者能夠獲得生存。

那麼,是不是虛假自體就是不好的?作為一個健康的人,實際上也有虛假自體需要,比如表現出來一種對社會化的禮節或禮貌的遵守,但這些並不會影響一個人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以及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有當虛假自體越來越多佔據了我們的真實需要,努力絕大多數是為了順從他人時,從而很難有自我存在和發展的空間,這才是不健康虛假自體的表現。

所以,一個人的真實,並非是盲目的隨心所欲,而是自己的許多想法和感受經過在與他人的互動中,被不斷確認後,而存續下來的自我特徵。

在自己的想法被確認的過程,總是存在著這樣的阻礙:

1. 我們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人不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們也覺得自己不該有這樣的想法;

2. 我們許多的想法都得到了支持,感覺自己的想法都是對的,很難理解別人有跟自己不一樣的想法。

根據這樣的阻礙,當我們在說一個人活得不真實時,常常會有兩種比較極端的情況:

第一種,極度強制養出來的孩子,太不真實,有想法不敢表達,有感覺必須否認,在關係里總是忍耐和壓抑自己,又希望別人來猜到自己的想法,但很多時候都是失望;

第二種,被極度溺愛出來的孩子,表現太真實,不能忍受一點點委屈或不舒服,無法體會別人的感受,總被人說是太幼稚、太不成熟,這是一種完全以自己為中心的真實。

這兩種極端狀態,在關係里都會非常痛苦。第一種感受不到自己所思所想的真實,第二種感受不到自己在關係里被接納的真實。

然而,絕大多數的人,在關係里感覺到痛苦,都並非完全屬於某一個極端,而是有偏向某一個極端的狀態。這時候,我們要找的真實,並非是一個統一的標準,而是自己所缺失的那一部分。

以這兩個極端狀態為例,長時間被壓抑的人,需要去還原和看見自己總是被中斷的想法和感覺;而時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需要在自己的想法之外,去感受到別人的想法。

所以,當一個人總是在關係中感覺不舒服,想找尋真實的自己時,這種真實其實是因人而異的。我們不能盲目地模仿別人,只有深刻地覺察到自己是被什麼卡住時,才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向。

在心理諮詢中,經常有人想探索真實的自己,又不敢往前走,然後到了諮詢中,我們「手拉手」走過一段,他們感覺沒那麼可怕了,對自己的了解會多一點,然後又有些害怕,再走上一段,了解又多一點……

當我們看見一些真實,會感覺到更安全,因此對自己的接納更多,又會看見更多的真實,感覺到更安全。又因為安全,才會有越來越多敢於承擔的意願。

所以,找真實的自己,是給了自己一個安全的空間,去看見和接納更多自己的和外界的真實,發展面對這些真實的能力。這些真實過去其實一直都在,只是如果感覺不到安全,真實就不會被看見。

這個觸及真實的過程,可能會讓你打破一個絕對的標準,替換成一個有規則和更大視野的世界,卻能讓你感覺到更安全。所謂的真實,實際上是在一個動態平衡過程中發展出來一種更完整的視角,你會依賴這些看見做出選擇,並替自己的選擇負責。


推薦閱讀:

TAG:自我認同 | 自我認知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