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沖製作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可以依靠觀察液面變化去辨認哪些是萃取好了的,哪些是不足的。?


不能。

因為「萃取好了」這個概念很模糊也很蛋疼。

味道很棒,但不是在金杯範圍內的情況,可以歸類為「萃取好了」嗎?

至於說能的那些,你們能告訴一下群眾「什麼是萃取好了嗎?」

那麼我舉兩個例子:

  • Choker最近喜歡上了手沖,她每次跟我聊起咖啡來都頭頭是道,這風味不對,那風味明顯;這萃取完美,那萃取漂亮,唬得我一愣一愣的,但最後我掏出我的大寶貝「VST濃度儀」一測,好傢夥0.90%;我問她,你是怎麼得來的「萃取完美和漂亮的」?

因為液面變化,從深色到淺色,都非常完美,喝起來也非常棒啊!

那數據會騙人嗎?

  • 還是Choker,經過幾天的練習,她被我打擊式的教學整到懷疑人生,我說「隨便沖杯吧」,然後她戰戰兢兢的沖完了,還沒結束的時候跟我說「我覺得粉層分層了,肯定難喝,而且數值也達不到範圍內,液面變化也很大,我注水太快了。」但結束後一測,VST跳了幾次數值後,停格在了1.25%。

但她說粉層變化很大,最後跟數據一對比,差別很大。所以她也是通過「液面變化觀察的」。

那數據騙了你?

液面的變化可以辨認咖啡是否新鮮或是否注水太快「散開狀態」,或是辨認是否分層等情況,但是沒有辦法!沒有辦法!沒有辦法依靠液面變化去辨認咖啡是否「萃取好了」。

因為「萃取好了」是個偽概念,是水粉比滿足了?是你的經驗告訴你「萃取率夠了?」還是你覺得好喝了?


不管是「萃取好了」還是萃取不足,最終都是要通過「數據」、「口味」、「香氣」等過程去辨認的。

如果可以,那麼我們生活中藏著惡魔,你卻看不出來呢?

如果你都能通過液面的觀察去判斷是否「萃取好了」還是「萃取不足」,那麼你的眼睛肯定能透視到今天我穿什麼樣的「秋衣」!

其實我不穿秋衣很多年了!真的!


不知道這一說法的來源和依據是什麼?另外也沒有定義:什麼叫「萃取好了」,和萃取的問題。

一般理解「萃取好了」指的是「萃取完成了」。但是對於手沖咖啡,熱水澆下去,咖啡都滴入咖啡壺時,咖啡就萃取完成了。這一點不是人為能干涉的,也不是人為能改變的。

換一個理解,問題說的也許是「咖啡的萃取好壞,有什麼問題」?

如果這樣理解,我相信想從咖啡液表面觀察結果,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想問,依據是什麼?

例如不好的口味成分有不同的顏色嗎?

當然沒有!

所以結論就是:完全不可能。

如果要充分了解如何製作滴濾咖啡,建議參考我的這篇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726292


顏色上是可以看出來大致的(同一種豆子同一種烘焙度)其餘的可以依靠儀器輔助一下。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192063?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這個是我寫的文章,關於萃取方面的一點點經驗,可以參考一下。


因素有很多 但是如果針對咖啡液面的話 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就是你水流大小 注水量 攪拌圈數 這些才是需要考慮的 當然 上面我所說到的三個點 都是要綜合一些別的因素的 比如 粉層高低對應水流大小 風味修整去對應注水量 攪拌圈數去對應烘焙程度 等等 而咖啡液面只是做為一個參考的東西 萃取均勻 跟萃取不足 萃取過度 通過液面是很難看出來的 (前提是你在表面均勻注水的情況下) 我個人比較保守的沖煮方法就是在第二段採用大水流量去注入 帶動濾杯當中的咖啡粉跟水充分接觸 在保證不會萃取不足的情況下通過第三段注水讓它不會過萃


雖說不能判斷是否「萃取完美」,但是可以看出一些萃取信息,「萃取完美」這個詞兒已經說透了,那有什麼萃取中的信息可抓呢。

悶蒸時粉吸水變化過程。悶蒸後注水泡沫變化,泡麵逐漸消失,水濾下速度等等,這些都是信息。這些信息有助於咖啡的萃取。


這個要看情況,只能作為參考。手衝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不是單一因素就能決定如何的。


可以呀。但不一定完全正確,可以做參考。


推薦閱讀:

TAG:咖啡 | 咖啡豆 | 咖啡製作 |