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
原創:小妹讀財
近日,「窮忙族」引發廣大中國網友討論,這源於一部12年前日本NHK電視台拍攝的紀錄片《窮忙族》。
窮忙族,最早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指的就是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勞動,卻始終無法擺脫貧窮的人。
又窮又忙,恐怕當下很多80後、90後深有體會,當下國內這類人也是被稱為「窮忙族」。
從美國、日本,到現在的中國,其實都有被社會拋棄的「窮忙族」。
但這種社會現象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市場經濟的特性所致,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留下的後遺症。
日本窮忙族引發討論
很多人的理想是這樣的:努力工作賺大錢,買房買車,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然而,現實卻是每天下班回到家,累得只想睡覺,睜開眼就要去上班,日復一日,但還是無法過上理想的人生。
如果不幸失業或者生病在床,生活就陷入無限的困頓中。
在很多人被生活逼得節節敗退的時候,他們才突然醒悟:原來,「天道酬勤」是騙人的。
最近「窮忙族」引發廣大中國網友討論,我相信這是現實社會的真實投影。
紀錄片《窮忙族》的節目組曾表示,當時播放這個紀錄片時,日本「窮忙族」的貧困階層人群急劇擴大,佔到日本家庭的10%,有400萬戶以上。
這部記錄片赤裸裸揭開了日本社會的不為人知的一面。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年輕人還是老人,不輪學歷如何,也不管是單親家庭,還是幾代同堂的大家庭,都有可能成為「窮忙族」。
他們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勞動,卻始終無法擺脫貧窮,反而是越窮越忙,越忙越窮,惡性循環。
舉個例子,這部紀錄片中有一位小夥子叫做小山良人。
34歲的他從高中畢業後就從事二十多個工種,但基本都是短期合同,而且學不到技術,只能輾轉各種工作場所打零工,即便拚命工作收入也沒增加。
因為沒錢,他連去面試的路費都沒有;因為收入低租不起房,招聘單位一聽說他沒有固定住所就拒絕了他的應聘。
這樣的惡性循環,不斷出現在他的生活中。
從這部紀錄片的案例中,我看到底層人民世代延續的詛咒。
中年窮忙族年紀漸長,體力越來越差,能賺取的收入也逐漸遞減,但依然要含辛茹苦地把子女養大。
但因家裡窮、陪伴不足,他們的孩子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長大後沒有一技之長,所以在走向社會後,他們的孩子淪為青年窮忙族。
「窮」、「忙」似乎是鐫刻在他們身上的基因一樣,時代遺傳。
這就是日本底層的宿命,無論他們怎麼努力工作,也無法得到可觀的報酬。
其實,這已經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社會的事情了。
窮忙族越來越多
窮忙族到底有多痛苦,國內的很多網友也是深有體會。
「別操心日本人了,我們現在也是窮忙族」、「忙得比狗累,窮得像乞丐」、「我正上著班,突然一下心陣痛了」。
這部《窮忙族》紀錄片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
確實,自從我畢業之後,就經常聽到大家說加班到凌晨、工資低、假期少、不敢生病、不敢辭職。
特別是房奴們,自以為湊夠首付買了套房就開始過上幸福的人生,但事實是他們需要每個月按時支付一大筆房貸,一連20-30年,因此日子過得緊巴巴。
而對於大多數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更是赤裸裸的又窮又忙,窮得只剩下那點寒酸的理想,忙得沒時間生活,僅剩下生存。
無論是誰,就算心中有詩意和遠方,也沒有說走就走的勇氣,因為要扣工資,甚至因此而被炒魷魚。
相信大家都有所感覺,現在的人壓力很大,也很脆弱,不管年齡多大,特別容易因為一件小事而崩潰。
所以,我們近年來總能看到各種關於累死的、病死的、猝死的、抑鬱自殺的新聞。
據統計,中國每年有60萬人因熬夜等原因過勞死亡,其中18到30歲的年輕人就佔到一半以上。
但就算這麼忙,也無法改變命運。
因為你越忙,越沒有時間思考方向,也越沒有時間提升自己,甚至連健康也會因此毀掉。
那個「從前車、馬、郵件都慢」的社會早已不復存在。很多人努力半生,活成了機器,甚至連抱怨的力氣都沒有。
很多人只是生活,就花光了所有力氣!
