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飛蛇嗎?
能飛起來的蛇
中國有一種哦。
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叫做:「天高任鳥飛。」,然後有一位可愛的老師跟我說:「你可以再加一句,就是:地大任蛇爬。」但是呢,蛇可是不僅僅會爬的,也有一個類群的蛇會「飛」,他們的英文名字就叫做「fly snakes」。
接下來就介紹一下這個類群。
金花蛇屬(Chrysopelea),該屬下一共5個物種,是一類棲息在熱帶低海拔的樹棲蛇,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南亞以及中國。卵生,主要以蜥蜴、鳥類或者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也具有食蛇性。該類群是後溝牙毒蛇,但是毒液毒性比較微弱,僅僅會對他們的小獵物起作用,人被咬傷後有記錄最嚴重反應為局部手指腫脹。
說是飛,其實是滑翔,國外很多研究人員也都做過其相關的研究。
它的「飛」主要分三個步驟。
在研究了這麼多的可滑翔的動物中,科學家認為,金花蛇可能是最像滑翔機的一類動物。
在飛行的過程中,通過展開其肋骨並在背腹軸線上展平其身體,將其圓形橫截面變形為三角形,形成具有前後對稱和厚輪廓的幾何形狀。這種狀態可以讓它獲得足夠的空氣阻力,以讓其滑翔。
首先來介紹一下該屬的每一位成員。
金花蛇(Chrysopelea ornata, Shaw, 1802)
只有該種在我國有分布,目前來說,被認為有三個亞種,記錄於香港、海南、雲南。金花蛇在該屬五個種中,應該是個體最大的,大約可達1.2m,但也因為個體較大,所以它的「飛」行能力較弱。通常是綠色的,有黑色交叉影線和黃色或金色的花紋點綴。它有一個扁平的頭部,頸部收縮,鼻子比較鈍,瞳孔較大。
金花蛇現在有兩種顏色表現模式。
第一種是,在斯里蘭卡以及印度山脈的南部範圍內,主要以黃綠色或者淡綠色為底色,後背有一節一節的黑色橫紋或者斑點,部分的脊椎部有一塊塊紅色或橙色的斑點,腹部是綠色的,頭部為黑色,帶黃色橫紋。這種有斑點的在斯里蘭卡更常見。
第二種在東南亞更常見,就是沒有紅色的斑點,也沒有特別突出的黑色橫紋。
天堂金花蛇(Chrysopelea paradisi, Boie Boie, 1827)
主要分布在泰國、馬來西亞、緬甸等東南亞地區。它大概是金花蛇屬中,「飛」行能力最好的一種了吧,最長體長大約90cm左右,也應該是最受人追捧的一種,主要以黑色為底色,背覆著綠色的鱗片,然後紅色、橙色或者黃色的斑點從頭部開始蔓延一直到尾部,大部分較為整齊排列,有的比較散亂。
孿斑金花蛇(Chrysopelea pelias, Linnaeus,1758)
英文名字叫做「banded flying snake」,「banded」可能就因為其規則的環紋吧。
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地區,它是體型算是很小的金花蛇了,大約60cm左右,它的底色是黑色或深灰色,整個身體覆蓋著厚厚的紅色和淺黃色帶黑色條紋。他們也有奶油色的腹外側線,而腹部是淡綠色。
摩鹿加金花蛇(Chrysopelea rhodopleuron,
Boie, 1827)資料缺失。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
斯里蘭卡金花蛇(Chrysopelea taprobanica,
Smith, 1943)也叫印度金花蛇
主要分布於印度和斯里蘭卡,我覺得這應該是金花蛇中,顏色最暗淡的一種了。
(圖片全部來自網路)
有的,我還有詳細的資料和圖片。
可以看到,身體呈細長形,有一對較長呈鐮刀狀帶有鋸齒的類似螳螂前足的器官。背後有多對翅膀,但只是類似人的尾椎骨的痕迹器官,本質利用身體內噴出的氣體在空中飛行,或是說滑翔更為妥當。身體外面是暴露在外的外骨骼,起到在惡劣環境下抵禦風沙或是其他生物進攻的作用。飛行速度較快,用以獵殺獵物以及躲避泰倫,或是說人類的進攻。有多項生存技能,遇到極其惡劣的生存境遇會以自己的巢穴的小生物為食(平時是極度友好的共生關係)。可以伸長舌頭去抓取獵物,也可以噴出毒霧來使敵人中毒,由於其強擴散性一個範圍內可能都會受到毒素影響。同時還有變種用法,用毒霧遮擋敵人視線從而保證己方的獵殺或者逃脫。但是由於其對於生存的高資源要求和人類的捕殺這種生物已經處於滅絕邊緣。請各位看到了練習泰倫動物保護局,保護一下這種瀕危物種吧。
小時候晚上在爺爺家吃飯,通常吃完飯就天黑了。有次奶奶說,快點吃,一會兒別天黑了回家害怕。
爺爺說:害怕啥,我年輕時走了多少夜路,什麼鬼啊神啊的一次都沒見過,那時候大路都很少,漫天地里摸黑趕路,什麼事兒都沒有,就有一次,那蛇估計是「成精」了,能從人頭頂上「飛」過去。
我估計是大蛇會滑翔,並不能飛,後來問過不同地方的人,都說沒見過,只是說有蛇能從一顆樹上「漂」到另一顆樹上,大概是一個意思吧。
神x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靠!外國也沒會飛的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