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為什麼沒有粵語的影響力大?
因為有香港。就是這麼簡單。你想想有多少粵語流行文化是我大廣東創造的,可能貢獻小於1%吧,你把幾乎所有粵語歌拿掉,港片拿掉,港劇也通通拿掉,是不是只剩下幾首本土童謠,還有土的不能再土的本土劇?是不是感覺空空如也?還有別說海外人多,那也是香港所帶來的影響力,海外的廣府人士也是tvb和港片兒童。廣東的相對好的粵語氛圍也是拜香港所賜,粵語電台,電視台,廣州標準音的普及等等。不然,就和上海一個下場。一億多人的廣東,至少5000多萬人的粵語人口,幾乎全盤接受700多萬的HK所帶來的粵語流行文化,是不是很諷刺?現在香港流行文化萎縮了,加上普通話的強勢,廣東本土廣府文化第一個遭殃。換句話說,體制內的地方語言相對於官話根本就是個渣,沒有官方地位,沒有語言環境,沒有商業市場,連母語繼承都成問題,怎麼玩?會有個毛的影響力?結論:粵語(廣東話)的影響力99%都來自於香港。而其他包括上海話在內沒有第二個香港,這是最根本的區別。本人是廣東廣府人,但說實話,沒有香港,內地或者海外的粵語或許跪的比誰都快。感謝香港。
這裡所說的「影響力」最大程度取決於一個地方文化的傳播廣度。
歸根結底是這些地方都是以自己的獨立語言,創作出可以傳播到方言區以外地域的文化,藝術,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讓方言區以外的人會學習自己的地方語言文化。
拋開香港,粵語的文化就本土很多,《外來媳婦本地郎》其實和上海《老娘舅和兒孫們》重慶的《街坊領居》這樣的方言情景劇一樣,在本土廣受歡迎,主要演員是當地耳熟能詳的人物,然而它走出本土之後,卻鮮為人知,就算你在外地給別人說起這些喜劇,就像是點的星火,一會兒就熄滅了。這樣的現代文化傳播產品屬於本土的地方文化。
單靠廣州的《外來媳婦本地郎》是無法讓粵語有如今的影響力的,但是流行音樂、港台影星則不同。他是熊熊烈火之勢,這樣的火勢,九十年代蔓延過。因而某一代人都有這樣的記憶。
粵語的文化是保留原方言的基礎上進行流行文化的傳播,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風行香港文化。雖然如今,大陸青年已然不流行,但是粵語這一方言的地位應該是在那個年代開始確立的。
譬如韓語,日語,也隨著韓文歌,日文歌,韓劇,日劇的廣泛傳播,而被中國的粉絲學習。如今年輕人對於這些語言的學習,和九十年代學著說粵語比較類似。
與之相比,且不說中國的文化實力,文化市場幾乎全在北京,拍出來的影片說的都是國語。當然,極富地方特色的影片諸如《老炮兒》、《大宅門》確實讓我這個滬人對老北京文化有一定的情懷。在上海也有一部分文化影視公司,但是上海的影視公司,都是說國語,從民國起就是這樣,像《羅曼蒂克消亡史》這樣的影片實在是鳳毛菱角了。
說回上海,我們上海本土話的文化產品確實太少了,年輕人接受不了彈詞、越劇,滑稽戲稍微愛看些,但是現在電視也停播了,這就意味著上海話非但在全國範圍內縮減其影響力,在上海本土,上海話也在逐步塌陷,瓦解。
我們懷念有阿德哥的時代,這樣的滑稽戲也只有在戲曲頻道回放時候才能看到了。真的不想再看東方衛視的XX小品了,作為上海人,真的覺得不好笑。
撇開文化,政治上,經濟上滬語影響力就不容小覷了,譬如:
上海話教科書級的講話:
1956年宋慶齡在八大會議上講話?v.youku.com以及「他們說的是上海話,我聽不懂今天開會說什麼」的梗。
社會地位上就不好說了。
滬語的勢力範圍和粵語相比也不小,其實,曾經吧。
作為中華民族語言文化的瑰寶,滬語方言的影響力一度超越粵語方言,20世紀初期居於上海的外國傳教士就編寫了《英漢上海方言詞典》。以該書1901年版為底本重新編排而成的《晚清民初滬語英漢詞典》近日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同時出版的還有《晚清民初粵語法漢詞典》,如此窺見到百年前兩地方言真貌,可見當年這兩方言的影響力旗鼓相當。
《晚清民初滬語英漢詞典》正文共收錄詞目約15000條,涉及當時的社會生活、風俗、文化、科技、生產活動等各個方面的辭彙,並採用羅馬字母制定了滬語拼音方案,真實記錄了當時滬語詞句、語音語調,為滬語方言研究提供了珍貴文獻。書中還附錄了1200餘個新詞,從中可以窺見社會的變革與發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情況,此外增錄1926年第六版(1908年初版)《上海方言常用習慣用語》,包涵許多完全注音的實用短句,從中可以看到20世紀初期市場買賣、交通生活的基本面貌,從語言結構上也可以發現一些新舊變化。
