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走進日本神社

京都有「二多」,一是寺院多,二是神社多,號稱「三步一寺院,七步一神社」。在京都住了幾日,進過大大小小几家神社,大致弄明白了神社的意思。

日本的神社大同小異,看上幾個就夠了,再多看也是那麼回事。

神社沿襲「造替」習俗,每隔幾十年神社的殿堂要重蓋翻新。神社沒有老房子,都是新的,因此在神社看不到古舊的建築,如果你想欣賞千百年前的房子,這裡一概沒有。看不到房子,那就看看別的文物吧,也沒有。什麼壁畫、塑像、書法,統統沒有。神社的殿堂是封閉的,根本進不去,祭拜的人只能站在殿前的露天里,合掌遙拜。神社裡沒有香火,沒有神像,也沒有牌位。由於沒有神像,你說不上這個神社是哪位神明的,這位神明姓甚名誰?是常住的?還是臨時的、過路的?一概不知。神社像是什麼呢?不像景點,沒有風景;不像寺院,沒有佛像;不像博物館,沒有文物。

在日本,神道教已經傳承了1400多年,早已深入人心,融入百姓的生活。神道教的主神是日照大神,也就是太陽神。日本天皇就是日照大神的後代,天皇是神之子。二戰日本投降時,天皇向全國人民發布詔書,說自己是人,不是神。日本老百姓真的一直認為天皇就是神,不知現在的情況,也許改變了吧。

其實,人類社會在宗教上的起點都是相同的,都是多神教,從自然崇拜開始。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流,飛禽走獸,都是人類最早祭拜的對象。特別是太陽,更是崇拜的中心。世界需要光明,萬物生長離不開陽光。在各國,太陽神都是自然崇拜的核心人物,如希臘文明中的阿波羅,埃及文明中的阿蒙神,以及日本的日照大神。在這一點上,日本文明與其他國家是一樣的。起點相同,核心人物一致。除了太陽神之外,希臘還有月亮神、海洋神、大地神;埃及有老鷹神、鬣狗神、鱷魚神,這些神明日本都有,只多不少。

自然崇拜的多神教是人類宗教的早期階段,當一神教出現後,自然崇拜的多神教紛紛土崩瓦解,讓位於一神教,率先是猶太教,而後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日本是個例外,自然崇拜的神道教不僅沒有滅亡,而且一直走到了今天,是日本的第一大教。放眼世界各國,像日本這樣堅守自然崇拜的國家,少之又少。聽起來不可思議,也許是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使然。

當年埃及被亞歷山大大帝佔領,托勒密下令封閉了神廟,而後是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的強勢進入,埃及的多神教宣告滅亡。羅馬帝國身處歐洲大陸,地理環境開放,擋不住基督教的蔓延之勢,後來不得不宣布基督教為國教。日本是一個島國,自從建立統一國家以來,始終沒有受到外來的侵略和征服,也沒有大規模外族人種的遷入。封閉的地理環境使得日本可以關起門來,將外來文化擋在國門之外。從這個角度看,日本將神道教傳承至今,就符合邏輯了。

日本神道教的神明沒有偶像,這一點與希臘和埃及有所不同。希臘神明與人同形,有喜怒哀樂,甚至有人的弱點。因此,希臘神明是古今藝術家不竭的創作源泉。埃及神明也有一長串的故事和鮮明的藝術形象,看得見,摸得著。日本神明在哪兒呢?號稱萬物皆可成神,神明無處不在。一粒米中就有7個神明。日本的神明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一飲一啄,一起一卧,舉手投足,莫不是在與神明交集。人們就生活在神明當中,在與神明一同過日子。日本的神明無需偶像,有了偶像反而疏遠了,神明無處不在,萬物無不是神明。日本文化中神明有著很強的親民性,所謂神明漸漸成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而在希臘、羅馬和埃及,神明高高在上,在雲里霧裡,與百姓分屬兩個世界。

在一個神社,聽見導遊在向遊客介紹神明。她說,你高興了,可以來拜;你煩惱了,也可以來拜;你事事順利,可以來拜;你遇到挫折,也可以來拜。聽她的介紹,可以這樣理解,神明不分領域,不分專業,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階層,所有要求照單全收,生冷不忌,大小通吃。百姓相信神明,神明自然就靈驗。

在現代社會,日本神社起到了撫慰心靈,緩解壓力,疏導情緒的作用。心裡裝了事,來這裡說一說,雖然解決不了大問題,但說出來,總憋在心裡強。不用燒香,不用磕頭,雙手合十就可以了。簡單明了,直通人心。

大體弄明白了神社的意思,但有的細節還是不清楚。有的神社門前有兩個彩偶,高帽長衫,手持弓箭,不知何意?

推薦閱讀: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