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華為挖來參與mdr r10開發的索尼音頻前負責人角田直隆?

角田先生離職前監製的最後一款旗艦好像是z1r吧,這是否意味著華為將目光轉向耳機界?bose sony 森海akg歌德等是否會被拉下神壇?國內的耳機如威索尼可血色圍城水月雨等是否感到一絲壓力?

還是說華為只是想懟作為蘋果生態鏈一部分beats?上述那些小眾市場根本激不起華為的任何興趣?


大法可不止角田直龍和山岸亮

這不是一個一個英雄崛起的時代

更不是一個工程師可以單挑整個業界的時代

角田直龍之前其實還是有參與z7什麼的研發的(雖然不是直接負責人)然而你看看產品……

大廠門那麼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不是白乾的


華為現在缺的不是音響音頻領域的技術大牛,缺的是一個統一有序的產品設計概念/產品經理。

你看華為B系列手環+耳機,賣的一點都不便宜,但是銷量可以吊打同價位的耳機,偏商務的手環原本不是剛需,生生就被華為撕出了一個腳印而且發展很穩。

反觀華為耳機,至今沒有看到設計(仿製)得很好的產品,有捷波朗/繽特力的優秀商務耳機構型、設計重點放在那,與華為手機產品線頂層,無論是產品還是客群都很搭配,然而就是見不到。在另外一個主題里,看到有公務人員主動問雙系統行業手機的問題,這類用戶缺錢么?這類用戶對上千的高耐用高性能耳機有抵抗力么?

…….

顯然,配件在華為產品線中是後娘抱養的,除非大嘴直管,否則找再多人才,還是個0-1的起步階段。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又,

自稱角田直隆好朋友的人那句微博 low 死了。


作為一個華為和索尼的聲學部門都很熟悉的人。據我所知華為現階段急需這方面人才,主要還是提升手機音質為主吧。畢竟去蘋果做調音的都是fostex、JBL professional的老法師,三星又收購了哈曼。華為想在這方面有突破,必須也要有專業人士支持。

但要是真做耳機。。。HiFi這個行業不是你有錢有技術就行的,看看蘋果就知道了。而且做產品的話多一個人少一個人區別不大,要是挖走了一個團隊才有戰鬥力。。。

至於有人質疑「雖然日系廠商現在的整體水平只能算二流」

一流公司做標準,看看現在一起玩的還有沒有日系企業了


你以為大品牌是作坊式的,少個人會坍掉?耳機品牌上索尼本就不如森海、akg、歌德,憑什麼用一個跳槽的人就可以把這些大牌拉下神壇?


華為如果把耳機的多段 EQ DSP 做進片子裡面,就沒有耳機發燒大濕啥事了。

以後 一刀的耳機也能 HiFi, 低端的醫用助聽器都會被幹掉。

至於說某個人走了, 應該不會影響 ソニー株式會社 那麼大一個機構。

還有 宏平 淺田, 耕治 投野, 慎平 土谷, 一敦 大栗, 徹徳 板橋, 康信 村田, 三博 鈴木, 敏哉 村上, 健志 入江 , 伊藤智廣, 濱田智美, 投野耕治 , 範之 小澤, 和久 鬼頭, 宏平 淺田 ......... 數都數不清

麥文學:一元店的「天橋」耳機能聽嗎?--麥文學初中文化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麥文學:1刀入耳耳機精確EQ 到HD580--麥文學不用削足適履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關於耳機的實驗?

zhuanlan.zhihu.com圖標麥文學:俺家的入戶線確實是陳年老銅的 -- 麥文學初中文化系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最近我才知道麒麟從960開始就帶獨立音頻解碼晶元了,hifi說不上特別牛,但絕對能滿足大部分人的耳朵了。如今挖來大佬很明顯是要搞事了,試想一個性能強悍,拍照無敵,帶HiFi的soc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呢~還能順帶把耳機業務搞起來


我覺得Sony的人應該蠻適合華為的,Sony這種用三分料加五分味精出四分聲音賣七分錢的思路和華為終端這塊日常摳門蠻契合的


大部分需要長時間不趕進度的領域都不適合國內需要快速變現的企業


華為應該學三星,收購一個獨立的音頻大廠來壯大自己的實力,僅招來一兩個業界大佬是遠遠不夠的


推薦閱讀:

TAG:AppleStore | 耳機 | 華為 | 索尼Sony | BeatsElectron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