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唯識和無相唯識
唯識學向來有四分說的說法,如
安難陳護,一二三四
就是安慧主張一分說,難陀主張二分說,陳那主張三分說,護法主張四分說。
我們可以把唯識的發展,分成兩個時期,一個是經典時期,一個是論典時期。
經典時期,就是釋迦-彌勒-無著-世親,這一系的唯識學。
論典時期,就是世親以後,各派思想不統一。
其中因為《唯識三十頌》只有頌文,沒有解釋的文本。所以各家都給此論作解釋。這就造成解釋不統一。
最基本的問題在於,如果唯識無境。那麼,識怎麼能夠認識自己?
因為沒有外境,所有的外境都是識派生的。但是當時人現行,眼睛不能自見,刀不能自割。
所以識是不能認識自身的。這就和唯識無境的理論目的相衝突。
實際上是否衝突呢?
命題能夠表述全部實在,但是不能表述它們為了能夠表述實在而必須和實在共有的東西——即邏輯形式。
維特根斯坦說過這句話。那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他認為,形而上學的主體(指思本身,類比唯識的識),他能夠表達全部,那麼他不能表達自身。
舉個例子,就是眼睛不能看見眼睛自身。即使你把眼睛切下來了,放在手術台上,你看到的眼睛,也不是那個客體的眼睛了。
你其實並不知道,識本身是怎麼樣的。
1、安慧的無相唯識說
其實安慧並不是一分說,因為四分說是後來論師總結的。安慧作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所以他的《唯識三十頌》,連見相二分的說法都沒有。
他的意思很明確,就是離言的識是存在的。識展現的畫面也好,識能夠去認識世界也好,都是遍計所執自性。
這裡最難理解的是,為什麼說,識的認識也是虛妄的呢?
因為這裡面有兩個識。
一個識是離言的識,他是識的本體,相當於維特根斯坦說的「邏輯形式」,他是存在的,但是他不能被認識。
一個是遍計所執的識,他能夠被人類所感知到,比如我想一個東西,很明確我能感覺到我在認識,這部分的識是假的,是不存在的。
就比如,一個人做夢中夢。他做夢的內容是做夢。第二個夢,是假的。這個夢的能取和所取都是假的。只有第一個夢的能取是真的,所取是假的。
這個說法是符合早期唯識學的教法的,因為《解深密經》說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那麼何以會出現見分,相分呢?實際上是對於見,相二分概念不清晰造成的。
2、護法的有相唯識說
彌勒所造《辨中邊論》記載
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
這段話的解釋,就很明顯體現了兩者的區別。
無相唯識的解釋是這樣,依他起的心識是存在的,而依他起心識派生的妄想,認為外境存在,然後認為我的能取和外境的所取,兩者都是不存在的。
換言之,最終存在的,只有心識本身。妄想出來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而有相唯識的解釋是這樣,
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亦依他起。遍計依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具不具等,此二方名遍計所執。
一切心識和心所法,現行的時候,識有見相二分。這個見是心識的認識能力,而相是心識的內境。所謂內境,就是不能獨立於心識之外的境。如同夢境,他不能獨立於頭腦而存在。
這個內境,他也是依他起自性,換言之,他也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執著這個內境為實有,然後認為他是一,是異,是有,是無,這就是遍計所執自性。
所以一般認為,無相唯識為唯有識,有相唯識為不離識。
無相唯識認為,一切的現象,都是心識派生的,現象本身是假的,不存在的,所以他沒有能所二取。
有相唯識認為,心識有見相二分,見分為能認識的功能,相分是識之中,一種影像的存在。
換言之,相分是相對存在的,他是屬於依他起自性。但是如果執著於相分,認為相分為外境,並且加以實有化,就是遍計所執。
那麼兩者有矛盾嗎?實際上沒有。原因在於安慧並沒有把唯識學的認識部分,說得很詳細。
唯識今學,他提出四分說,把認識過程剖析很詳細,搞得認識過程極其複雜。所以他必定會提出認識的中間環境,作為理論推演的支撐。
而唯識古學,他是以中觀視角看唯識,著力否定的是外境。
兩者共同承認的都是沒有外境。
所以我們發現兩者的目標相同,區別只是在於論證手段不同。大家都承認唯識無境的主張。
只不過,無相唯識認為,心識變現一切法,他把目光著重於一切法上。認為一切法如同夢一樣,都是虛妄不實的。
而有相唯識,著眼於識之上,他把識的運行發揮到極致,就可以解決,無外境怎麼認識這個難題。
比如有相唯識家提出,若無相分,
1、認識的對象是什麼?有相唯識就很簡單,認識的對象就是相分。而無相唯識的解答
複次、此諸一切只是假安立,毫無事體。所謂假安立者:即由如是道理轉起:謂於是處、曾無有此。一切聲亦於主體中實無、唯由假安立性轉起。由如是故,唯無事體。此中若謂無我與法故、不應假安立,如是所說、理不成立。
他的意思是,並不存在外境,只有名言的存在。於是因為執著於名言概念,熏習種子。所以認識對象,是你執著於外境這個想法。
所以從有相唯識和如來藏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因為有相唯識著眼點在識,所有的行為都是依靠識去轉變。這就是唯識強調轉染成凈。
而無相唯識,是依靠境,是說明境無。所以他能夠跳出識,去看整個唯識體系,就是他把識比作鏡子,所有的鏡像再大,都逃離不了鏡子。心識就是世界的邊界。
而無相唯識,雖然也承認轉染成凈,但是他是在中觀體系去看唯識,他就有心性本凈思想的一個隱藏。全靠後人能不能把他挖掘出來。
中國的唯識學,是以有相唯識為主的,中國的法相唯識宗建立以後,對於無相唯識提出嚴厲的指責,認為無相唯識犯了錯誤。這可能只是宗派之見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