滬語巔峰期要算是晚清到民國時期,該段時期湧現了大批的滬語或者吳語小說,如張南庄的(化名過路人)《何典》/韓邦慶的《海上花列傳》/李伯元的《海天鴻雪記》/張春帆的《九尾龜》,都真實反映出那個年代長三角區政治歷史、社會文化之遞嬗,是研究近代以來在西方語境影響下整個中國社會生態新陳代謝彌足珍貴的財富。
三、四十年代的電影戲劇等新興文化產品滬語的力量也處處可見。如張愛玲的作品中時不時地有滬語調調的對話,對人物的塑造有畫龍點睛的效應。
而這一時期,粵語是無法望滬語之項背的。
滬語影響力式微的首要原因要算是90年代後滬上行政命令的「請說普通話」!從各行各業的要求出發,正式場合必須用普通話。尤其是學校,從幼兒園開始,上課語言必須是普通話,不許講上海話。
典型的例子是,很多國企、大公司都會要求普通話,如果說的不夠標準,就會被譏諷為教育程度不高。
首先,直接原因是因為吳語已經岌岌可危了,彼此之間卻還互相排斥,導致了比如說同為吳語太湖片的上海人和蘇州人之間並不會用吳語,而是用普通話溝通,因為彼此間的潛意識是認為對方講的不是上海話/蘇州話。這在幾十年前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吳語區人民對「吳語」這個概念的缺失就使每一種吳語的使用範圍和互通性都大大低於了粵語,轉而局限於每個口音內部的交流,其中便包含了題主所謂的滬語。
所以當吳語的使用範圍極大的受到了主觀限制的時候,人們學習吳語的動力就小了很多,這也導致了現在絕大多數上海及蘇南本地小孩不會講吳語的情況,從而逐漸使得本地年輕人之間都不講吳語。 進一步加速了每一種吳語的消亡。
(圖轉 侵刪)
然後是政治/政策因素。90年代的上海及蘇南城市,普通話打壓方言極為嚴重,強硬程度高出廣東甚多,更不用說粵語區還有澳門和香港。而最可笑的是,當上海蘇州的推廣普通話標誌漸漸消失以後,我原以為吳語開始得到政策重視了,直到我去了宜興,一個絕大多數人還在說吳語的地方。幾乎所有幼兒園都貼著「學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的標語。我才反應過來原來蘇州上海不是得到了政策的重視,而是已經毋需要再推了。除非吳語區大部分人民一夜之間覺醒,開始有「吳語並非土話,而是一種與官話並列的漢語」的自信;開始有身為吳語使用者的驕傲與吳文化上的互相認同感,否則吳語沒有任何復甦的可能。
作為95後的蘇州人,我對於滬語乃至所有吳語的未來感到絕望,也覺得自己無力做任何事,就像那個上海組合 頂樓的馬戲團唱的那樣:「世界將會天下大同,請儂告訴吾,吾到底應該哪能做」
很多人說上海對吳語地區缺少像香港對粵語區那樣的文化輸出。但私以為,文化輸出是文化繁榮的一種體現,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又談何文化輸出呢?
原因有兩個:
1.高票答案提到的香港文化。確實沒有香港電影音樂產出,粵語地位會不及現在一半。
2.粵語有標準語。這一點很重要,甚至是上一點的基礎。很多人沒說出來,特此補充下。
粵語標準語是以廣州,尤其西關地區的話為標準語。這一點很重要,使得全省粵語人口可以用粵語交流。當然不同地區有不同口音,但是基本都能聽懂。這樣所有粵語節目使得全球省粵語人口都能懂。香港曾經發起過「正音運動」【1】,都是以廣州話為標準的。所以如果香港人和廣州人一起用粵語字正腔圓的讀一段不含英文的話,會發現口音差異非常小。唯一容易分辨香港和廣州人的一個方面,就是看慣用詞一些不同,例如廣州說「冰箱」,香港說「雪櫃」,港式粵語會更多的夾雜英語辭彙等。(本人粵語母語,香港人不夾英文單詞時的確很容易偽裝成廣州人)。
吳語地區有一個特點,當然我不是江浙滬地區人民沒有什麼發言權,但是據江浙滬同學說,就是跨了幾個縣後,不太聽得懂對方的吳語了,只能聽懂40%的樣子。這樣有個問題,要統一做地方文化的節目,音樂,我應該用哪個地方的話做呢?用上海話杭州話蘇州話還是南京話?沒有一個標準語,文化載體太多,平均受眾就少了,受眾少自然傳承能力下沉。
這就是標準語的威力,國語的標準語是普通話,有著超大量的受眾,以國語為載體的娛樂市場興起,粵語音樂和電影不再像當年一樣一枝獨秀,甚至從內容上數量上開始被國語音樂電影壓制。所以這也是廣東為啥粵語開始衰落的原因,標準語與文化載體使然。如果國語沒普通話作為標準語,這裡出個東北話電影,那邊出個四川話電影,這樣內地文化產業也不會有今日的發展。
【1】粵語正音運動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2%B5%E8%AA%9E%E6%AD%A3%E9%9F%B3%E9%81%8B%E5%8B%9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