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愛情轟轟烈烈地降級了
北京:
一場想走也走不了的旅行,因為沒錢
華洲,26歲,互聯網運營,月薪10000元,每月戀愛開支3500元
我和女朋友兩個人都在互聯網行業,工作後廠村、生活回龍觀,周圍環境宛如一個三線小城市,沒什麼可以高消費的地方。所以談戀愛後,日常開銷其實沒有增加太多。
不過最近,我仔細想了想,自己很多單身時的花錢習慣,戀愛後都悄悄改變了。以前,花1000多塊給自己買件曼聯的球服,一點不覺得心疼,而現在最常穿的就是優衣庫兩三百一件的襯衫。剩下來的錢,都想著留給女朋友花,雖然給不了她大房子,但衣服化妝品還是買得起的!今年花銷最多的一次應該是七夕,我送了她一支口紅和一條彩金項鏈當禮物,加起來3800,為了改善每天一人30塊外賣的生活,還特地進城去三里屯吃了頓日料,花了小500。上海:
沒有房子,就沒有穩定的未來
周偉,28歲,外企,月薪20000元,每月戀愛開支2100元
我跟前女友是在美國讀研時認識的,我們本來計劃先留在那邊工作,拿到綠卡後,再在上海買房子結婚,可是兩年來三次申請,都沒有成功。
因為她是上海人,肯定會留在上海,所以她父母給我們結婚的底線:我必須在上海買房。2016年正是上海房價暴漲的一年,當時1月份上海新房的成交均價達到了35911元/平方米。那個時候,我的工資才6000多,靠這點錢,買房基本不現實。杭州:
為了更好的未來,要花錢提升自己
李鳴,27歲,互聯網編輯,月薪10000元,每月戀愛開支2350元
我和男朋友最開始是異地戀,我在杭州,他在上海。
2015年左右,兩家一起湊了錢,我倆在杭州濱江區買了房子,去年他回到杭州工作,我們終於不用在滬杭線上來回奔走了。結束異地戀的日子,很幸福。我們兩個有著共同的生活目標,還貸的壓力也不算太大。我內心是很感恩的,在杭州房價暴漲之前買了房,真是最正確的決定。深圳:
錢該花就花,生活品質不能降低
趙宏,企業職工,月薪6600元,每月戀愛開支1750元
我和女朋友住到一起後,因為花錢的問題,吵了好幾次架。
我家裡是農村的,從小就習慣了一切從簡、能省則省,但是她是那種追求生活品質的人,總喜歡買一些看起來很厲害,但完全「不值當」的東西。出去逛超市,她喜歡買進口水果蔬菜,覺得它們健康無害,吃起來心裡舒服,但我總覺得吃到肚子里能有什麼區別。超市晚上快關門的時候,打折的台芒,雖然有黑點,但這種一般更甜,性價比不要太高,2.5元一斤的酥梨榨汁也不輸外面飲料店裡賣的吧!我挺不理解的,房子是暫時的,買這麼貴,必要性到底在哪裡?而且我們剛押一付三交了房租,手頭實在也不寬裕。結果這件事成了導火索,我倆回家後大吵了一架……
不過,最近看到好多因為建材甲醛超標影響健康的新聞,我也開始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習慣,是不是節儉得有些過分了。很多時候便宜確實沒好貨,就像我倆的筆記本電腦,當時我買的花了不到兩千塊,但用了一年就開始卡。她分期買的蘋果筆記本,雖然總價一萬多,但手續費每天只要一塊五。重要的是,她的筆記本直到現在,用起來都很流暢。這麼一比,她的錢花得更值。
談戀愛是個經濟學的問題,很多情侶分手並不是因為出了什麼原則性問題。打敗當代愛情的,常常是買一個衣櫃的分歧。並不是一筆巨款,卻偏偏在特定的時間,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突然要拿出一大筆錢去做某些事情,未必現實,但是通過廣發信用卡分期消費,現在就能去旅行;趕上那個實用培訓課程的報名;立刻買下那部性能更好的電腦。信用卡分期消費,費率比很多互聯網金融產品還要低,用未來更高的自我價值,換取現在的時間,值。《2017中國分期購物行為報告》中的數據也顯示,90後的分期消費比重已經達到了86%,毫無疑問佔據了分期消費的首位。「在這世上,沒有必要的東西才是必要的。漫畫也好,音樂也好,電影也好,點心也好,沒了這些也能活,但人生的樂趣不就在於此嗎?」這句日劇台詞,正是年輕人心聲的寫照,再怎麼窮,生活不能丟。日子再喪,也要給自己喂點糖。所以,去戀愛吧!
關註上流UpFlow公眾號(ID:heyupflow),可查看以往的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