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經濟轉型有新的積極表現

上午看新聞時發現,5月30日山西省工商局在全國率先發布了《2017年山西省市場主體發展指數分析報告》,冀望綜合反映全省市場主體企業生存狀況及發展趨勢。

通覽全文,我發現從山西經濟轉型視角看,有幾個亮點值得說道說道。

第一是,山西市場主體及新設市場主體規模喜人,以往資源型經濟環境下市場主體相對少的短板正在被彌補。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山西省共有市場主體208.68萬戶,個體工商戶146.26萬戶,企業52.46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96萬家。其中,2017年新設市場主體(含個體戶、農村合作社等)數量突破41萬戶。

如果不考慮來晉投資外來人口,按國家統計局2016年年末3682萬山西常住人口計算,平均17.64個山西人中就有一個市場主體法人。2017年市場主體增量占以往全部總量的比例高達24.45%。

這一可喜變化對山西轉型發展意義重大。

要知道,山西資源型經濟的重要特徵,就是以往計劃經濟制度安排下形成的重工業、高炭化和大企業,以及由於大量經濟要素向資源型產業行業集聚導致的市場主體少、小、散。而,時下市場主體數量的井噴式增長,正在補上市場主體少的短板。

第二是,山西省中小企業戶數增量喜人,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基礎核心力量正在迅速壯大。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省中小企業(註冊資本500萬以下)總戶數為356153家,同比增加15%。

2017年全省市場主體總量一、二、三產業佔比6.75 : 6.95 : 86.30來看,其中第三產業的佔比高達86.3%。

結合以上兩組數據看,我們會大概判斷出中小企業戶數增量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第三產業的。大量新增第三產業中小企業的經濟稅收貢獻正日益走強,改變山西經濟增長動力及方式,並最終促使資源型經濟轉型創新發展。

如媒體所言,中小企業已成為山西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新生力量。這至關重要。

因為只有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才能圍繞不同新興產業源源不斷地培育出「小巨人」、獨角獸等行業龍頭,進而利用內生力量實現可持續的轉型發展,讓一個長期深陷資源型經濟泥沼的區域煥發勃勃生機活力,由緩到疾、爬坡過坎脫離「資源陷阱」,贏得新機遇新發展。

不僅如此,山西國民經濟的「四梁八柱」——國投公司、文旅集團、交控集團、雲時代、大地公司、航空產業集團,將肩負起山西經濟轉型發展重任,形成「頭雁效應」,帶領全省中小企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全省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總體看,隨著山西開發區改革創新騰挪出更大產業承載發展空間、內陸新高地「岸港網、鐵公基」的不斷完善和優化以及主動融入「一帶一路」計劃等的展開、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工作不斷深入,山西經濟轉型的積極變化已經顯現。

只要保持現有積極因素,不斷積累,引發質變,山西經濟轉型一定能夠成功。而隨著市場主體、中小企業數量規模的增多,高舉法治大旗不動搖,以往短缺的法治市場經濟體制機制也會逐漸得以健全和完善,成為鞏固轉型改革成果、推動轉型走向深入的強勁動力。

繼這份市場主體發展指數分析報告後,如果山西能夠在進一步,建立各市縣的營商環境評價機制,督促市縣優化營商環境,增強招商選資競爭優勢,不知是否能加快山西轉型節奏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加油,山西!

加油,山西人民!

(完結)

封面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推薦閱讀:

TAG:山西 | 經濟轉型 | 積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