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自身血小板減少的因素是這些嗎?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其數量的減少可引起出血性疾病,常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等。那麼有哪些因素可導致血小板減少呢?病毒可以在巨核細胞內快速複製,導致巨核細胞受病毒侵害而引起血小板減少;病毒相關的抗原抗體複合物引起血小板免疫性破壞也是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減少的機制之一。

? 1、脾臟因素

脾臟因素通過醫學發現脾臟可能是產生抗血小板抗體的重要部位之一,而當脾臟產生大量抗血小板抗體時,人們正常血小板經過脾臟與抗血小板抗體結合而出現過敏情況,致敏血小板極易被吞噬細胞所吞噬,因此患者周圍血中血小板計數明顯減少。

? 2、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通過表明血小板減少患者及其直系健康的家屬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學缺陷,也再次證明了血小板減少疾病的出現可能與遺傳有很大關係,也在提醒一些體質不好或者是自身患有此病的人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準確治療,避免把此病遺傳給自己的孩子。

?3、血管因素

血管因素產生血小板減少的病因很多,臨床上發現有些病人的出血程度與血小板數量的減少不成比例,這可能是血小板減少疾病的出血與毛細血管功能障礙也有關係;例如脾切除後,雖然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數並未上升,但出血現象會改善;用激素治療後,人們的血小板數量也不一定增加,但毛細血管脆性試驗轉為陰性,同時人們的出血情況也會減輕;此時就可以證明血管出現問題時會導致血小板減少疾病出現的。

可致血小板減少的病毒感染包括麻疹、風疹、單純皰疹、水痘、巨細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感、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熱、貓爪熱、登革熱等。肝炎病毒還可直接入侵早期多能幹細胞而引起損害,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病毒也可吸附於血小板,致血小板破壞增加;某些嚴重麻疹患者以及流行性出血熱患者因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消耗血小板,也可導致血小板減少。

推薦閱讀:

TAG:血小板 | 醫學 | 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