屌絲逆襲痴人說夢
過去幾十年,先富的人確實已經富起來,但後富沒有富起來,反而是先富者越富、不富者越窮。
窮忙族的出現,其實本質上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開始出現階層固化產生的現象,也是年輕人群體躍升機會越來越少的結果。
而階層固化的最直接結果,那就是財富分配的不公平,最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2003以來,我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始終不曾低於0.46,一直高於國際上公認的貧富差距警戒線0.4。
最近三年,基尼係數更是呈現出逐年增大的趨勢,這表明我國居民間的收入差距正逐漸變大。
2017年,中國大陸有13.9億人口,其中最頂層的2.78億人的平均收入是最低層2.78億人的10.9倍。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有數據顯示,頂端1%的家庭佔有全國70%的財產,而底端25%的家庭擁有的財產總量僅在1%左右。
這就是現實。
更糟糕的是,由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忙族更窮忙,最後進一步鞏固了階層固化的現象。
你想想看,當整個頂層越有錢,越容易掌握著各層面的話語權,各種階層上升通道都被他們掌控,底層還有什麼辦法來突破呢?
這個事實很殘酷,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如何粉飾,都掩蓋不了。
比如教育問題,底層得到的教育資源更少、機會更少,與成功人士的交流更是無從談起,你讓寒門如何出貴子?
每年清華北大這樣的高校錄取的新生當中,從農村出來的學子已經越來越少了,新聞到處都有講到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底層為了生存,只能疲於奔命,努力賺錢,但因為獲得的回報往往低得可憐,只能在「窮」、「忙」的惡性循環中度過。
很多人為什麼活得很焦慮,就是因為這樣:手停口停。
現實是赤裸裸的,階層躍升的通道已經基本關閉,屌絲逆襲在當下已經很難很難,近乎痴人說夢。
窮忙族最後只剩下窮
現在大家覺得又窮又忙,已經牢騷夠多了,但在我看來其實窮忙族現在還不是最壞的結果。
未來我擔心的是,窮忙窮忙,最後是連忙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奔著窮的結果去了。
經濟全球化改變了我們整個社會的物質生活水平,增加了國民收入。
但正因為長期依賴經濟全球化的紅利溢出效應,使得我們沒有了自己的方向,一旦經濟全球化衰退時,我們會變得有點措手不及。
中國改開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逐步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享受了經濟全球化的紅利。
我們吸引了大量的外資在設廠辦公司,這些外資企業給國內龐大的就業人口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改開前30年,我國經濟迅速騰飛,這主要得益於我國的人口紅利——年輕人多、工資低。
但漸漸的,中國人口紅利慢慢地消失,經濟步入「新常態」,人力成本越來越高、製造業稅負重、土地租金越來越貴、實體經濟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所以我們看到,外資工廠、國內製造業從中國撤離已經成了一種非常明顯的現象。
更重要的是,現在我們跟美國在貿易上開始有點不愉快,外資遷離國內更為普遍。
這幾年,幾乎所有的知名外資服裝品牌和運動品牌均已關停國內的直屬工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迪達斯、耐克和優衣庫。
另外,代工企業也同樣在撤離中國,比如香港上市的裕元集團,其代工的品牌包括阿里達斯、耐克等主要運動品牌。
以前,中國在生產電子信息產品方面還是世界第一大國,但現在也紛紛遷移到東南亞地區,最典型的就是三星、富士康、松下、夏普、東芝等。
舉個例子,三星在東南亞地區的用工人數達到了14萬,富士康計劃2020年在印度創造1百萬個崗位。
除此之外,許多大陸紡織企業從中國轉戰東南亞也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其實,不止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台灣、德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看中了東南亞比較低的人工成本和龐大的市場。
縱觀世界各種國家經濟發展史,大都如此。
歐、美老牌發達國家完成工業化後,將勞動密集型工廠轉移到日本、韓國、台灣,而日本、韓國、台灣工業化完成又將一些低端工廠轉移到了中國。
如今,中國國內原材料、工資、土地等成本連番上漲,國內製造業外流已成為趨勢。
每一次工廠遷移,都是國內底層勞動力的一次哀嚎,他們失去了就業機會,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技能,這就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弊端。
說白了,全球化對人口基數多、人力成本低的國家的好處更多,但對遷出國家的底層來說,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這些實業的衰退,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服務行業的衰退。寄生在各種服務行業裡面的大量就業人口,也會跟著一起遭殃。
窮忙族,恐怕以後直接就窮了,連忙起來的機會都會大大減少。
有時候,事實是這樣,你想面對它,真的覺得人生毫無樂趣。你不想面對它,也不行,因為你已經來到這個世界。
不過李誕扔了一句雞湯:開心點,人間不值得。
其實哪有什麼值得不值得。
中國有句話叫既來之則安之,我覺得這種態度去面對社會、面對大經濟調整周期出現的波動,才是一個成熟的成年人應有的態度。
而認清真相,只是讓我們不至於盲目樂觀,做最壞的心理準備。
羅曼羅蘭不是說了嗎,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妹讀財 (ID:xmducai)
小妹讀財的主筆財小妹,將用她最專業的金融知識和經驗,教大家解讀經濟形勢,形成自己的理財觀念,跑贏通貨膨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