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iPhone的售價越來越高?
糾結了許久,終於還是入手了一台iPhone Xs max,想體驗一下當今最好的手機怎麼樣的,iphone依舊是那個黑科技滿滿的iphone。
但是呢,不得不承認,iphone的售價真的是越來越貴了,從一開始的五六千,到iphone X突破8000,再到現在max上萬的價格,越來越貴了。
iphone xs發布後,蘋果也宣布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蘋果將不再披露iphone手機的銷量,只披露利潤。
以前都披露銷量了,現在不再披露了,說明有貓膩。
結合蘋果公司不再披露iphone銷量這件事,來一起分享下我對iphone越來越貴的售價的看法。
我們來看看上面這張表:
其中黃色的線是蘋果的營收,指賣掉的iphone加起來一共多少錢。
藍色的線是硬體銷售數量,指蘋果賣了多少台iphone。
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條線一直以來都是同步的,iphone賣的數量多,得到的錢就越多。
這個現象一直持續到2017 Q4,從這裡開始,蘋果公司的營收在增長,但是硬體銷售數量卻成了一條橫線,沒有下跌,但是反正也沒漲,就這樣。
這就說明,iphone賣的貴了,但是iphone賣的貴了,利潤率卻有所下滑。
為什麼蘋果iPhone賣得越來越貴 利潤率卻下滑了??www.chinaventure.com.cn所以乾脆就不去公布賣了多少台了,只告訴外界賺了多少錢好了。
iphone做的越來越好了,黑科技滿滿,賣的也越來越貴了,但是利潤卻沒有變化,蘋果並沒有因此賺到更多的錢,這是為什麼?
回到蘋果這個公司,蘋果這個公司的商業經營模式,是大眾最容易接受的一種商業模式,就是一個公司,把產品業務做好,做的比別人更好,然後賣的更貴。
就像五星級酒店,賣1000塊,便捷酒店只能賣200塊,一樣的,因為五星級酒店服務做得更好。
蘋果就這樣,它把iphone做的很好,所以當然就要賣的貴一點。
這是我們最容易理解的商業模式。
但是呢,這樣的商業其實是有問題的。
第一個問題。
對於消費者而言,蘋果公司今年提供一個非常好產品,消費者很滿意,超出了消費者的期望,大家都覺得這個新產品好,都去買。
但是明年的時候,今年的這個超標準的產品,就變成了一個正常標準的產品,甚至可能是個落後的產品了。
所以我們看到了,用戶的需求在不停的提升。
所以,為了滿足消費者日益提高的需求,蘋果就要不斷的升級,用更好的零部件,用更新的技術去提高iphone的產品性能。
所以,iphone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為了維持一樣的利潤率,蘋果就必須把iphone的售價不斷的抬高。
我們看到,現在最新的iphone xs max已經突破了1萬元。
這樣漲下去,會有極限的,五六千漲到七八千,咬咬牙可以接受,七八千漲到一萬塊,有點暈,但也不是完全買不起,但是,如果賣2萬呢?賣3萬呢?賣兩三萬的iphone,您還會購買嗎?
這條路走下去是有極限的。
這條路的第二個問題,iphone越做越好,銷量越來越大的時候,利潤率不會提高的,因為每台手機的研發成本擺在這裡,零部件成本擺在那裡。
相反,我們看個其他的公司,就拿滴滴舉例好了,滴滴做了一套系統,1萬個人用,這個系統,10億人用,還是這個系統,雖然可能人多了後伺服器啊、維護啊成本會高一些,但總的來說隨著用戶的不斷擴張,這套系統的邊際成本會趨近於0。對滴滴來講,用戶越多,利潤就越高。
比如安卓,谷歌多好啊,把安卓免費給人用,隨著用安卓的人越來越多,谷歌就能夠從安卓上賺取越來越多的廣告費,但是研發安卓這套系統的邊際成本,就會隨著用戶的擴張而趨近於0。
但是對於iphone來講,用戶量越來越大,但是利潤率不會提高,還有可能下降。
所有做硬體的廠商,指望把產品做得越來越好來賺取利潤的廠商,都有可能會面臨這個困境。
蘋果如此,華為也一樣。
更可怕的事情來了。
我們先扯遠一點,講一個「顛覆式創新」的理論,這是哈佛大學的教授克里斯坦森在他的書《創新者的窘境》里提出的。
用戶隨著時間日益提高的需求,和廠商隨著時間日益提高的技術,在「顛覆式創新」的理論中被稱為「右上角遷移力」,就是說,需求和技術會隨著時間往坐標軸的右上角遷移,變得越來越高。
供求雙方的右上角遷移力是一個基礎,此外,克里斯坦森還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點,這兩個「右上角遷移」的速度之間,存在著速度差,技術的發展速度往往高於用戶需求提高的速度。
紅線為市場需求提高,藍線為技術提高 這個圖,就是在解釋第三點。新的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可能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比如2007年誕生的iphone第一代手機,是個很新潮很好玩的產品,但是相比當時的諾基亞而言,並不算好用。但是技術會發展,最終會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且超過它,所以諾基亞被iphone打了下去。
技術越來越好,產品就越來越好,這不是好事嘛?
