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技巧淺談

起名需考慮因素眾多,尤其是要把名字起的即好聽又有內涵還要吉祥。可以說讓人苦心孤詣,最終未必如意。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命理因素,由於知乎嚴禁八字話題,所以就不講了

一 我們把名字拆開,從單字來看。

古籍中常見字詞的熟悉,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典,不過1200字左右,除去虛詞,實詞並不是很多。這些常見字,特別是具有吉祥色彩的,美好寓意的,要有特別的嗅覺。熟悉到說出一字立馬聯想到其出處~~出自詩經還是尚書,易經

還是莊子。這樣用起來方得心應手!

但是了解單字的特點,還遠遠不夠,如果只看到單字而不注重整體搭配,包括姓氏與名字的搭配。

好比穿衣服的搭配,如果只是看到衣服,褲子,鞋子,圍巾,帽子,包包,等等某個單獨色彩,特色,而不能協調,統一風格為主來兼顧,搭配,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十分惡俗。

名字也一樣,比如~王美艷,張麗涵,趙雅涵,劉雅穎,陳麗燕等等,讓人感覺惡俗。

但是如果你懂得繪事後素,國畫之留白,注重韻味的道理,稍微一變,就會感覺大不相同,清新自然。

薛之謙 劉一白 馬一浮

林涵若 趙含之 章含之

加入虛詞,襯字往往會淡化那種濃密艷俗的意象,虛實搭配疏密有致,動靜相間,給人回味空間,從而達到眼前一新的感覺,同時也蘊含了中國文化之陰陽辯證之哲理。

二 從字音來看,名字的音律感很重要!

音律協調,即平仄協調

平姓者,取如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姓者,取~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皆可。

開口音與閉口音的選擇,搭配。

舉個例子,王維我,李林麗,趙正旨。

這些名字,讀起來很拗口,究其原因即是沒有考慮到音律協調。犯了雙聲,開口閉口音生硬搭配。

但是如果注重音律協調,開口閉口音之搭配,就會帶來另一種體驗,比如 趙清閣 林海音

三 從字義,內涵來看,要忌諱生僻字

民國章太炎有四女,蓋因太炎先生乃國學大師,說文,音韻之學獨步天下。是故於名亦晦澀高深,其長女,章?,二女,章叕,三女,章?,四女,章?,四字,雖業儒亦不識也,乃生僻字中之尤生僻者,而太炎先生四女亦久待字閨中,若此者無奈妨於其名乎?

生僻字,乃喪其進取性者也,若隱士,僧道,遠離人間者。。於娑婆世界已無所欣求,如以此種字命名,是無助於探求也,其沖淡平遠,行怪索隱,小則妨性,大則妨事業,婚姻,家庭。

四 名字內涵方面的考慮。

好名字,並非一定要引經據典,化用古詩詞。

很多時候,貴在化意而不是化字化句。

尤其忌諱生硬之化用,毫無關係的兩個字簡單拼湊。

大眾姓氏需要另闢蹊徑,切忌重名,跟風,隨大流。

舉個例子,王姓,濫大街名字之首「王子涵」就是隨大流,跟風之最。

但是同樣是王姓,另闢蹊徑,卻有驚艷效果。

舉個例子

王艮(1483~1541),明代哲學家。泰州安豐場人,人稱王泰州。起初投入王守仁門下只為求生,後經王守仁點化轉而治學,並創立傳承陽明心學的泰州學派。初名銀,王守仁替他改名為艮,字汝止,號心齋。王艮一生以布衣傳道,終身不仕。

其名即出自此卦卦名。 《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此外還有~李可染,劉海粟,劉旦宅,等等。

見後面之分析。

五 傳統取名方法

1、崇慕古聖先賢取名法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而輝煌,歷代聖賢輩出,為後人所追慕,因此,受到敬仰、崇慕。古今以來,人們在取名時,也以聖賢的名字作為取名選字的一種依據,表達出對聖賢的崇慕與效法。如選用華夏始祖,堯、唐、舜、虞、禹、湯、希文、、希孟、敬堯、紹唐、紹舜、紹虞、希孔、希孟、希聖、希賢等字入名。

比如,陶希聖,馮敬堯,馮紹唐,皆民國名人。

有崇拜關羽忠義,取名慕羽者。

有崇拜歷代文人墨客,如李慕白。。。

等等舉不勝舉。。。

2、引用經典詩文取名

這種取名方法是取經典中的名句,稍加變化,作為名字,以表示名字的典雅和講究。這種方法,在最近幾年方興未艾,一時蔚為大觀。某些具有深厚才力之人,從古代經典逐一理出,適合化用姓名的字詞句。實在是功莫大焉,但是有個問題是,這些名字的運用,也就是與具體姓氏搭配也是一門學問。

舉例—徐復觀,其名字由來「復觀原名佛觀。佛氏於宇宙萬象,作空觀而已。般若心經,照見五蘊皆空,是大乘無量義之總攝。此等宇宙觀,其影響於人生及群化諸方者,畢竟不妥。大乘雖以大悲不舍世間救此空觀,然為眾生未度盡故,方興悲願,其教化終歸趣寂。與吾聖人裁成天地,輔相萬物,參贊化育,開物成務,立成器以為天下利,富有日新,諸廣大義趣,究不相似。余故造新論,繼大般若空經而盛演變經,此意不不容忽也。今為吾子,易佛觀以今名,且字曰見心。易復之象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取義在斯。復者剝之反也。今大地眾生,方顛倒以趨於剝,吾夏人尤剝極,其忍不思復乎。剝極而復,非去其慘酷之忿心,而見溫愛之和心,則不可以復也。」

