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人的名字都挺好聽?

看小說,總覺得古代人起名特講究,普普通通的幾個字一組合念起來就就琅琅上口的!比如步練師,白居易,宇文成都,賈詡……。這是由於了解了他們才喜歡上他們的名字,還是本來名字就很好聽呢?是否也和音律有關?


我們現在能知道的古代人,不是達官顯貴,就是文人墨客,而且以我們的語言課本中出現的文學家、詩人等居多,這樣都是當時的頂級精英階層了,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能有多少呢?這些人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起的名字當然講究,各種引經據典……

而到了今天,我們還有多少的傳統文化的底蘊呢?我們讀過幾本傳統經典呢?

不管怎麼說,我們這樣的草根,在今天還能夠取個與眾不同的名字,雖不說引經據典,但總有些講究吧;而在古代,可能就頂個狗子、二蛋之類的渾名過一輩子了。

舉兩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劉邦,叫了幾十年的劉季,說白了,就叫劉老四;朱元璋,朱重八同志,也就是排行老八。他們倆發家之前,不就是草根的代表嗎。

此外,漢字是有限的,我們已經知道的名人,難道我們還會故意去取跟人家一樣的名字嗎?大部分人是不會的了。那我們可以用的優質資源變得越來越少,也就是不爭的事實了……


也有難聽的,比如嬴盪。


推薦閱讀:

TAG:取名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