但是這裡邊會有一個悖論,克里斯坦森將它稱之為「性能過度效應」。
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滿足高端用戶的高端需求的時候,對於大眾用戶而言,這個技術出現了性能過度,最新的iphone搭載了有很多很多的黑科技,但是我們真的需要它嗎?尤其是在iphone賣的越來越貴的情況下。
紅色線為市場需求增長曲線,綠色為低端市場的需求增長曲線,藍色為技術增長曲線 隨著技術能力的右上角遷移的發生,就會出現一部分低端市場不能夠被很好的滿足,因為現有的技術對他們的需求而言,出現了性能過剩。
過於好的技術,因為它太好了,反而並不能滿足大眾的需要。
舉個例子,比如有的人買車,需要的是五菱宏光,然後廠商指出了五菱宏光的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不夠舒適,不夠安全,操控不夠好,然後去按照打造勞斯萊斯的標準去做了這輛五菱宏光,產品確實是更好了,反而不能夠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了。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強調的一件事,商業的歸商業,技術的歸技術,並不是有好的技術、好的產品,就可以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這根本就是兩碼事,但是很多人卻把這兩點混為一談。
我們都熟知一個定律,叫28定律,作為一個廠商,花20%的錢就可以滿足80%的性能,但是要解決剩下20%的性能,就要花掉80%的研發費用。但是,這20%的剩餘性能,對於一般的普通用戶來講,並沒有什麼用,性能過度出現了。
所以對於其他廠商來說,可以用更低成本的技術,去滿足低端市場的需求的時候,它就可以佔領這塊市場。
隨著時間的退役,低端的市場需求和低端的技術,也會發生右上角遷移,並且最終和高端需求差距在逐漸縮小,但是原本的高端產品的售價卻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消費者會選擇什麼樣的產品?不言而喻。
其實呢,這個事情已經在發生了,隨著國產手機的崛起,我們發現,蘋果確實是很好,但是全新的iphone很好的那部分對於我們大眾消費者而言,我們並不是必須非它不可了。
所以,iphone的銷量,從此就被隱藏了,以後只披露利潤。
但是隱藏的銷量並不能改變事實,蠶食,才剛剛開始。
手機市場越來越飽和,新機銷量下滑的市場行情下
沒有真正突破性的功能出現之前(比如5G商用),各大廠商都在努力的賺更多的利潤!
既然銷量下滑是必然的,那要如何保持利潤呢?
當然是提高售價,世界上不缺為一部手機掏一萬塊甚至更多的人,缺的是敢把手機賣到一萬還是量產版,不加其他任何產品以外的諸如情懷設計聯名之類的因素的廠商!
但是,就算是蘋果,如果下一代還沒有新技術出現,繼續一萬塊的售價也會讓消費者用腳投票。
這正常啊,我們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人民收入越來越高,手機也會跟著漲,哈哈哈哈哈哈哈
從整個iphone 的產業鏈看,由於近年手機零部件材料價格整體上漲會造成iphone漲價,但這部分因素對價格影響較小。個人覺得更大的原因是目前手機市場已經基本飽和、市場寒冬已經愈來愈趨近,因此蘋果只能用更高的定價、更高的利潤率來使企業渡過市場寒冬。
近幾年工資也漲了一點,手機也跟著漲。我不知道是因為我努力的回報?還是通貨膨脹?我真的不知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