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結束對華「政府援助」,引不起什麼波瀾
邱 林
日本政府希望對中國持續39年的「政府開發援助」於2018年結束,按照日本官方的說法,今後,日方將在平等立場上討論新的合作方法,建立「開發合作對話」,以支援發展中國家等方式謀求合作。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0月23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招待會上說,「日本對華官方資金合作(政府開發援助)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日本也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華春瑩說的意思是,日方提供這項「援助」,根本不是什麼無私奉獻,而讓日本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日本對華「政府開發援助」始於1979年,即中國改革開放第二年。其背景是,1972年中日簽訂外交條約時,中國決定不向日本索取戰爭賠償,而日本承諾經援協助中國經濟建設。根據《中日聯合聲明》,中國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之後,日本實施了總額為3萬億日元(約合375億美元)以上的政府開發援助。
人們注意到,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隨之而來,日本大幅削減對華援助。由於中國經濟得到發展,日本國內要求調整對華援助的呼聲高漲,援助金額在2000年達到2000億日元的峰值後便已開始減少。這符合日本人的性格。他們嘴上從來不認罪,但行動上卻可以作出某種表示,前提是不要丟面子。
輿論場有一種觀點認為,雖然日本同中國關係錯綜複雜,經常劍拔弩張,但是日本在對華援助方面似乎是慷慨的。不過,日本對華「援助」有些問題是許多人沒有搞清楚的,一國對另一國的援助與賠償是不相干的。至於日本人從高層到普通百姓內心是否真有愧疚,就另當別論了。
說白了,日本「政府開發援助」是圖利而來的,正如前日本駐華大使國廣道彥所言,「對雙方都是有利的」。所以,把一種單純的「利益雙贏」,升華到「感激中國放棄戰爭賠償」的道德高度,使之成為戰爭賠償的「替代品」,雖然能夠部分彌補國人的某種失落心理,但卻不是事實。
但凡日本「政府開發援助」的項目,都規定借予的錢必須限定用於(或者優先)購買日本工業品和採用日本技術標準。這實際上是一個對日本企業的變相補貼。比如在1987年度編入日本「政府開發援助」項目的貴州天生橋水力發電總廠計劃,使用了196億日元的「政府開發援助」貸款,同時根據協議購買了大量日本設備,並且聘請了一批日本專家。
其實,日本「政府開發援助」是雙方的事情,既有日本給不給的問題,也有中國要不要的問題。換句話說,日本的「援助」絕不是對中國的施捨,更不是對中國的恩賜。日本對中國提供的「援助」越多,本國企業受惠越多。
日本的汽車製造業、家用電器、機器製造業等關鍵行業在過去30年中充分享受到日本對華援助項目的甜頭。資金在中國轉了一圈,最終又流回日本,許多日本企業對此心知肚明。日本用援助中國的資金養活了成千上萬的日本企業。
因此,中國不僅僅是簡單的受援國,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對日本而言也是個「援助國」。在過去30多年,中國用自己的兩大資源援助了日本。第一大資源是中國有限的稀土和能源為日本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第二大資源就是廉價的中國勞動力,正是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遠遠低於日本,為日本的人均GDP高出中國10倍作出了間接貢獻。
現在,日本政府宣布停止向中國提供「政府開發援助」,引不起什麼波瀾。從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話中可以看出,中國也不會特意對日方表示感謝,因為日本在提供這項援助時,日本企業也得到了巨大利益。就像中國現在也在對非洲提供低息貸款,但中國從來沒覺著是在對非洲施捨,是在給非洲資助,因為中國也從非洲獲得了利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