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溫水煮青蛙,青蛙怎麼死的?

你怎麼看?


你別說,還真有人做煮青蛙的實驗。不過做的不是把青蛙放到熱水裡面,而是放到冷水裡面加熱,也就是這個故事的第二部分。慢慢加熱青蛙,青蛙究竟會跳出來,還是死在裡面呢?做這個實驗的,是奧克拉何馬大學的動物學教授霍奇森。霍奇森研究的是不同種類的兩棲類對溫度的反應。青蛙屬於兩棲類動物。兩棲類是冷血動物,也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的溫度進行調整。霍奇森研究的,就是兩棲類可以耐受的最高溫度是多少。你看看,科學家總是會給一些稀奇古怪的實驗找一些聽起來很科學的借口。霍奇森選定的加熱速率,是每分鐘2華氏度,也就是差不多1.1攝氏度。霍奇森發現,到了一定溫度以後,青蛙會開始躁動不安,試圖逃離這個環境,如果裝載的容器允許,青蛙還是會跳出來的。基於此,霍奇森宣布,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是錯誤的。

不過,再翻翻故紙堆,當然是在計算機上面翻,還能發現更早期的實驗。早在1869年,就有人煮過青蛙了。一個德國的科學家哥而茨,在尋找靈魂這個東西的時候,設計了這麼一個實驗。把切掉了大腦的青蛙放在冷水裡面慢慢加熱,青蛙就被煮死在裡面了,而把正常的青蛙也同樣處理,正常的青蛙會試圖跳出來。這個實驗原意我們不用去理會到。不過,看來差不多150年前「溫水煮青蛙」這個事情就已經有了結論。不過等等,哥而茨不是唯一一個在100多年前做這個實驗的。1872,一個叫做亨滋曼的宣布,如果你加熱的速率足夠低,那麼,青蛙並沒有跳出來的打算。1875年,這個實驗還被另外一個人證實。兩個實驗矛盾嗎?哥而茨與亨滋曼的實驗的區別是加熱的速度不同。哥而茨的實驗中,從17.5攝氏度加熱到56攝氏度,花了10分鐘,這樣,每分鐘的平均升溫速度就達到了3.8攝氏度,比後來霍奇森使用的加熱速率還快。所以,哥而茨觀察到青蛙很不喜歡這個溫度,試圖跳出來。而亨滋曼的實驗,加熱速率要低很多。亨滋曼使用了90分鐘把水從21攝氏度加熱到了37.5攝氏度,平均每分鐘升溫速率不到0.2攝氏度,就沒觀察到青蛙的行為異常。青蛙可耐受的臨界高溫(critical thermal maximum,CTM)大約是36-37攝氏度。如果加熱到37.5攝氏度,青蛙即使沒有立即死亡,已經喪失一躍而起的能力了,死亡已離它不遠了。

這些「煮」青蛙的實驗目的都是考察溫度和神經反射性的關係。在較快的加熱速率下,青蛙能跳出來,原因很好理解:熱刺激引起了青蛙的應激反應——跳走。而在較慢升溫過程中,由於類似「感覺適應」的原因,持續細微的溫度變化使得青蛙適應了這種刺激,反射應激性降低,直到達到可耐受的臨界高溫,無法逃生。從這點上來說,「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過讓青蛙無法察覺的溫度變化和我們平時的「煮」有一些差別。

結論: 在溫度變化明顯的情況下,青蛙可以迅速跳出。而當水溫變化很微小的時候,青蛙就難於察覺,而失去逃生的機會。「溫水煮青蛙」故事背後的依據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過能煮死青蛙的這個升溫條件和我們一般理解的「煮」不太一樣。

非本人原創,轉自http://bbs.jurong.cn/thread-1155180-1-1.html

在之前朋友圈有一篇文章說一個老師帶領全班同學做溫水煮青蛙的實驗,結果當然是青蛙跳出來了,文章說後來學校發現老師這次實驗並沒有包含在教學規劃裡面,把她開除了,網上一片熱鬧,有反思的,有罵的,但是基本上沒看到對這次實驗純粹的嚴謹的深刻的科學思考


這個應該算屬於心靈雞湯坑人較深的一個案例!

首先我們來看看詞條:

煮蛙效應源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溫水煮蛙實驗:將一隻青蛙放進沸水中,青蛙一碰沸騰的熱水會立即奮力一躍從鍋中跳出逃生;又嘗試把這隻青蛙放進裝有冷水的鍋里,青蛙如常在水中暢遊,然後慢慢將鍋里的水加溫,直到水燙得無法忍受時,青蛙再想躍出水面逃離危險的環境卻已四肢無力,最終死在熱水中。實驗說明的是由於對漸變的適應性和習慣性,失去了警惕和反抗力的道理。成為一個目前廣泛轉播的寓言。

然而!事實情況是!