也就是根據《易經》「復其見天地之心乎」,且解釋為「復者剝之反也。今大地眾生,方顛倒以趨於剝,吾夏人尤剝極,其忍不思復乎。剝極而復,非去其慘酷之忿心,而見溫愛之和心,則不可以復也。」

劉過,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

劉過以詞聞名。與蘇辛並稱。

其名出自《風雷益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金庸小說《神鵰俠侶》里的楊過,字改之,便識借鑒於此而命名的。

平一指,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居住於開封府,人稱「殺人名醫」,即認為生老病死自有老天的道理,所以「醫一人,殺一人;殺一人,醫一人」。最後由於無法醫治令狐沖的怪症,口吐鮮血,死於五霸岡上。

此名出自《齊物論》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3、五等爵位取名法

古代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封建王朝所封貴族的等級,象徵尊貴的地位。古代人取名選用、公、侯、伯、子、男這種取名法,在另一種意義上表明了崇慕祖先之義。

比如馬相伯,鄧錫侯,周培公,周勛男。

此種取名法,民國時期也常用。

4、崇尚傳統倫理道德取名法

儒家文化對中國影響至深,一千多年來。姓名文化也深受其濡染,古人直至民國,取名時常選用德、德、敬、仁、義、禮、智、忠、孝、節、恕、、誠、實、誠實、行、恆。

這些字作為名字比比皆是,直到儒家文化已衰竭的今天,也能見到類似名字。

5、崇尚吉祥,如意取名法

取吉祥的字眼,化入名字,比如,吉,利,祥、瑞、嘉、興、勝、天、壽、鶴、偉、安、平,和,昌等等。

6、根據姓氏特點適當增減成名法。

中國姓名文化中,有個有趣的現象,即是姓名中由姓氏作增減,拆分而成名。

減筆的如:伊尹、阮元、聶耳、羅維、翁羽、

增筆的如:王匡、林森、於吁、何可

拆字的如:舒舍予、許午言、董千里,雷雨田、何人可、李木子,林雙木、楊木易等。

阮元,字伯元,號芸台、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籍貫江蘇儀徵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清代名臣,他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曾校勘《十三經註疏》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阮元的名字,極有特點,首先其名,是對姓氏得減筆,而其字則是對姓名的重複,這種取字法屬於唐宋舊法,而伯元,伯字乃是古代兄弟排行特有的字「伯仲叔季」之一。

何人可,乃是把何字拆開成為「人」與「可」兩字,

何人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教學名師,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特邀副會長,負責起草中國工業設計學科建設規劃與評估體系。作為知名學者,這個名字為其增色不少。

7、哲理內涵取名法

哲理性內涵的引入,會對名字「音形意」之意的方面,大為提高。

比如:丁乃非 杜自持 陳希我 唐不遇 徐知免 陶行知 李可染 劉海粟 劉旦宅。。。

李可染,說到李可染,那副《萬山紅遍》一定浮現出腦海之中,以為其名,出自毛主席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其實,李可染的名字很早就出現了。李可染原名李永順,後來他上小學時,其繪畫老師發現他天賦驚人,贊曰「孺子可教,素質可染。」,故而改名可染。

何謂可染?

古典文學中,有墨子悲染,

《墨子》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這是比喻人之善性為不良環境所改變。然而對於藝術家來說,就是要用水墨,色彩,點染成畫。

染的好,自然就是藝術,為眾人欣賞,肯定。看你如何對待了。

另外,孔子說的,繪事後素,比喻有良好的質地,才好作畫。《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這也含有對染的肯定。

因此,李可染之名,不落窠臼,別出心裁,反其意而用之,恰到好處。

劉海粟,名字出自蘇軾《前赤壁

賦》:「況我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我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然而,蘇軾也是用了典的,典出

《莊子·秋水》:「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故而還有太倉一粟之說,又稱太倉稊米。稊米便是小米,在倉廩之中的一粒小米,何其渺小。

滄海中之一粟一樣,都是巨大與渺小之對比,以體現宇宙無窮,與人生短暫。具有一種哲學韻味,以及人生無奈之感,對於藝術家的劉海粟來說,人生有限,然而藝術生命與宇宙長存。我想海粟也包含這一層意思。

劉旦宅(1931~2011),原名渾,又名小粟,後改名旦宅,別名海雲生,浙江溫州人。擅長中國古典著作人物畫。作品有《劉旦宅聊齋百圖》、《石頭記人物畫冊》等。

其名出自

《莊子 大宗師》「吾特與汝,其夢未始覺者邪!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有旦宅而無情死」。 成玄英 疏:「旦,日新也;宅者,神之舍也。以形之改變,為宅舍之日新耳。」

也就是說其肉體軀殼有所變化而其精神不死。好比佛教講的阿賴耶識之不滅。因此旦宅有人間如寄,精神永存之意。

對於劉旦宅這種藝術家來說,美術作品的永久流傳,意義大於肉體的長存,當然肉體也不可能與日月星辰同在。

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劉通「留」意思是長留「旦宅」,因此一個名字,由於姓氏特點,可能產生非常奇妙的效果,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文章寫作參考了百度資料,以及本人所寫的《名字中的易經》《經典姓名賞析》《出自莊子的名字型大小》等等)


推薦閱讀:

TAG:取名 | 名字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