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道文化|土族(於菟wū tú ):驅逐妖魔,保佑太平
門道提示: 農曆十月二十二
土族於菟流傳於青海省同仁縣年都乎村,是當地特有的一種民俗文化形態,於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舉行,包含念平安經、人神共娛、祛疫逐邪等儀式。和門道君一起認識一下神秘的土族於菟。"於菟"是一古詞,早在《左傳·宣公四年》中記載:楚人為乳谷,謂虎於菟。《辭源》中解釋:今湖北省雲夢縣址古稱於菟。與這一稱謂有關的故事中講述,楚國著名的政治家令尹子文是個私生子,被丟棄在 雲夢澤這一地方,被一隻母虎撫育長大,因而,這地方被稱為於菟。
土族至今仍保留"於菟"這一對老虎的別稱以及驅"於菟"的習俗,是土族儺舞與巴楚文化間有關聯的一個現實佐證。關於虎的崇拜,還有許多民族文化間的關聯,如彝族崇黑虎,而彝族的先民與氐羌有著密切的聯繫。土族的先民中也與氐羌有融合之處,土族所處地也屬於古羌人地區。
作為先祖用來祭山神祛妖求吉的"於菟"舞,從現代形式和內容都含有楚國楚風的緒餘。梁代江陵人宗懍編撰的《荊楚歲時記》中載,楚人逢年節有"門畫與虎"避邪之習俗,此說雖不能完全說明楚人有無崇虎之情,但可以說明有以虎作為鎮妖獸是一可信的證據。
於菟系古漢語,意為老虎。在青海省同仁縣熱貢地區,當地人認為,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日為"黑土族於菟日",這時妖魔鬼怪紛紛出來作亂,所以要舉行跳於菟的祭祀活動,跳於菟也就是模仿老虎的動作,依此來驅逐妖魔,保佑太平。
從"於菟"的舞蹈形態來看,它是一種原始擬獸舞在當代土族民俗活動中的形態表現。擬獸舞與原始人的狩獵生活緊密相連,是原始舞蹈中最常見、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中國巫文化的起源與史前社會的圖騰制有關,在中國的古文獻中有很多關於儺文化的記載。
在當今同仁熱貢地區,保存著的"於菟舞",是古老儺文化的載體。這一由宗教與藝術相結合,娛神與娛人相結合的古樸、原始、獨特的舞蹈儀式,一直在民間傳承,成為土族儺文化的"活化石"。這為進一步研究古代巫術舞蹈的形成發展,審美特徵以及在各民族之間的橫向交流,探索當代 民族舞蹈的變異性、多樣性、融合性,又提供了一個豐富而生動的實例。
?
歷史上,"於菟"系列民俗活動曾在隆務河流域部分村落中流傳,現僅在年都乎村傳承沿襲,且已處於瀕危狀態。保護"於菟"對展示土族 傳統文化的原創性和豐富性,增強土族的民族認同感和 文化自覺具有較大意義。
推薦閱讀:
TAG: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