「溫水煮青蛙」是一場騙局

天涯上有個帖子說的。

這篇短文的作者已佚其名,但他卻是一個難得的有心人。他說,他曾經觀察過夏天的青蛙,它們一般都藏身於柳蔭、荷葉的下面,或者是陰涼的水草之中。在被驕陽曬得滾燙的其他地方,卻怎麼也看不到青蛙的蹤影。他感到現實中的青蛙並不像理論中的青蛙那麼傻,因此很是疑惑,於是抓來一隻青蛙,置於鍋中,用實驗的方式來檢驗青蛙理論的真實性。

  既然是實驗,當然是為了再現青蛙故事中的情景。作者用文火在鍋底慢慢加熱,精細操作,不敢有半點馬虎。隨著水溫上升,那青蛙卻顯得越來越不耐煩,遊動了幾個來回之後,就毅然跳到了鍋外。

  作者頗有些不甘心,又換了一口大鍋。這口鍋的四壁甚為高深,斷然不會讓青蛙輕易逃脫。當水溫超過30℃之後,青蛙似乎感到不安,開始來回遊動。隨著水溫越來越高,青蛙也遊動得越來越快。當水溫達到40℃之後,青蛙已經顯得極為焦躁,不斷向上跳躍。作者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準備停止實驗。正在這時,青蛙終於以奮力的一跳,逃出生天。

————————————————————————————————————

搬運工分割線

其實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腳試試。看看加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不是會突然疼得拔出來。

還有許許多多的心靈雞湯系列。比如說鴕鳥。雞湯告訴我們,鴕鳥面對危險時會把頭埋進土裡。

而然科學告訴我們,鴕鳥奔跑速度最高達到70km/h,和汽車接近。遇到危險的時候撒腿就跑,基本能追上它的不多。

不過沒有關係,心靈雞湯么。就當它的假設是對的,而我們只要靜靜享受其中的禪意就好。


其實溫水煮青蛙是科學、正確的,後來一些所謂的「闢謠」實驗之所以觀察到「青蛙在升溫達到一定溫度時會跳出」,那是因為升溫的速率不夠慢。

事實上1872年亨滋曼實驗已經證明了只要溫度變化速率足夠慢,青蛙就不會及時察覺到溫度變化,並最終死亡。在亨滋曼實驗中,21攝氏度的水加熱到37.5攝氏度的過程用了90分鐘,加熱速率不到0.2℃/min。青蛙直到最終都沒有跳出,並被燙死在水中。實際上37.5℃已經是青蛙這種變溫動物的承受上限了,在超過36℃環境下,青蛙的肌肉就會受到傷害。而將青蛙直接投擲到40℃的水中時青蛙是會馬上跳出的(如果將青蛙投擲到沸水,青蛙會因巨大的熱量瞬間破壞運動系統而無法逃生)。後人的一些闢謠實驗,都因為不知道加熱速率應該取何值,導致加熱過快,使得水溫到達忍受極限所經過的時間較短,短時間熱量積累不夠導致青蛙的運動系統並沒有受到足夠的破壞,所以青蛙會在它受不了時及時跳出或不斷沿容器壁爬出。

亨滋曼主要證明了在加熱足夠慢、升溫過程足夠長的條件下,青蛙在到達它能忍受的臨界溫度前,會受到長時間的熱量累積使其運動肌肉和神經受損,待到它察覺到不舒服後,已經因為「傷勢過重」無法跳出了。

其實關於青蛙身體接受到的總熱量與加熱時間長短的關係是可以套用熱力學公式計算的


為什麼煮青蛙要對人產生教育意義?

條件根本不對等啊。

比如我用刀砍一下穿山甲,發現穿山甲沒死受傷,就能證明我用刀砍人,人也不會受傷嗎?

既然要煮,就去煮人啊

把水燒到什麼樣的溫度才會讓人喪失行動能力從而爬不出水池呢?

這樣得出的結果才對人有教育意義吧。

拋開對象談哲學都是耍流氓。


首先,我並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我只想聊一種我自己的思考(腦洞)。

大家關於「溫水煮青蛙可以使其死亡」成立的論據比較有說服力的是關於亨滋曼的實驗,即只要水溫提升的足夠慢(1872年亨滋曼實驗已經證明了只要溫度變化速率足夠慢,青蛙就不會及時察覺到溫度變化,並最終死亡。在亨滋曼實驗中,21攝氏度的水加熱到37.5攝氏度的過程用了90分鐘,加熱速率不到0.2℃/min。青蛙直到最終都沒有跳出,並被燙死在水中。)。

可是,成年青蛙是不能一直待在水裡的,因為成年青蛙用肺和皮膚呼吸。所以90分鐘這麼長的時間,難道青蛙不會被淹死嗎?


原實驗是這樣的:

「溫水煮青蛙」來源於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緩慢加熱【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當青蛙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才有後來不知不覺被煮死在熱水中的結果。

也就是足夠慢的把控,存在著可行性。


突然想到,由冬入春這麼緩慢且溫度差不大的一段時間裡

都能從冬眠醒來

那放水裡憑什麼覺得人家傻到感覺不到


人類有思想,就會明白這個道理,打個比方,一個員工,一直在大公司底層干,不搞管理,最終可能失去競爭力,成為公司一個小螺絲釘,而他又每天加班,沒有時間升華,學習,最終38歲的時候被公司淘汰,他會發現,原因,自己就是那個溫水裡的青蛙,沒有公司要自己了,不好找工作了,溫水煮青蛙不管對不對,實際說的是人如果不警醒,也可能被周圍的假相麻木。自己反自己給煮了


有朋友說過,用溫水煮青蛙,可以減少青蛙的痛楚,舒服地死去,但是由生變為死的過程,青蛙真的會不疼嗎???


你泡溫泉覺得胸悶么


看來應該是低溫燙傷吧


反正我洗著澡,水溫被提高一點點我也是能反應出來的,本身水溫在臨界點的時候再提高一點溫度我都都會覺得燙的不行…


推薦閱讀: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