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手抖其實不全是帕金森

有些老年人會出現手抖現象,他們往往不自知或是認為這是年齡大、身體衰老的表現而任由其發展,直到嚴重影響生活才懷疑自己患上帕金森病。事實上,手抖可由多種情況引起。

手抖在醫學上稱為震顫,震顫不僅發生在手,還可出現在頭部、腳、軀幹等位置。通常震顫分為生理性震顫和病理性震顫,正常人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生理性震顫,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安靜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常與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等有關。生理性震顫不屬於疾病,也不需要治療。但是,病理性震顫常是某些疾病的徵兆,是指身體部位不隨意地顫動,常反覆出現。

病理性震顫主要分為運動性震顫和靜止性震顫兩種類型。

靜止性震顫往往在患者不注意的時候出現,通常在患者主動運動、主動取物的時候不會震顫,但是在靜止的時候,如看演出、看電影或者坐車時,被旁人發現患者在不自主地震顫。這種震顫只會在靜止時出現,在運動時會減輕或消失,睡覺時多數人可消失。其最常見的病因就是帕金森病,而判斷是否患上帕金森病最重要的一個依據,就是震顫的發展過程,如果患者首先出現了一邊手抖,接著發展到同側的腳抖,再發展到另一邊手抖,最後到另一邊腳抖,像這樣發展的,就很可能是帕金森病。另外,從震顫的頻率也可以區分是否為帕金森病,如果患者一秒內震顫4~6下,那麼這就可能是帕金森病。而如果震顫頻率很快,就不一定是帕金森病了,有可能是感染中毒引起的,例如發燒、甲狀腺疾病引起的。

運動性震顫安靜時不明顯,癥狀表現為肢體在活動時出現抖動。運動性震顫常見於腦部病變,典型的疾病如原發性震顫。上述疾病如得不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會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運動性震顫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意向性震顫,一種是姿勢性震顫。

意向性震顫,是患者越接近物體越震得厲害,越做精細動作越厲害;雖然平時沒事,但是會影響到手部功能,多是由腦部疾病引起。若患者起病很快,如昨天還是正常的,第二天就出現了震顫,這時候就要根據發病方式來診斷,最常見的是腦血管病(中風)、腦部出血、血管堵塞等急性疾病。此外,還有一些慢性疾病也會引起意向性震顫,例如特發性震顫,也叫老年震顫。這種震顫起病很慢,有的患者甚至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得了,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重,發展到最後會漸漸喪失肢體功能,生活無法自理。一般由血管病、小腦萎縮引起。

姿勢性震顫,顧名思義就是當患者保持某種姿勢就會震顫,往往在靜止和睡眠時消失,精神興奮時增強。檢查方式:患者雙手平伸,手上放一張紙,當患者兩上肢前伸,和腕部伸直維持一定姿勢時,腕關節會突然屈曲,將紙張掉落,而後腕關節可迅速伸直至原來的位置,則可確認為姿勢性震顫。這種震顫以不規則、無節律、振幅經常有變化為特徵,系中樞神經系統反覆抑制和興奮肌張力所致。主要見於全身性代謝疾病,如尿毒症、慢性肺功能不全、低血鉀、心力衰竭時的紅細胞增多症及低血鎂症。

不同類型的震顫都指向不同的病,看似簡單的動作,醫學信息很多。因此,震顫患者一定要到專科、尤其是神經科做鑒別。不同類型的震顫引起的原因不一樣,對身體產生的影響也不一樣。出現手抖的絕大多數疾病通過藥物及手術治療,都能獲得良好效果。但是手術風險頗大,一般不建議採用,目前中醫方向有研究說可以治療特發性震顫。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