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致命學習壞習慣,會導致孩子間的差距不斷拉開!

入學前,不少爸媽都希望孩子能進一個「好班」。然而,孩子進了「好班」,就能脫胎換骨秒變學霸嗎?

答案是:NO!

同一個班級,老師一樣、同學一樣、學習內容一樣、回家作業也一樣,可是孩子間的差異為什麼那麼大?

以下這七大致命學習壞習慣,孩子一定要警惕,否則很可能會與好成績絕緣。

1,有疑不問,淪為差生

孩子總是有疑不問,問題會越積越多,到最後知識上的缺口越來越大,導致學習越來越困難。

想必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上課快結束前,老師總會說;「大家還有什麼疑問趕緊提出來,一起解答!」可是學生的態度卻十分平淡,提問者寥寥無幾,真的是孩子們都理解沒有任何疑問了嗎?不是,是不敢問,是懶於問。

這種結果也就導致孩子們總是把問題累積,押後直至拋之腦後。可是那些優秀學生,是不是一有時間就會往老師的辦公室跑?是不是一有時間就會三五成群湊到一起討論問題?而反觀那些成績差,總是為成績所苦的孩子,卻都有這樣一個通病--有疑不問。

可以說,一個個疑問就好像是漂浮在你思維中的一顆顆沙礫,一顆兩顆看不出對你有什麼危害,但是,當它越積越多的時候,就會堵塞你的思維通道,讓你再難以條理清晰地思考問題,再難以取得優秀的成績了。

  • 建議

準備一個"疑問"本。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記錄到這個本子上,然後,或者找老師,或者找同學,將這些問題一一消滅掉,那麼,你家孩子離優秀也就不遠了。

2,從不預習和複習,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無準備,對從事任何一件事情,效果都會大不一樣。在學習過程中預習常常可以帶來較好的效果。孩子如果平時從沒有預習和複習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會始終處於被動狀態,學習起來也會異常吃力!怎樣預習與複習呢?

  • 建議
  • 預習

所謂預習,就是在上課之前,要明白自己想學什麼,要知道什麼,然後帶著問題去上課,這樣一來,課堂學習就會充滿活力,學習不再是別人的事,自己就變成課堂的主人。

因此,想要成為課堂的主人,就要在每天上課前花點時間看看書,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 複習

1)首先,複習是鞏固知識的手段。

有很多孩子都有這個苦惱:"很多學過的東西,我很快就忘記了,是不是我腦子太笨啊?"

其實,遺忘是很正常的,並不是你家孩子笨,只要增多重複記憶的次數,也就是複習,才能避免遺忘。複習,則很好地起到了幫助我們鞏固舊知識的作用。

2)其次,複習有利於加深理解。

課後進行複習,我們就能針對自己的問題,多思考,使我們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入一些,會有許多新的收穫和啟發,這就是"溫故而知新"的道理。

3)最後,複習有利於知識的系統化。

任何一門學科,都是一個系統,是由許多的概念、原理組成的。如果我們不把平時所學的知識連貫起來、組織起來,就很難系統的掌握系統。用零散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將會十分困難。

3,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你家孩子課堂上的表現是怎樣的?是每堂課都能認認真真地聽,還是在課上走神,搞小動作,覺得老師講得內容太簡單或者太無趣,索性放任自己不聽?

一位媽媽曾跟我訴苦說:他家孩子開始上課時各種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好聽課,問他還都會,仗著自己很聰明就各種無視老師的課堂,甚至趴著睡覺,結果現在成績一落千丈。

本來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卻最終落在了班級的下游,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不重視課堂45分鐘。

課堂45分鐘內,老師所講解的內容像珍珠一樣串連在一起,是環環相扣的,你在某個時段覺得老師講解的內容簡單或者無趣,就選擇不聽,再想要重新跟上老師的思路進度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長久在課堂上我行我素,無視老師的講課,最終吃虧的就會是我們自己。

因此,我們要讓孩子重視課堂聽課的重要性,把握短短的45分鐘,不然,你家孩子和優秀學生的差距將越來越大!

4,不懂學習規劃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候明明覺得時間很充裕,什麼也都計劃得好好的,可是在有限的自學時間內,學習效果卻往往並不如意。其實,這都是我們沒有對時間和目標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和管理,由著自己性子來,效率自然不會高!

  • 建議
  • 首先,計劃要有個具體的目標。

何為計劃?好多孩子目標是很遠大「我期末要考班級第一;我數學要考滿分,我要……」這些看似偉大的目標,可是卻沒有任何詳細計劃,因此也沒有任何可行性,說是大話也不為過!

  • 其次,計劃要有個進度的安排。

比如第一周複習完"英語前三章"單詞,等等,這個計劃要與課堂進度相結合,千萬不能有衝突。科學有規律才行!同時,臨睡前,也可以計劃一下第二天的學習內容,讓整個進度有條理。

  • 最後,要有個檢驗計劃的標準。

檢驗的標準有時不一定是考試,也可以是某個知識點的考察,單詞的默寫,數學題的快速解答等。這都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標準,讓孩子自己設置好,定期檢查,這樣計劃才具有可實施性,有效果!

5,偏科

小編上學那會兒也是個偏科的典型。從小喜歡數學、英語,對語文一點不上心,做題也只做自己喜歡的,看書也只挑自己愛看的,最後直接導致嚴重偏科。經過家長和老師的多次警告,才有所均衡!那麼孩子遇到偏科情況,家長如何應對呢?

  • 建議

1)要鼓勵孩子繼續發揮成績比較好的科目,樹立堅定信心,讓孩子堅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段時間後同樣可以學好其他的科目。讓孩子明白學習不能只靠興趣,幫助孩子把理科或者文科學習中的愛好逐漸向其他科目轉移。

2)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各學科的中學習方法的特點,結合孩子自身的學習的特點,制定適合自己孩子的中小學生學習計劃,並且嚴格按照學習計劃學習

3)如果孩子是因為對於任課老師的一些行為有看法造成的偏科,家長應該及時與孩子以及任課老師進行溝通。了解清楚其中原因後,要讓孩子明白老師的一些行為的原因,接受老師,消除隔閡。

6,粗心大意

粗心——簡直是所有孩子的通病!

每次考試過後,童媽和家長們聊天,總能聽到這樣的對話:"唉,我家孩子如果再仔細一些,這道題就不會丟分了」"我家孩子怎麼這麼大意呢!愣是把+看成了÷,這分數丟得可真是冤枉啊!" "就因為這一個小差錯,不然數學成績滿分妥妥的!" ……

因此,不管是審題還是計算,必須認認真真,保證做一道對一道。培養孩子嚴謹認真的好習慣,徹底讓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壞習慣毀滅一個人,好習慣則會成就一個人。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

孩子如果不改掉以上這七大致命壞習慣,學習成績將和其他孩子差距越來越大,再想補救也就來不及了!


推薦閱讀:

TAG:壞習慣 | 孩子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